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科研人员进行了放牧强度和放牧方式对放牧收益影响的探究。
              实验一:用网围栏选取了 A1、A2、A3、A4四个牧草长势一致且面积相同的放牧区分别施加A1轻牧、A2中牧、A3重牧和A4过牧的放牧强度,且每个放牧区内又用电围栏隔成四个等面积的小区域,进行轮牧,并通过科学方法测定了相关指标。实验结果如下:
              放牧强度 轻牧 中牧 重牧 过牧
              放牧绵羊数(头/hm2 4 6 8 10
              家畜牧草采食率* 0.62 0.69 0.80 0.85
              绵羊平均增加生物量(kg/头) 12.1 10.5 6.5 3.6
              *家畜牧草采食率=采食量/牧草地上生物量
              实验二:科研人员另选了B1、B2、B3、B4四个和实验一相同的放牧区分别施加B1轻牧、B2中牧、B3重牧和B4过牧的放牧强度,每个放牧区内没有用电围栏分隔,进行自由放牧,在各自相应的放牧强度下,均表现为轮牧比自由放牧的载畜量高。
              回答下列问题:
              (1)牧草输入绵羊的能量一部分在绵羊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 ______ 。
              (2)在草地面积和放牧频率一定、放牧天数相同的条件下,可以用 ______ 来控制自变量。
              (3)若放牧收益用绵羊增加的总生物量表示,从可持续发展和放牧收益的角度分析,最佳放牧强度为 ______ ,其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 。
              (4)综合实验一二研究结果,为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草原放牧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
            • 2.
              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农作物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的内膜和基质
              B.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利用有机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
              C.合理施肥可提高作物产量,进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D.叶蝉吸取作物汁液属于寄生关系,蝗虫啃食作物叶片属于捕食关系
            • 3.

              下列有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碳从动物流向分解者的形式为有机物
              B.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C.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能量流动推动了物质循环,物质循环不利于能量的流动
            • 4.
              输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物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生物体的有机物中,一部分随着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摄入体内,流入下一营养级。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____。除了图中所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还有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同时,伴随着__________。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联系。

              (3)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 5.
              某地蝗虫成灾,人们测出一块稻田中蝗虫的初始数量为N0只,每天增加约为5%.为消灭蝗虫并且避免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人们将一群自然放养的鸭子引入农田,很快控制住了该块农田中蝗虫的数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引入鸭子前,1天后蝗虫种群数量为N0•0.05t只
              B.若采用农药灭虫,会导致蝗虫抗药性基因频率上升
              C.出生率是影响该稻田蝗虫数量变化的因素之一
              D.种植的水稻不是该生态系统中唯一的生产者
            • 6.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相互影响,共同进化
              B.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物理信息
              D.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和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 7.
              下图图 1表示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示意图,其中数字 表示营养级;图 2表示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字母 af表示生态系统成分,“一 表示物质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
                    

                         图1                                     2

               

              (1) 在图2表示的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________ (填字母),成分c对应图1中________(填数字)营养级。

              (2) 碳在图2acde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流动。

              (3) 若图l数量大量减少,则的数量变化为________。

              (4) 根据林德曼10%的能量传递效率理论,图1的能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②③④能量总和。

              (5) 2如果表示碳循环,则还缺少碳的循环途径是________。

            • 8. (12)下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乙和图丙表示野兔和灰鼠从不同牧草中获取食物比例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图丙

              (1)图甲中鹰属于                       级消费者,调查草原中某种牧草的种群密度常用方法是                       

              (2)当因气候原因出现蝗灾时,鹰的数量将               ,主要原因是                       

              (3)野兔和灰鼠的种间关系为                       ,根据图乙和图丙分析这种关系在进化过程中                       (填“变强”、“不变”或“变弱”),两种生物中对环境适应能力越来越弱的是                       

              (4)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作为                       信息提示野兔可以进行采食,可见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能够通过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9. 如图为某同学根据相关知识点构建的知识模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裸岩阶段,C为灌木阶段,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演替.在此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2)若B表示食草动物,则C属于________营养级.若C增加1kg,则至少需要消耗A________kg.

              (3)若B表示生物群落,A、C表示大气中的CO2库,则完成A→B过程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

              (4)若A表示日照,B表示盛开的桃花,C表示被花香吸引的昆虫,则在A→B、B→C之间传递的信息种类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水平上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

            • 10. (6分)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为生态系统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B中的四种生物。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C是      , B中的a种群在食物链中处于第    营养级。碳在A、B、C之间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2)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生物c的灭绝,其他生物数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后逐渐趋于稳定,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其基础是        调节。
              (3)B中的 a与b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除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外,还有       等方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