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果一个人食物有来自绿色植物,来自小型肉食动物,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

              A.160千克     
              B.28千克     
              C.100千克    
              D.280千克
            • 2.

              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可能小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图中D包含的生物可能处于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

              C.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是需要不断补充的

              D.碳以CO2形式进入生物群落又以CO2的形式离开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
            • 3.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C.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D.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
            • 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新型农业生态系统是由农作物、家禽家畜、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该生态系统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C.人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的能量利用率
            • 5.

              (6 分)消费者的同化量主要用于三种生命活动:①用于与其它物种争夺相同资源;②用于避免被捕食;③用于繁殖后代.假设①+②+③=E,如图表示消费者的能量 E 的三种分配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消费者的摄入量扣除__________即为同化量.从图中可看出,若某种生物与其他生物竞争、避免被捕食的过程越激烈,则其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所占的百分比相对就越少.


              (2)欧洲野兔进入澳大利亚初期,种群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其能量 E 分配情况最可能是图中的_____类型.欧洲野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农田鼠害严重,鼠群的能量 E 分配属于 A 类型.在生产中可采取__________措施使鼠群的环境容纳量降低,使其能量 E 分配转为_____类型,进而控制鼠害,防止粮食减产.

            • 6.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1)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类类推。
              (2)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研究小组研究中,采用了何种调查方法获取研究对象——鱼?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②分析该湖中鱼种群的年龄结构特征及数量变化趋势。

            • 7. 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 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
              B.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有机物的量
              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 8.

              某棉田生态系统中以棉花为主要农作物,其中捕食棉花的害虫只有棉铃虫和棉蚜两种,而棉铃虫和棉蚜共同的天敌是瓢虫,蜘蛛可以捕食瓢虫。如表为该生态系统中棉铃虫、棉蚜和瓢虫的能量研究结果(单位:kj/m2•a),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中的数据X、Y的值分别为1.65×109和1.45×109
              B.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54%
              C.棉蚜和棉铃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
              D.引入瓢虫治理害虫的这种方式所利用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 9.

              “稻鱼共生系统”是我国南方的特色农业生态系统,其主要特征是在水稻田中养鱼。下图l是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水稻的部分图解。分析回答:


              (1)鱼属于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成分)。

              (2)输入水稻的能量除了图2中的去向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的鱼除了能“除草”、“治虫”外,还能“耕田松土”。“耕田松土”能提高水体的含氧量,一方面促进________,为水稻的生长提供________;另一方面促进水稻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系生长。

              (4)“稻鱼共生系统”既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也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其具有较好生态效益的原因是________。

            • 10.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A.生物群落中                            
              B.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         
              C.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                    
              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