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多次陷入严重雾霾之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含碳化石  燃料的过度使用.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B1-B3)、C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B1→B2→B3,构成了 ______ ,该生态系统的 ______ 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2)碳元素通过① ______ 途径进入生物群落;图中B1、B2、B3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能力.
              (3)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______ .
              (4)汽车尾气是产生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你认为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______ (至少两条).
            • 2.

              近期我国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地球以其特有的方式警示我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可持续。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A.减少汽车使用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提高绿化面积 
              D.提高工业废气的排放标准
            • 3.
              温室效应不会导致(  )
              A.冰川加速融化
              B.海平面上升
              C.全球降雨格局改变
              D.我国农业生产能力上升
            • 4.
              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天空,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
              C.焚烧落叶和垃圾
              D.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 5.
              我国90%以上的水域污染是因水体中的N、P含量过高而引起的富营养化造成的.在这里时常采用生态浮床法、以漂浮材料为载体,将高等水生植物栽植到载体中,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质,从而净化水质.回答下列问题:
              (1)水中N、P元素含量过高,可能引起藻类大量繁殖.藻类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______ ;藻类大量繁殖后,最终会导致水生动植物大量死亡,该变化过程 ______ (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演替.
              (2)水中N、P元素含量过高,通过水体自身的净化作用难以消除N、P的影响,表明此时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遭到破坏,而难以自动修复.
              (3)在水域生态系统中,N、P等元素在 ______ 之间进行循环流动.在利用生态浮床治理时,为防止浮床植物中富集的N、P重新进入水体,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
            • 6.
              下列有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
              B.引入外来物种一定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森林、草地等
              D.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 7.
              大麦麦秆放进水中会腐烂释放出抑制藻类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凤眼莲能分泌物质促进水中藻类植物的叶绿素的分解,利用以上原理可以降低水华的发生.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A.凤眼莲能促进叶绿素的分解,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凤眼莲可降低水华的发生,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为了监测水华的发生,可采用抽样检测法对藻类进行计数
              D.用大麦麦秆治理水华不会造成新的环境问题
            • 8.
              造成气象预报中说的“紫外线指数”增大的直接原因是(  )
              A.滥伐森林
              B.水体污染
              C.南极冰川融化
              D.臭氧层破坏
            • 9.
              某科研小组分别对绿藻与颤藻进行了单独的实验测试;两种藻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两种藻类体内藻毒素含量,测试数据见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绿藻和颤藻都是光能自养型生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
              B.该实验中绿藻和颤藻属于竞争关系
              C.治理P元素含量过多的碱性水体,最好选用绿藻
              D.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是只要考虑利用绿藻和颤藻吸收掉水体中的N、P元素即可
            • 10.
              油漆化工厂污水处理净化池的池泥富含植物生长所需营养成分,但其中苯等有机物污染物含量通常较高.为研究池泥是否会对土壤及植被带来二次污染,某生物小组结合生态缸(如图所示)的制作开展了下列三组实验.

              (1)将浮萍、小鱼放在水中,狗牙根草幼苗、蚯蚓与蜗牛移到上图高出水面处.在室内要维持生态缸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在设计时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 ______ .
              (2)生态缸中,微生物、浮萍藻类、浮游动物、浮萍、狗牙根草、小鱼、蚯蚓和蜗牛等共同组成了一个 ______ .浮萍和狗牙根草是否存在竞争关系? ______ (填“是”或“否”)
              (3)实验结果见表:
              测定项目 甲缸 乙缸 丙缸
              土壤中苯含量(μg/kg) 227 1079 465
              狗牙根草中叶绿素含量(mg/kg) 1.7 2.2 2.6
              狗牙根草每缸干重(g) 2.7 3.2 3.9
              狗牙根草中苯含量(μg/kg) 101 651 128
              上述实验数据说明: ______ .从而促进狗牙根草生长. ______ ,从而降低苯二次污染的风险.由此可见,秸秆炭化既利于池泥改良利用又减轻二次污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