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从国内到国外,从科技到政治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是中国航天创建60周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的飞船顺利将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11月3日,长征五号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跨入世界大吨位火箭发射行列。“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回望一甲子,中国弹星箭船的每一次升空、每一次飞行,无不是在挑战中实现跨越,在艰辛中铸就辉煌,航天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需要中国航天人历经千百次的地面模拟实验,积累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是中国航天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从神州一号无人飞行到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我国一步步坚实地迈向太空。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建成了练完备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探索浩瀚宇宙、发现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1)根据材料,运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知识,说明中国航天人为什么能“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国家的建成必然受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影响与制约。我国自古以来,民“以吏为师”,政府率先守法成为依法治国的关键。依法治国是一项从中央到地方,从 地区到行业,从立法到执法、司法、护法、守法、学法的系统工程,应上下呼应,左右协调,前后衔接。
              (2)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对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启示。
              材料三:2015年10月16日,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坚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经过我国自身的努力以及国际社会积极帮助,中国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积极展开南南合作,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扶贫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3)请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
            • 2. 201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为文艺繁荣发展累基砌阶,立柱支梁。意见指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准确把握文艺工作面临的形势;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生动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评价文艺作品,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决不让文艺成为市场的奴隶。
              (1)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文艺为什么要坚持为人民服务?
              (2)结合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说明为什么“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3)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请你为文艺如何出精品提出两个合理化的建议。
            •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党和政府心中的牵挂。2015年岁末党中央国务院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材料一  新时期的扶贫开发,不同于以往的“大水漫灌”,要改变粗放扶贫,进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因人因地施策,对症下药;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激发党员积极性,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精准扶贫首先要做好试点工作,然后再全国推广。
              材料二  贫困地区不仅需要经济扶贫,还需要文化扶贫。某“文化扶贫小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他们从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两个层面与某贫困县结帮扶关系;鼓励该地区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讲仁爱”的时代价值,推进传统文化进农家,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同时利用互联网,通过手机APP、在线课堂,实施技能提升培训,帮助当地农民掌握更多致富技术;通过以老带新、委托培训等方式,培养出乡土文化人才,解决基层文化人才短缺的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说明我国怎样打赢脱贫攻坚战?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该“文化扶贫小组”的做法有何依据?
            • 4.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必将遇到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
            • 5. 李克强总理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时说:“滑雪有三要素:速度、平衡和勇气。这对中国经济也有借鉴意义,就是要主动适应新常态,保持中高速增长,平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改革。”有评价认为,李总理说的“滑雪三要素”为持续低迷的世界经济提供了“中国思路”。
              请将下列表格中的“依据”补充完整。
              中国思路辩证唯物主义依据
              主动适应新常态,保持中高速增长(1)
              平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2)
              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改革(3)
            • 6.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一2020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科学规划实施,坚持因地制宜,推进试点示范,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材料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土地被闲置。一种叫做家庭农场的新型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出现。A县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家庭农场,把农村闲置土地整合,使农户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有效地提升了农业主体的经营能力。
                  材料三:当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各地城镇建设方兴未艾。与此同时,城镇化这块巨大的经济蛋糕滋生的腐败问题也日渐凸显,极具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危害性。城镇化过程中反腐倡廉要求官员们以身作则,强化内功。
              (l)根据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有关知识,分别谈谈“坚持因地制宜”和“推进试点示范”做法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分析A县发展家庭农场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你认为领导干部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应该怎样强化内功。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六   纷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作为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决定》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必须看到,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为此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5)结合材料六,分析我国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时应如何坚持矛盾分析法?
              材料七  目前,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迁徙的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障碍仍未彻底破除,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双向流动的机制急需健全,城镇化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破解都必须依靠进一步的改革攻坚。
              (6)结合上述材料七,从经济学角度,谈谈我国应如何又好又快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 8. 改革、深化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表达了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  2013年3月A市新一届市政府就任以后出台的改革举措
              改革举措(部分)
              15月,出台措施放宽小微企业融资标准,降低民营企业进入部分垄断行业的门槛。
              2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在全市范围内推开。
              3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注册登记限制。
              4截至10月1日,市政府已取消和调整298项行政审批项目,并决定,凡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
              (1)描述图1、图2的经济现象,并说明图1、图2和表1之间内在的经济联系。
                  材料二:收入是民生之源,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当前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要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激发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由。
                  材料三:A市市长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会上强调:近几年,我市在改革进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但瑕不掩瑜,老百姓对我们的工作基本上还是认可的;当前,我市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在探索中“排雷”和清除“荆棘”;我市情况复杂,一些重大改革项目可先选择一些地区和领域开展试点,以点带面,逐步铺开;全面深化改革,千头万绪,要化繁为简,积极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全市六个县市的情况不同,具体的改革措施也要因地制宜。
              (3)结合材料三,说明上述讲话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实质和核心的相关知识的。
            • 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西省2013-2015年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江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显著提高,全省文化产业增速高于GDP增速,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000亿元以上。江西省将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江西省将重点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融合,扩大文化消费,推动文化出口。此外,江西还支持南昌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中心城市发展文化产业。
                  材料二:江西是文化资源大省。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像一颗颗璀灿的明珠,遍布赣鄱大地,绽放出耀眼的光彩,释放出迷人的魅力。工人运动策源地安源、人民军队诞生地南昌、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苏维埃共和国首都瑞金,及其众多的革命遗址、遗物,构成了江西红色文化独特的风景线;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武功山、三百山、赣江、鄱阳湖,青山绿水'独好风光’保留着众多近乎原始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景观;江西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傩文化、陶瓷文化、茶文化、书院文化、民居文化、戏剧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区域色彩浓厚的豫章文化、客家文化、庐陵文化、临川文化等等,不仅构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赣文化、也使之成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分析和把握江西文化的优势和劣势,江西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全省文化场馆建设;划拨群众性文化活动专项资金打造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独特风格的文化品牌;在发展自身特色的同时,广泛吸收借鉴兄弟省份、世界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成果。
              材料三:在江西农村的一些地方,文化建设现状令人堪忧。有些偏僻农村依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许多农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农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现象普遍存在。比如农村冬闲时节,本应是开展多种文化活动的好时候,但许多农民却无所事事,只能蹲墙根,晒太阳,搓麻将。由于健康文化缺位,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文化生活贫乏,基本上以看电视、打麻将等为主;针对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开展的文化活动就更少。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科学素养普遍偏低又制约了农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如今在农村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私建庙宇、滥建坟墓和黄赌毒现象有所抬头,破坏了淳朴的乡风。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体现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必要性。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江西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知识,阐述江西如何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对推动我省农村文化的发展提几条建议。
            • 10. 1992年到2007年,上海的地区生产总值(GDP)曾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平均增速达12.7%,超过全国两个百分点。2008年以来,在转型发展中,上海经济增速连续4年低于全国水平。2011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在各省区直辖市中排倒数第二。有市民认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表明上海的经济发展落后了。
              根据“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知识,分析和评价该市民的观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