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文件提出加快提成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材料一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考察时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发挥党群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把科学合理的规划变成农民安居乐业的现实。
              材料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农村是中国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总书记在谈到农村环境保护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谈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结合材料二,请简要分析习总书记的讲话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 2. 材料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是中国文化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华文化想结合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现象。多年来,我国茶叶对出口处于有名茶品种,却无名茶品牌的尴尬境地。提及西湖龙井、金骏眉、大红袍、铁观音等名茶品种,可谓是美名在外;但问起名茶品牌国际上却是一片寂寥。原因在于中国茶企相对发达国家的茶企生产规模小,出口的茶叶品种单一,多为大宗原料出口,科技创新含量低,文化推广力度有待加强,导致国际化的品牌少之又少。英国不产茶,但它有一个“立顿”,立顿红茶行销到全世界,靠的就是它的品牌在全球大行其道。如何让中国茶品牌追赶国际脚步,打造全球化的“明星效应”,这是中国茶企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中国茶如何才能走向世界。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昆曲在元朝末期(14世纪中叶)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经历了从明代嘉靖开始到清代乾隆年间约两百年左右的黄金时代,统治了中国的戏曲舞台。乾隆以后,外来的侵略,社会的混乱,让昆曲这个非常文雅的剧种处在危险的地步。如今,昆曲仍固守传统,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奏、过于文雅的唱词、陈旧的故事情节,丧失了时尚性和大部分娱乐功能,离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相距甚远,因而难以争得观众,即将成为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当今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传统文化的回归,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慢下来,找回那段逝去的诗意生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昆曲为什么即将成为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材料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反映了民众集体生活,并长期得以流传的人类文化活动及其成果,因而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传承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据统计,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38项。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务院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根据本地区实际,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矛盾分析法的知识,说明如何进一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
              (3)请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写一句宣传语。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5年3月,习近平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时详细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其间多部委联合公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此后,“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务实推进阶段。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抓好“一带一路”建设落实,抓好重大标志性工程落地。201 6年,“一带一路”建设将掀起新一轮高潮。
              材料二  2015年12月25日,为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资金支持,历经800余天筹备,由中国倡议、57国共同筹建的亚投行正式成立。首  次董事会会议于2016年1月16~18日举行。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新生事物,亚投行的未  来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方面,亚投行主要贷款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大、周期长、盈  利弱,且政治风险不小,安全环境多变。亚投行如何在众多基础设施项目中进行取舍和平衡  各国需求,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亚投行需要创造国际多边银行的最佳实践,努力让  参与者都能满意,协调难度大,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开放包容心态和合作共赢的理念,需要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磨合和完善,世界应该对亚投行的探索和不断完善过程给予必要的宽容  和包容。
              (1)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我们应当坚持文化先行,通过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为什么要坚持文化先行。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中国在亚投行未来运行中应有的战略思维。
              (3)为促进“一带一路”文化建设,请为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 5. 材料一:江豚与白鳍豚并列为长江水域生物链的顶端,是目前长江里唯一的淡水哺乳动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指示意义。不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水质恶化、自然环境变迁导致水位下降、江湖淤积等,江豚的繁殖与生长备受威胁。目前江豚野生数量仅1200头左右,且正在以每年6.4%的速度递减。如不抓紧保护,很可能步白鳍豚后尘,在10至15年间出现功能性灭绝。
              材料二:为避免白鳍豚灭绝的悲剧在江豚身上重演,央视公益广告发出呼唤:保护江豚,刻不容缓。网友纷纷发表评论表示惋惜痛心,网友甲:“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界生命,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网友乙“发展经济,也要关爱野生动物,保护共同家园”。
              (1)运用哲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网友观点的合理性。
              (2)如何更好地保护江豚,请你提三点建议,并写出哲学依据。
            • 6. 2011年3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成渝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总体布局和发展目标正式从国家层面予以明确,并提出促进成渝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区域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成渝经济区,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的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成渝经济区与其他经济区相比,既有自然资源丰富等独特优势,也有产业结构趋同、人均GDP指标比较靠后等自己的一些短板。成渝经济区的开发应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让高新技术产业唱主角,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为全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作出示范,提供借鉴。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在成渝经济区的开发中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 7. 据报道,广州市从2010年11月8日起取消亚运公共交通全民免费措施,改为发放交通补贴。原因不复杂,交通部门负责人表示,“公共交通免费一周来,公交地铁的日客流量高达1754万人次,地铁日客流量更是近800万人次,大大超出运输能力,严重影响地铁正常安检和亚运安保工作,对市民上下班正常出行造成极大不便。”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公共政策的制定要以人为本”为主题召开辩论会,请你参与其中。
              问题探究
              11月1日是广州实行亚运公共交通免费‘“大礼包”首日,当天广州地铁便被“挤爆”,市民用“震撼”来形容汹涌客流。一份原本亚运会期间给市民的“礼物”终因客流激增“吃不消”昙花一现般天折掉了。6日晚广州决定取消亚运全民免费乘坐公共交通,改为发放交通补贴(11月7日《新京报》)
              (1)请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广州市政府的做法予以评析。
              放眼未来
              “免费地铁‘不免费’的喜与忧”。在微博上,这一城市公共交通调整措施被演绎成一场悲喜剧,奚落与调侃的文字争奇斗艳,广州地铁免费后很挤:西装进去,三点式出来;水桶腰进去,水蛇腰出来”……可喜的是,广州政府能及时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对公共政策的缺陷进行弥补和完善,而不是“闭门造车”,刚愎自用。
              有网友A评论:短短的7天时间内,政府灵活性调整了政策相关内容,使政策更注重从实 际情况出发,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市民需要。
              有网友B评论:作为涉及到民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政策,应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从而使做出的决策具有科学性、前瞻性,能为人民的切身利益服务。
              有网友c评论:公交地铁免费的政策给地铁带来的压力首当其冲,最受影响的便是那些有刚性出行需求的上班族。希望交委能对目前的政策做些积极改进,着重解决上班族的需求的同时,使得各阶层人群都能从中获益,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2)请简要回答上述论断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观的。
              我来参与
              广州“地铁事件”折射出大城市交通管理的普遍难题。本周日晚六时,市客运交通管理处将召开市民座谈会,积极听取社会各界对“免费新政”的体会和建议。
              (3)如果你是一位市民代表,请你就如何更好地服务市民,让大家能更轻松愉快地享受亚运带来的优惠便利出谋划策,提两条合理性建议,并说明哲学依据。
            • 8. 材料一:“包容性增长”从国内讲,首先是和谐增长、科学增长。其次是对低收入人群有利。 财富分配应该是公平的,让大家都在增长中获得利益。第三,这种增长应该有利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从国际讲,“包容性增长”应该是一国的经济增长不应该去损害或者抑制另一国;国家跟国家之间应该是协调、和谐的增长,是共赢和多赢的。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努力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今后五年将更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在“十二五”规划中实现“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请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就实现“包容性增长”向政府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 9.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思考并回答:
              材料一:能源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日本特大地震、海啸引发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后,世界各国纷纷重新审视自己的核能政策。同时,太阳能和风能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太阳能和风能虽然极具发展潜力和优势,但目前均存在发展瓶颈,仍非世界能源市场主流。
              材料二: 日本地震“冲击波”影响了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云集北京的中外学者向日本遇难者致哀的同时,也对日本地震造成的“经济冲击波”各抒己见。中国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说,从短期看,地震会令日本经济放缓甚至重新出现负增长;从中期看,抗震救灾会增加需求,拉动日本经济增长;从长期看,地震加剧了日本的财政负担。这对负债水平已经很高的日本来说,是不利的。
              (1)运用“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知识,说明新事物的发展道路为什么是曲折的以及人类如何对待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的观点。
            • 10.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年来,围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12个“一号文件”,如2007年主要是发展现代农业问题,2008年主要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问题,2009年主要是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问题,2010年主要是改善农村民生问题。这些文件所体现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从农业税的免征到给予农民补贴,从新农村建设到发展现代农业;从统筹城乡进而到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些强农、支农、惠农政策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给中国农民留下了一连串温暖的记忆。
              (1)有人认为12个“一号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矛盾分析法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请结合材料加以评析。
              材料二:这12个“一号文件”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记载了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反映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步伐。“一号文件”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2)运用实践的观点,谈谈你对上述12个涉农“一号文件”出台的认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