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土壤中的细菌数量多、分布广,包括自养细菌和异养细菌.自养细菌能直接利用光能或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化学能同化CO2合成有机物(例如硝化细菌),异养细菌从有机物中获得能源和碳源(例如纤维素分解菌),人类根据需要从土壤中分离提纯各种细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培养细菌的培养基除了含有碳源外,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 ______
              (2)对培养基灭菌的方法是 ______
              (3)若要筛选硝化细菌,培养基中不应该加入 ______ ,从功能上分,该培养基属于 ______ 培养基.
              (4)若要鉴别所分离的细菌是否为纤维素分解菌,则应该在培养基中加入 ______ ,观察培养基中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筛选获得的菌株经鉴定后,将优良菌株进行液体扩大培养.培养时需要振荡,其主要目的是 ______
              (5)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用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 ______
              (6)细菌计数,根据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数目和稀释倍数计算得出的数目往往比实际数目低,原因是 ______
            • 2.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如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
              成分 NaNO3 K2HPO4 KCl MgSO4•7H2O FeSO4 (CH2O) H2O 抗生素
              含量 3g 1g 0.5g 0.01g 0.05g 30g 1000mL 0.1万单位
              (1)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 ______ 培养基,依功能看,该培养基属于 ______ 培养基.
              (2)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 .下列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 ______ 灭菌.
              A.高压蒸汽     B.紫外灯照射     C.加入适量的广谱抗生素     D.过滤
              (3)若用该培养基培养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应除去的物质有 ______ ,应加入的碳源是 ______
              (4)图甲是细菌纯化培养结果.据图分析,在培养基上划线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 ______
              (用编号表示).产生每个菌落的最初细菌数目是 ______ 个细菌.
              (5)研究者在接种操作培养过程中,得到了一个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的平板.该接种方法是 ______ ;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______
            • 3. 中国经济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农村生活,过去农村大多以农作物秸秆作为主要能源用于做饭、取暖等,现在基本上已经被电能、天然气等能源所取代,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能源闲置及浪费.其实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廉价易得的资源,有很大的利用价值.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秸秆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 ,植物细胞的 ______ 也是由该成分构成的.
              (2)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如下:
              (一)土壤取样→(二)选择培养→(三) ______ →(四)将样品涂布到鉴别培养基上→(五)挑选菌落.该过程中步骤(二)选择培养基的营养物质的特点是 ______ ;步骤(五)挑选菌落时应该挑选出现 ______ 的菌落.
              (3)为了测定细菌含量,将稀释度为104的菌液均按0.1mL的用量各接种3个平板,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3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分别为42、55、38,则每升菌液的活菌数约为 ______ 个.活菌的实际数目往往比该方法测得的数据 ______ (填“多”“少”或“相等”).
            • 4. 长时间使用的木质筷子表明的使用漆脱落后,将其切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细小的小孔和凹槽,里面的食物残渣成为幽门螺旋菌、黄曲霉菌等微生物生长的温床.请回答:
              (1)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小的小孔和凹槽是植物细胞死亡后留下的 ______ ,它的形成可能与 ______ (细胞器)有关.
              (2)幽门螺旋菌与黄曲霉菌的本质区别是 ______ ;黄曲霉菌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 ______ 有序进行.
              (3)为了从样本中获取单菌的菌落,可用 ______ 法或 ______ 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4)配置培养基的原则是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和 ______ .沉淀在小孔和凹槽中的细小的食物残渣从培养基的来源上看属于 ______ 培养基,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 ______ ______
            • 5. 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成分 蛋白胨 乳糖 蔗糖 K2HPO4 指示剂 琼脂
              含量(g) 10.0 5.0 5.0 2.0 0.2 12.0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大肠杆菌属于 ______
              (2)若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 ______  (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若要用上述培养基来筛选出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必需怎样更改? ______ ,并用 ______ 作为指示剂.
              (3)在微生物培养的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 ______ ;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 ______
              (4)图1和图2是培养某细菌的结果图,其对应的接种方法分别是: ______ ______ ,这两种方法接种后培养基上都可以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所形成的 ______ .图1所用的接种方法可用来对活菌进行计数.此外,测定微生物数目的另一种方法是 ______
            • 6. 图示为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流程的主要操作包括 ______ ______
              (2)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______ 的平板进行计数,结果比较准确.
              (3)要证明培养基中纤维素有选择作用,可以用 ______ 作对照,比较菌落目:还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如果 ______ ,也证明其选择作用.
            • 7.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果酒果醋的两类微生物分别是 ______
              (2)硝化细菌纯化并计数时,对照组应该涂布等量的 ______ .若实验组每个平板中的菌落数都超过了300,应对样本菌液体进行 ______ 处理.
              (3)制作腐乳的微生物主要是 ______ ,发挥作用时主要利用其产生的 ______ (填酶的种类).
              (4)将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 ______ 法进行鉴定,观察结果时会发现标准样品位于展开剂前沿,萃取样品往往比标准样品多出现一条层析带,其原因是 ______ .在必修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也用到了类似的方法,目的是 ______
            • 8. 生物技术实验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物,其中的葡萄糖糖苷酶可将 ______ 分解成 ______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 ______ 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______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 两种培养基(成分见表)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培养基甲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 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甲是 ______ 培养基,原因是配方中 ______ ;培养基乙 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______
            • 9. 在盛产柿子的某地,生物小组开展柿子酒、柿子醋生产的相关活动.
              (1)土壤中的酵母菌计数:
              在秋季的柿子园中,落地的柿子流出果汁的周围土壤中有酵母菌大量生长繁殖.
              ①用灭过菌的小铁铲、信封取该处土样、并在 ______ 旁称取10g土样,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摇匀.而后进行系列稀释操作;吸取锥形瓶中土壤液的上清液 ______ ml,转移至盛有9ml无菌水的大试管中充分摇匀,依次等比稀释,获得稀释至101、102、103、104倍的土壤液的稀释液.
              ②为测定土壤中酵母菌的数量,选用第①步中所获得的102、103、104倍的土壤液的稀释液,并依次分别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操作.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当菌落数目稳定时,对各稀释度涂布的三个平板进行菌落计数(如表).
              序号
              稀释度104 5 8 3
              稀释度103 178 191 156
              稀释度102 418 511 389
              则每克土壤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约为 ______ 个.要使该实验所得数据可靠,还应该实施的操作是 ______
              (2)柿子醋生产菌的制备:
              为去掉酵母菌,挑取变酸的柿子酒内的菌膜于 ______ ℃进行纯化培养,获得图1所示菌落分布.应从 ______ (填“甲”“乙”或“丙”)区域中挑取部分菌落制玻片观察,选择所需菌种.
              (3)柿子酒、柿子醋的制作(发酵装置如图2所示):
              ①排气口弯管设置的目的是 ______
              ②可通过装置中的 ______ 对发酵情况进行及时监测.此时,若采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发酵液的酵母菌观察计数,与(1)中计数方法相比,该计数方法测得的酵母菌数目较 ______
              ③柿子醋可在柿子酒生产的基础上改变 ______ 进行生产.
            • 10. 为研究大肠杆菌乳糖代谢过程中lac 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科研人员做了相关实验.
              (1)在加入乳糖和去掉乳糖条件下,检测培养的大肠杆菌细胞中lac mRNA和β-半乳糖苷酶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①乳糖属于糖类中的 ______ 糖,细胞内的β-半乳糖苷酶可将乳糖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
              ②据图可知,加入乳糖时,lac 基因才会启动 ______ ,β-半乳糖苷酶随即增加.去掉乳糖后,lac mRNA 含量立即下降,推测其原因是 ______ ,同时β-半乳糖苷酶含量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稳定,其原因是β-半乳糖苷酶 ______
              (2)为了证实乳糖的作用是诱导新的β-半乳糖苷酶合成而不是将细胞内已存在的酶前体转化为有活性的酶,科研人员将大肠杆菌放入含35S 标记的氨基酸但无乳糖的培养基中繁殖多代,之后将这些细菌转移到 ______ 培养基中培养,加入乳糖后,分离、检测新合成的β-半乳糖苷酶,若这些酶 ______ 放射性,则证明是诱导合成的.
              (3)科研人员发现一种lac 基因突变型大肠杆菌能产生β-半乳糖苷酶,但不能在以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他们在野生型和突变型细菌培养基中添加放射性标记的乳糖,发现野生型在乳糖诱导后会摄取乳糖,而突变型菌几乎不能.据此推测乳糖还能够诱导野生型菌产生某种蛋白X,蛋白X 的功能是 ______
              (4)由上述实验推测,只有当乳糖存在时, ______ 酶与lac 基因的启动子结合,诱导lac 基因表达,从而诱导 ______ 的合成.这种机制使微生物在有底物存在时才合成相关酶,从而减少了细胞内 ______ 的浪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