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I.现有五种不同的抗生素(甲、乙、丙、丁、戊),要测它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效果。图1表示在均匀接种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固体培养基上,分别于不同位置加入2mg不同的抗生素的实验结果(图中●为添加点)。图2表示这五种抗生素对成人产生毒副作用的剂量。请回答:



                            图1                                                  图2


              (1)由图1可知,_______种抗生素的抗菌效果最好。

              (2)如果给予剂量为2mg,那么________种抗生素最适宜成人使用,理由是_____________。

              (3)已知丁种抗生素作用的原理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的形成,由此推测该种抗生素对成人的毒副作用较小的可能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保证培养基上能均匀地生长出一层金黄色葡萄球菌,将菌液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时宜进行____________(填“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操作。实验过程中,与用于计数的平板接种不同的是本实验要保证滴加到培养基上的菌液_______________,以缩短培养时间。

              (5)本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无菌技术,除用来防止培养物(金黄色葡萄球菌)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能_______________。



              II.人血清白蛋白(HSA)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科研人员通过生物工程技术获得转HSA基因母牛,以便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HSA,其主要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


                                                          图1


              (1)如图1所示,将牛胎儿成纤维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该技术称为_________技术;供核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通常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胚胎移植时,为使代孕母牛能处于适合的生理状态,需要用激素对其进行_______处理。

              (3)采用SRY-PCR法进行性别鉴定的基本程序是提取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DNA,经PCR反应体系扩增SRY基因(Y染色体上特有的性别决定基因)片段,然后用SRY特异性探针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

              ①PCR反应体系中除含缓冲液、模板DNA、dNTP(包含dATP、dCTP、dGTP、dTTP)、引物以外,还应含有____________;其中,dNTP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物应选用图2中的________(填图中标号,图2中I、II、III、IV是引物,箭头是延伸方向)。




                                            图2


              ②若扩增产物含大量SRY基因片段,则该种牛胎儿成纤维细胞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作图1所示技术流程中转化过程的受体细胞。

            • 2. 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能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②中培养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________作为碳源,②中不同浓度碳源的培养基________(A.影响;B.不影响)细菌的数量,如果要测定②中活细菌数量,常采用______________法.

              (2)④为对照,微生物在④中不生长、在⑤中生长,④与⑤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使用____________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菌落.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进行倒置培养是为了防止                             .

            • 3.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______灭菌、干热灭菌和________灭菌。

              (2)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土壤中微生物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10 g土壤加入盛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土壤提取液 

              ③吸取0.1 mL溶液进行平板涂布  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 、106、107稀释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3)利用酵母菌将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______色。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发酵液逐渐呈现深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酵母菌适合生活在偏酸性环境,而放线菌则适合生活在偏碱性环境中,分离二者所用的培养基称为____________。

              (5)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

              (6)腐乳制作过程中影响其风味和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        )

              ①盐的用量  ②酒的种类和用量③发酵温度  ④发酵时间  ⑤香辛料的用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③④




            • 4.

              下图表示微生物培养与利用的相关实验技术,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中,A表示____________,B表示灭菌,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2)D是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步操作。

              (3)在筛选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时,所用培养基以尿素作为_______________;在统计菌落数目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___________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若要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可在选择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指示剂,若指示剂变__________,则可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合成___________,分解尿素。

            • 5.

              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下面是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分离和计数的实验过程,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_,取样时一般_____(能/不能)从土壤表层取土样。
              (2)为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体培养基进行分离,并加入________指示剂进行鉴别。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还需设置对照组。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对照组的设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对照组的设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取土样5g,应加入___ml的无菌水配制成稀释10倍土壤溶液。因土壤中细菌密度很大,需要不断加以稀释,配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同浓度的土壤溶液。随后将103-107倍的稀释液分别吸取0.1mL加入到固体培养基上,用________将菌液铺开。这种接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
              (4)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48h,观察并统计呈_____色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其中________倍的稀释比较合适。

            • 6.

              下图表示微生物实验室培养中的部分操作。请分析回答:


              (1) 步骤①的后一步的正确操作应是将平板          ,这样可以防止            
              (2) 步骤②→③之间需要进行的正确操作应是              

              (3) 甲同学按步骤④进行操作,据图分析,采用的接种方法称为          ,其操作的两处不当之处分别是                  。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同学按正确的方法重新操作,则经培养后菌落的分布情况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4) 乙同学尝试采用不同于甲同学的接种方法进行实验,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所示,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 7.

              如下图为微生物的实验培养和纯化醋酸菌的部分操作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无机盐、水、________四类。①是制备培养基时________中的主要操作,该操作需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目的是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实验操作中的灭菌方法还有_________。

              (2)该纯化醋酸菌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完成步骤④的操作,接种共需要________次灼烧处理。如果需要统计醋酸菌液中活菌的数目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培养过程中,常选择菌落数在__________的平板统计计数。

              (3)食草动物能够消化食物的关键是体内存在能合成__________酶的微生物能够降解纤维素,该酶是一种复合酶,它至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为检测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__________染料,形成________色复合物,若产生__________,则证明有纤维素分解菌存在。

            • 8.

              (一)酵母菌是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的一种微生物。下图是有关酵母菌的实验操作。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中试管用滤膜(封口膜)封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和C过程所采用的接种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为了扩增酵母菌,可将经D过程接种后的三角瓶置于______培养一段时间,若要测定三角瓶中酵母菌的细胞数,可借助显微镜和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A.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酵母菌数  B.用滴管取1滴培养液到血细胞计数板的方格区,盖上盖玻片进行计数 

              C.如果酵母菌有芽体,因为没有分离成两个子体,要以一个计数 D.计数方格内酵母菌总数应不少于300个)。

              (3)G过程利用酵母菌进行果酒制作,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____________,制作好的果酒,还可继续生产果醋,用果酒制作果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反应式)。

              (二)玉米自交系(遗传稳定的育种材料)A具有高产、抗病等优良性质,但难以直接培育成转基因植株,为使其获得抗除草剂性状,需进行一系列试验。部分试验如图所示。

              (1)为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构建重组DNA分子需用2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选择的原则是____。

              ①Ti质粒内,每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

              ②G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序列中,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

              ③酶切后,G基因形成的两个粘性末端序列不相同

              ④酶切后,Ti质粒形成的两个粘性末端序列相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表是4种玉米自交系幼胚组织培养不同阶段的结果。据表可知,细胞脱分化时使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自交系_____的幼胚最适合培养成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用愈伤组织做受体细胞是因为其细胞表达___________的能力强,图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农杆菌转化愈伤组织时,T-DNA携带插入其内的片段转移到受体细胞。筛选转化的愈伤组织,需使用含________的选择培养基。

              (4)转化过程中,愈伤组织表面常残留农杆菌,导致未转化愈伤组织也可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含有内含子的报告基因只能在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其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用K处理后出现蓝色的愈伤组织可能是无农杆菌附着的转化愈伤组织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如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


              成分

              NaNO3

              K2HPO4

              KCl

              MgSO4•7H2O

              FeSO4

              (CH2O)

              H2O

              抗生素

              含量

              3g

              1g

              0.5g

              0.01g

              0.05g

              30g

              1000mL

              0.1万单位


              (1)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培养基,依功能看,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下列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_____灭菌。
                 A.高压蒸汽  B.紫外灯照射  C.加入适量的广谱抗生素  D.过滤
              (2)若用该培养基培养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应除去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加入的碳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是细菌纯化培养结果,据图分析,在培养基上划线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用编号表示)。产生每个菌落的最初细菌数目是__________个细菌。研究者在接种操作培养过程中,得到了一个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的平板。该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纤维素酶的成本能否下降,是能否实现乙醇工业化生产的关键因素.纤维素酶可以从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液中提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
              ①培养纤维素酶分解菌的土样最好选择在 ______ 环境采集.
              ②以下是一种培养基配方:纤维素5g、NaNO31g、Na2HPO4•7H2O1.2g、KH2PO40.9g、MgSO4•7H2O0.5g、KCl 0.5g、酵母膏0.5g、水解酪素0.5g(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该培养基能够增加样品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其原理是培养基中 ______ 是主要碳源,有利于纤维素分解菌生长,同时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
              ③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刚果红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 ______ 方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