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步骤使用的培养基已经灭菌并调节过pH
              B.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C.操作③到④的过程中,每次接种前后都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
              D.图中操作结束后需在培养基皿盖上标注菌种及接种日期等信息
            • 2. 取9个洁净培养皿,均分为三组(Ⅰ、Ⅱ、Ⅲ),各组分别加入等量的不同培养基,每个平板均接种0.1mL大肠杆菌菌液,37℃培养36小时后,统计菌落数(见表),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培养基 各平板的菌落数
              1 2 3
              琼脂、C6H12O6、NH4NO3 30 31 27
              琼脂、C6H12O6、NH4NO3、维生素 169 178 193
              琼脂、NH4NO3、维生素 0 0 1
              A.Ⅰ组和Ⅱ组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生长繁殖
              B.Ⅱ组和Ⅲ组说明大肠杆菌正常生长需要葡萄糖
              C.三组实验均采用了稀释涂布平板法,以便菌落计数
              D.三组实验所使用的培养基均需62℃、30min灭菌
            • 3. 下列就“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灭菌的培养基所倒平板和接种后培养时的平板均要倒置
              B.同一稀释度下至少要涂布三个平板并且要培养到菌落数稳定时计数
              C.在稀释度足够高时,所形成的单个菌落一定是由最初的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
              D.培养基中尿素是唯一氮源是为了给目的菌株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 4. 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菌落的大小、颜色、隆起程度等特征都可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
              B.可利用液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
              C.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D.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
            • 5.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相关问题:

              Ⅰ.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以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下列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___________染色。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用____________(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_______为碳源的______(物理状态)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的结果发现没有得到微生物B的菌落或者数量极少,可在此操作之前增加____________这一操作步骤。

              (3)若要测定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__直接计数,若要测定活菌数量,可选用____________法进行计数。

              Ⅱ.某医院有一个罕见的细菌感染患者,医生想通过抑菌实验,从常用的抗生素一青霉素(A),氨苄青霉素(B),庆大霉素(C),氯霉素(D),环丙沙星(E)中寻找对病人最有效的一种.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按下方所列配方配置培养基:

              牛肉膏

              蛋白胨

              NaCl

              H2O

              5.0g

              10.0g

              5.0g

              1000mL

              第二步:取单菌落适当稀释,用3支无菌滴管吸取从此病人体内分离到的细菌悬浮液2滴,滴于3个平板培养基表面,然后分别用3个无菌涂布棒涂匀,37℃恒温箱中培养,使细菌长满平板表面。

              (4)上述培养基配方中作为蛋白胨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圆环表示一个培养皿平面,用浸有不同抗生素的圆纸片间隔放到培养基土,如下图所示。

              培养2d后,A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青霉素____________;B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氨苄青霉素____________;C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A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小,说明____________;D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A滤纸片的也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氯霉素的____________。

              (6)经测量透明圈大小,得到如下结果(单位mm):

              A

              B

              C

              D

              E

              7

              0

              3

              5

              10

              那么,你建议医生使用哪一种抗生素?____________.

            • 6.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物质可能既作为碳源又作为氮源,所有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B.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其结果往往比实际值低
              C.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出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液体培养基
              D.微生物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有氨基酸、维生素和蛋白胨等
            • 7.

              回答下列与酵母菌有关的问题:

              (1)培养酵母菌的培养基应采用________法灭菌。若将酵母菌划线接种在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菌落,菌落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液体培养时,若通入氧气,可促进_______(填“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产生”);若进行厌氧培养,可促进______(填“菌体快速增殖”、“乙醇产生”或“乳酸产生”)。

              (3)制作面包时,为使面包松软通常要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酵母菌引起面包松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为筛选和纯化酵母菌,根据用途应选用 ____________培养基,常用的接种方法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扩大培养过程中需要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取0.2mL样品,用固体培养基对其培养,最后统计了三个平板,菌落数分别是200、180、220.则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为__________个/mL.该统计结果_____________(低于、高于)实际值。

            • 8.

              A.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黄花蒿中提取出高效杀灭寄生在人体内的疟原虫的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侵入人体后,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

              (1)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________,这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特点。

              (2)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够________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体,进而侵入红细胞,引发疟疾症状。

              (3)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值)

              1

              疟原虫的线粒体

              不加入青蒿

              100

              2

              加入青蒿素

              56

              3

              仓鼠细胞的线粒体

              不加入青蒿

              100

              4

              加入青蒿

              98

              ①1、2组和3、4组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

              ②1、2组结果表明________;由3、4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田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B.为探究大肠杆菌CV101菌株和CV103菌株的营养需求,某团队在营养成分相同的含醋酸盐的培养液中分别接种CV101菌株和CV103菌株,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统计两种菌株的生长状况。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醋酸盐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来看属于___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主要应用是________;从功能上来看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由图可知:更适应醋酸盐培养基环境的菌株是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

              (3)若要统计培养30小时后醋酸盐培养基中的CV101活菌数,为保证能在固体培养基上获得单个菌落,接种前,需取1mL该菌液进行________处理。

            • 9.

              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接种1 mL水样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在37℃下经24 h培养,所生长出的菌落总数不得大于100。某兴趣小组对某蓄水池进行细菌总数测定,以了解池水是否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无菌三角瓶取水样前,取样器(玻璃制品)需使用_____________法灭菌。取水前的这种无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才能用来进行_________操作,冷凝后倒置培养。

              (3)该小组通过滤膜法测定细菌总数,将30 mL水样平均分成3份进行过滤,再将3份滤膜分别放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不同时间所观察到的平板上菌落特征的差异有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为保证可信度,应进行对照实验,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区别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 。

              (4)在37℃下经24 h培养,结果如下表:

               

              平板1

              平板2

              平板3

              菌落数(个)

              370

              350

              380

              据上表结果判断,所取水样测定结果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5)该小组若想检测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目,可将滤膜放在含__________培养基上,计算培养基上______(颜色)菌落的数目。

            • 10.
              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次划线的菌种都来自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B.划线操作须在酒精灯火焰周围进行
              C.只有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