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选用过氧化氢酶作为材料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B.使用15%的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的染色
              C.在分离绿叶色素的过程中,需要在层析液中加入少量CaCO3
              D.酵母菌产生的酒精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 2.
              下用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选取接近白色或无色的甘蔗提取液,可用于鉴定还原糖
              B.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是自变量
              C.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在发生渗透吸水时,其细胞液浓度会降低
              D.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可看到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
            • 3. 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温度和pH分别属于(  )
              A.自变量和因变量
              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D.无关变量和无关变量
            • 4. 低温迫使植物细胞产生大量对细胞有害的过氧化产物,如脂质过氧化产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够清除过氧化产物,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冷性.研究人员进行了“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处理 培养温度  SOD活性(U/g•min)
              1 25℃的蒸馏水浇灌            25℃           7.3
              2              ①            ②           9.4
              3 5℃的0.5mmol/L水杨酸浇灌            5℃           10.3
              4 5℃的1.0mmol/L水杨酸浇灌            5℃           11.6
              5 5℃的1.5mmol/L水杨酸浇灌            5℃           13.6
              6 5℃的2.0mmol/L水杨酸浇灌            5℃           8.5
              7 5℃的2.5mmol/L水杨酸浇灌            5℃           7.9
              8 5℃的3.0mmol/L水杨酸浇灌            5℃           6.5
              (1)表中①是 ______ ,②是 ______
              (2)本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 ______ .(至少写2点)
              (3)组别1和2对照可得结论是 ______ .组别2-8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在5℃的冷胁迫下,2.0mmol/L的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影响是 ______ (填增强或减弱)
            • 5. 选用下列实验材料、试剂或方法,都不能得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  )
              ①用18O供给小球藻证明光合作用中卡尔文循环的途径
              ②用H332PO4验证线粒体是ATP合成的主要场所
              ③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④用醋酸洋红液对根尖染色,观察并判断细胞有丝分裂的时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
            • 6. 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花生子叶做脂肪的鉴定,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或者红色的脂肪滴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底物
              C.将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呈现砖红色沉淀
              D.探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各组可以在不同的pH下进行实验
            • 7. 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试验编号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  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斐林试剂
              A.实验①②④
              B.实验①③④
              C.实验②③④
              D.实验②④
            • 8. 如图是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酶的最适温度为37℃左右
              B.b酶的最适温度高于a酶的最适温度
              C.该图反映了实验的两个自变量,一个因变量
              D.该实验过程不需要考虑pH值
            • 9. 某同学在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①作为实验对照
              B.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C.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影响着酶促反应速率
              D.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A点持续上移
            • 10. 下面是有关酶的探究实验,A组同学的课题是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B组同学的课题是探究酶的专一性.
              Ⅰ.A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1号试管内加入1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 ______ ,向3号试管内加入 ______ ,并振荡试管.
              ②向1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 ______ ,并记录实验现象.
              (2)实验结果: ______
              (3)实验结论: ______
              Ⅱ.B组同学为了探究酶的专一性,现用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两者都是非还原糖)以及唾液淀粉酶溶液、斐林试剂等材料进行实验.
              (1)实验步骤:(完成空格中的内容)
              操作顺序 操作项目 甲试管 乙试管
              A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
              B 注入 ______ - 2mL
              C 注入 ______ 1mL 1mL
              ①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然后按照上表中的要求进行操作.
              ②轻轻振荡这两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到37℃左右的热水中,保持5min.
              ③取出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并振荡摇匀.
              ④将两支试管的下半部放进50~65℃的热水中,保持2min.
              ⑤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内溶液发生的变化.
              (2)实验结果: ______
              (3)实验结论: ______
              (4)实验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