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为培育甘蔗脱毒苗的两条途径,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获得的幼苗脱毒效果更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带叶原基的芽与植物体其他组织中的病毒含量相同
              B.②过程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病毒在图中处理温度下部分或全部失活
              C.过程③、④所用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和比例不同
              D.上图中脱毒苗的培育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 2.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选取外植体时应尽量采用植物的茎尖或根尖
              B.外植体应进行灭菌处理以防止杂菌感染
              C.插入培养基时需考虑茎段或根段的插入方向
              D.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需考虑不同激素的浓度比例,同时还需避光处理
            • 3.
              【生物-选修1:生物实践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是克隆植物的一种方法,请回答相应的问题:
              (1)培养皿中的培养基除添加 ______ 外,还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其目的是 ______ .
              (2)培养过程需要植物 ______ 的最适条件,否则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能观察到 ______ ,进而使植物出现遗传不稳定甚至不育.
              (3)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成功诱导是至关重要的步骤.科学家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某药用植物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
              培养基代号 2,4-D/mg•L-1 6-BA/mg•L-1 愈伤组织诱导率/%
              L1 1.0 0 65.41
              L2 2.0 0 68.76
              L3 3.0 0 91.01
              L4 3.0 0.2 54.48
              L5 3.0 0.5 57.35
              L6 3.0 1.0 51.71
              注:愈伤组织诱导率(%)=产生愈伤组织的外植体数/接种外植体总数×100%
              ①从上表可以知道,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较高浓度的 ______ 有利于形成愈伤组织,而添加 ______ 则不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②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探究光照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应将已经消毒过的外植体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接种到 ______ (填培养基编号)培养基上;甲组置于有光环境,乙组置于 ______ 环境,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计数甲、乙两组中愈伤组织的 ______ 并计算 ______ .
            • 4.
              为了给工厂化繁殖脱毒甘薯苗提供技术支持,科研人员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了甘薯茎尖大小对诱导分化苗和脱毒苗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处理 外植体数/个 分化苗数/苗 脱毒苗数/苗
              小于0.3mm 20 1 1
              0.3-0.5mm 20 10 7
              大于0.6mm 20 13 4
              A.为防止细菌污染,应对外植体进行消毒
              B.脱分化时,应给予适宜光照诱导基因表达
              C.根据培养阶段的不同要调整培养基中激素比例
              D.0.3-0.5mm大小的茎尖有利于培养脱毒甘薯苗
            • 5.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蔬菜,获得完整幼苗,这一过程均不涉及(  )
              A.细胞呼吸、光合作用
              B.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
              C.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D.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 6.
              金丝楸是珍贵的古老树种,在多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金丝楸在自然状态下很难通过种子繁殖.为尽快推广种植,可以通过相关技术获得优质苗种,下列技术应用不合理的是(  )
              A.采用根段诱导其生根发芽快速育苗
              B.采集幼芽嫁接到其它适宜的植物体上
              C.采用幼叶或茎尖部位的组织生产人工种子
              D.采用花朵中的花粉粒经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
            • 7.
              嫁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已使用的一项农业生产技术,目前也用于植物体内物质转运的基础研究.研究者将具有正常叶形的番茄(X)作为接穗,嫁接到叶形呈鼠耳形的番茄(M)砧木上,结果见图1.请回答.

              (1)上述嫁接体能够成活,是因为嫁接部位的细胞在恢复分裂、形成 ______ 组织后,经 ______ 形成上下连通的输导组织.
              (2)研究者对X和M植株的相关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见图2.由图可知,M植株的P基因发生了类似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______ 变异,部分P基因片段与L基因发生融合,形成P-L基因(P-L).以P-L为模板可转录出 ______ ,在 ______ 上翻译出蛋白质,M植株鼠耳叶形的出现可能与此有关.
              (3)嫁接体正常叶形的接穗上长出了鼠耳形的新叶.为探明原因,研究者进行了相关检测,结果见表.
              检测对象
              实验材料
              M植株的叶 X植株的叶 接穗新生叶
              P-L mRNA
              P-L DNA
              ①检测P-L mRNA需要先提取总RNA,再以mRNA为模板 ______ 出cDNA,然后用 ______ 扩增目的片段.
              ②检测P-L DNA需要提取基因组DNA,然后用PCR技术对图2中 ______ (选填序号)位点之间的片段扩增.
              a.Ⅰ~Ⅱb.Ⅱ~Ⅲc.Ⅱ~Ⅳd.Ⅲ~Ⅳ
              (4)综合上述实验,可以推测嫁接体正常叶形的接穗上长出了鼠耳形的新叶的原因是 ______ .
            • 8.
              拟采用“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的方法繁殖一种名贵花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消毒的原则是既要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要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在愈伤组织培养基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出芽是外植体经细胞脱分化后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D.诱导分化生长物生根时,培养基中通常含有N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 9.
              如图表示番茄植株(HhRr)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途径2、3获得幼苗的过程都应用了 ______ 技术,该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______ .
              (2)品种A与途径3中幼苗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______ .
              (3)一般情况下品种C与B不能自然相互授粉,原因是 ______ .
              (4)途径4与途径1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 ______ .
            • 10.
              如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技术所运用的基本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 ______ .
              (2)图中A、B分别代表 ______ 过程,培养基中常常要添加的植物激素是 ______ .
              (3)若要制备人工种子,需要将 ______ 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若该技术用于培育脱毒苗,外植体应该选取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4)若该技术用于单倍体育种,外植体应该选取 ______ ,且需对幼苗进行 ______ 处理,实现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