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旨在改善民生的财政措施有(  )
              ①中央财政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②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③国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④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 2. 2013年10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3年9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1%;1—9月全国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5%。下列能实现CPI下降的措施是(  )
              ①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回笼货币 
              ②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扩大投资 
              ③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支出 
              ④调节外汇的供求关系,外币升值,增加出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3. 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提出来的“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  )
               ①国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补贴   ②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
               ③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    ④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 总投资202亿元、被誉为海南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的东环高速铁路正式开通后,海南东环高速铁路通过粤海铁路通道与全国铁路网有机连接在一起,极大便利了海南与内地人员的往来和经济文化的交流。这说明       
              ①财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②财政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财政能够促进社会公平              ④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 5. “以旧换新”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中央财政2009年安排了70亿元资金,用于    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国家依靠财政    的力量,鼓励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刺激消费需求,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体现出
                  ①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②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④国家通过财政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6. 中央财政日前下拨2011年中央预算内基建支出预算l16亿元,专项用于湖南、浙江、四川、贵州、广西、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29个省(区、市)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这体现了                                (    )
                  A.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C.财政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
                  D.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 7. 我国近三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和社保支出情况如下

                  上述数据表明国家                                            (    )
                  ①加大财政支出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②通过财政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
                  ③通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④通过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
                  A.②④             B.①⑨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 2011年1月至8月我国财政支出部分项目与2010年同比一览表
              项目
              教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和就业
              同比增长(单位:亿元)
              1005.8
              475.85
              810.24
              增长率
              16.6%
              26.8%
              16.5%
              材料告诉我们                 
              A.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B.国家财政支出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C.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D.财政支出的增加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
            • 9. 材料一:    图1:“十一五”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图
               

               
               
               
               
               
               
               
               
               
               
               

              表1:“十一五”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增长表(单位:亿元)
              年份
              项目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三农”支出
              3397
              4318
              5955.5
              7253.1
              8183.4
              教育支出
              538.33
              1076.35
              1603.71
              1981.39
              2159.9
              医疗卫生支出
              138.03
              664.3
              826.8
              1273.21
              1389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023.03
              2302.36
              274.59
              3296.67
              3582.25
              注: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财政支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距离。
               
              材料二: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请你解读材料一中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试分析材料二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取向。
               
               
            • 10.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实施    的财政政策和     的货币政策。
              A.积极  稳健            
              B.积极  从紧
              C.稳健  积极           
              D.积极  宽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