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进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高我国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益。
              材料一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推进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
              材料二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供给侧改革呼唤工匠精神。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个兢兢业业的工人,你技术精湛、追求完美,每一件产品都耗费大量功夫打磨,可惜,你所在的企业、你的领导只用“合格与否”而不是“完美与否”来评判产品质量。因此,你的绩效是厂里最差的,你还会恪守工匠精神吗?再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个有追求、有理想的企业家,你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新技术,要求员工每一件产品都要精益求精。可是,研发新技术要耗费大量资金,但你贷不到款:如果幸运一些,你研发的新技术成功了,新产品刚上架,市场上立即推出大量的仿冒产品;或者你的产品即便比其他同类品牌质量更好,但囿于中国制造业集体的低端形象,你的产品卖不出去……这时,你还能守住初心吗?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如何防止要素配置扭曲、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根据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1月2 7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材料一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 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长期以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截止201 5年我国尚有贫困人口7000多万,因此党和政府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材料二
                  贵州省江口县寨沙侗寨在发展乡村旅游以前,手捧着梵净山旅游的“金饭碗”却没饭吃,长期戴着“贫困帽”,2010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 000元。近年来,江口县立足梵净山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政府主导、公司经营,协会管理、农户参与”的乡村旅游扶贫“寨沙模式”。“政府主导”即政府主要负责旅游规划、政策资金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政府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用于寨沙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农户进行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解决了贫困乡村旅游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公司经营”即组建旅游开发公司。负责寨沙侗寨的经营管理、市场运作、宣传营销等。“协会管理”即成立农民旅游协会,负责处理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各项事务。“农户参与”即旅游公司聘请当地村民到公司就业,直接参与景区的文艺演出、经营管理等活动。“寨沙模式”在贫困落后地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后发赶超之路上做出了成功的探索。2014年,全寨人均收入达到2.4万元,实现整体脱贫,提前步入小康。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坚持“精准扶贫”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寨沙模式”对贫困地区脱贫的启示。
            • 3.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在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4年中国钢材产量达11.26亿吨,与2013年相比,增长4.5%.目前,中国钢铁产能利用率为75%左右,远远低于国际水平。据估算,过剩产能在1.8亿至2.4亿吨;2014年中国钢材出口均价767美元/吨,同比下降10.3%.进口均价1260美元/吨,同比增长3%,全年进出口均价价差493美元/吨,且出口面对贸易救济措施调查达到40起,发起调查国家除原有的欧美发达国家,又增加了亚洲、非洲、拉美发展中国家,范围逐步扩大;
                  2014年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304亿元,增长40.36%,但销售利润率却仅仅为0.85%.2015年,受钢材需求疲软、市场供大于求的影响,钢材价格呈现不断下跌的态势。有业内人士称,全行业仍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对于整个钢铁产业链来说,不能接受调整转型的企业要么继续在地方保护下维持现状,要么被淘汰。
                  材料二   2015年3月20日工信部就《钢铁产业调整政策(201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到2017年钢铁产能规模基本合理,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行业利润率及资产回报率回升到合理水平。对此,工信部就节能减排、市场准入和退出、产品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台相关建议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并就钢铁行业尽快走出“阵痛期”提出针对性建议。
              (2)联系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工信部制定钢铁产业调整政策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的原因。
            • 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材料一
              2011-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项目
              时间
              GDP
              增速%
              第三产业增加值
              占GDP比重%
              消费对GDP
              贡献率%
              科技进步
              贡献率%
              2011年9.343.151.651.00
              2012年7.744.651.852.20
              2013年7.746.15051.70
              2014年7.446.654.452.30
              注: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就业持续增加,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
              (1)揭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新常态点亮中国经济,中国经济的步伐更加稳健,经济的增长速度仍处合理区间。为了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我国积极推动“无形之手”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完善市场体制;为新常态下谋发展,积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2015年我国将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经济发展战略计划;我国稳步推进公务员工资改革,深化国民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居民收入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2)依据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如何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
              材料三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系统性阐释,提出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李克强总理阐述了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对明年经济社会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会前,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征求意见和建议。
              (3)材料三体现了政治生活什么道理。
            • 5.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两千多年前,我国出现了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随着古代航海业的不断发展,中外之间的海上贸易运输日益兴起,逐渐形成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欧亚非各国之间商业贸易的通道,更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今天,在世界经济不均衡发展格局日益强化的情形下,“一带一路”建设要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与沿线国家世代友好的基本精神,建立互相包容的合作理念,促进文化相互交融。
              (1)从古代丝绸之路到今天“一带一路”的发展,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道理?
              材料二:当前中国实施的两大国家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都与四川有关。四川省将利用“左手丝路、右手长江”的枢纽优势,实现由内陆到开放前沿的大逆转,必须加快基建、高铁、航运、文化、旅游、贸易、金融等建设,加速对接“一带一路”,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四川省加速对接“一带一路”有何经济意义?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材料一  我国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户籍制度,被赋予了调控社会资源分配功能,使城乡、地域之间形成了与户口性质、登记地相挂钩的权利和利益差异,使得外来人员无法享受与当地居民平等的待遇,这不仅压制了外来人员的积极性,也损害了中国内需的基础,更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制度性羁绊。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一项重点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大任务,中央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统筹推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
              文化部部长蔡武强调,文化的对外交流是为了增进深层次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有交锋和不同的观点,应本着相互尊重与欣赏的态度来进行交流。中国文化在对外交往中会继续按照费孝通先生提倡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念,相互借鉴,共谋发展。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央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经济原因。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