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新型城镇化以人口城镇化为支撑,能推进消费主导转型与改革,充分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成为我国未来转型发展的突出优势和主要动力。请推导新型城镇化促进消费主导转型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  )
              ①农民转为市民--从事第三产业--收入差距缩小--消费水平提高--消费主导转型
              ②农民转为市民--从事非农产业--收入增加--消费扩大--消费主导转型
              ③劳动力从农业流出--农业耕地扩大--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现代化
              ④劳动力从农业流出--农村土地集中--规模效益提高--农业现代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期发布《薪酬发展报告(2013-2014)》.如图是报告有关劳动工资的相关信息。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中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依然不平衡
              ②地区间收入差距总体呈逐步扩大态势
              ③应继续坚持“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 3. 2014年7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区分。这标志着我国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本次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  )
              ①促使城乡居民拥有相同的权利
              ②保障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
              ③坚持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
              ④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 4.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北京团城湖明渠开闸放水,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奔腾的长江水开始滋润北方大地。某校高三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到首都博物馆参观“饮水思源”展览。同学们看到几组材料。
              材料一(如图1)


              (1)如图1说明什么经济问题。
              材料二
              (2)运用《经济生活》或《经济学常识》有关知识完成下表。
              南水北调建设过租经济理论
              南水北调工程开工与水源地保护同时启动。停止水箱养鱼 和黄姜种植加工;冶金、造纸、制革和化工等企业搬出水源地;大力发展水体旅游、生态养生等新兴产血。(请勿在此处作答)①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年调水量95亿立方米,其中北京市12.4亿立方米,天津市10.2亿立方米。北京、天津等用水地将通过资金支持、人员培训和经贸交流等推进对口协作。(请勿在此处作答)
              中线通水后,配套支线分水工租投入、后期工祖維护和市内 管道输送等提高了北京供水成本,水价存在一定上涨空间a(请勿在此处作答)
              材料三 学生参观展览后,在“饮水思源”留言薄上看到了一些感言。
              (3)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任选其中一条感言(图2)谈谈你的理解。
              电影《天河》描绘了库区人民为修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的巨大栖牲。十堰市某村被定为搬迁移民试点,村支书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认真细致做好移民工作,告别80岁高堂,带领61户村民撅迁到移民新村,情节催人泪下。
              (4)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电影媒体在传播正能量中的作用。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兰新高铁横跨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从黄土高原上的兰州出发,“爬”上青藏高原的西宁,穿越祁连山,进入河西走廊,再向西进入新疆。
                   材料一  “人便其行,货畅其流”。兰新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后,西安、北京等内地城市都将纳入新疆人的一日生活圈;将使兰新铁路货运能力得到释放,拓宽沿线优势资源的运输通道,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
                     “求发展,惠民生”。兰新高铁,不仅改变西部交通格局,也改变着沿线人民的生活。这种改变将深刻影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仅兰新高铁新区总投资就超过350亿元,可以吸纳23万人就业。随着兰新高铁的开通,西部旅游,特别是新疆的旅游将出现爆炸式增长,在未来,西北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的增长也可能出现年50%以上的增长。
                    材料二   大开放要有大通道。兰新高铁轨迹与古丝绸之路基本平行,这条“钢铁丝路”构筑了中国向西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中国向西经由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最终到达德国的大开放通道和欧亚国家走向中国腹地的黄金通道,助力打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兰新高铁建设是怎样改变高铁沿线人民生产和生活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民族和外交政策的知识,分析“钢铁丝路”建设的深远政治意义。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北省2013年提出,到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比2010年翻一番,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湖北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武汉市“一城独大”,其经济影响很难覆盖到全省各地,尤其是鄂西北、鄂西南地区。而肩负着辐射带动鄂西南和鄂西北发展重任的宜昌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还比较不足,辐射带动作用有限。有人说,湖北经济武汉是鸟头,宜昌和襄阳是鸟的两翼,这只大鸟究竟能飞多高,一定意义上更取决于两翼的力量。二是科技优势“应优不优”。湖北作为科教大省,拥有120多所高校、1500多家科研开发机构、132万研发人员,高层次科技人才高居全国前列、中部之首,然而科教转化经济的效率低,产业衔接应用不够,产学研深度结合机制有待突破。科教优势仍然停留在要素优势阶段,未能直接体现为生产力。三是县域经济发展不足。县城经济总量偏小,缺乏强县支撑;产业层次偏低,缺乏大企业大集团引领带动;城乡区域发展中的二元结构问题依然突出,影响了县域群众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如何通过促进“两翼”经济发展,带动湖北经济的腾飞。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从政府职能和原则角度谈谈如何解决我省科技资源在转化生产力中“应优不优”问题。
            • 7.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我国重大的战略布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2013 年我国进出口总额首破 4 万亿美元大关,超过美国跃居全球首位,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 73%仍由外资企业生产,其余均为加工贸易方式出口。
              (1)概括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当前我国经济步入了。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一带二路”战略将是推动我国经济走,出结构 调整阵痛的强大动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沿途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等互联互。通项目建设, 促进商贸物流等新型业态发展;吸引国内外产业向通道沿线集聚,加快构建辐射东、中、西的产业发展空 间布局;促进沿途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居民创业、就业,拉动内需;加强国家及区域经贸合作,开 拓出口市场、资源能源投资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价值。
              材料三: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构想以发展为目标,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 共赢”的新丝路精神,相关各国自愿平等参与,通过头商、共建、共享,既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又互利互 补,积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符合亚太地区乃至世界 人民根本利益的战略布局,无疑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政治大智慧。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如何体现政治智慧的?
            • 8. 下列措施中,可以有效解决广东“区域GDP结构”问题的有(  )
              ①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经济的根本方法
              ②先富帮助后富,实现区域社会公平和同步富裕
              ③发挥东西两翼和山区劳动力资源优势招商引资
              ④发挥财政和税收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调控功能。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

                  材料二:2012年,地处粤东的Y市J村部分在外务工青年返乡开起了网店,通过实体店批发和扩大网上营销,低投入、高回报,带动了在外务工村民回乡和村内闲散劳动力就业或创业。201 3年,Y市政府对J村自发形成的市场业态给予大力扶持:为该村创业青年提供了1000万元的贴息贷款,主办电商人才免费培训班,推进村道水泥化、网络光纤化、物流便利化等工程建设,并依托J村在全市建设了电子商务聚集区,J村电商年销售额近20亿元,每人月均利润约6000元,相当于Y市人均一年的收入,就业率接近99%.中央某代表团考察后认为:J村所形成的发展模式,为新型城镇化乃至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材料三:有人说,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想,体现着平等、开放、共享的特征。它表现为24小时在线、360度联系、海量数据取胜、专注到极致、注重口碑。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都要用互联网思维去想问题。
              (1)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J村发展模式为新型城镇化乃至欠发达地区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哪些思路。
              (3)结合文化作用的知识和材料三,阐述运用互联网思维对提升我国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的意义。
            • 1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广东工业能耗与工业增加值增速
                  图二:广东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

                   材料二:2014年11月25日,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专题学习讨论会上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主动适应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推动广东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致力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追求更加长远的可持续增长。
              材料三:受近期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的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连连下跌。油价下跌给我国经济带来很多积极影响,但由于能源利用技术落后,能源浪费十分严重。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使用量的急剧增加,我国各地的空气质量日益恶化,阴霾天气频现。为促进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14年11月和12月先后两次联合下发通知,提高燃油的消费税。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在新常态下广东应如何推动经济发展。
              (3)结合材料三,运用辩证法的相关知识,阐述如何看待油价下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及我国提高燃油消费税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