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通过泛珠三角区域的合作发展互利共赢,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范围发展。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意义在于(  )
              ①推进区域统一市场建设,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②促进区域一体化同步发展,深化与港澳更紧密合作
              ③建立区域内独立市场,促进区域内优势互补    ④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深挖国内需求潜力。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2. 2015年12月12日,国务院公布《居住证暂行条例》.持“国家版”居住证突出赋权功能,可享6项服务7项便利。突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服务职能一方面确立了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另一方面鼓励各地不断创造条件提供更好的服务。实施该条例(  )
              ①大大方便流动人口办证,促进人才流动
              ②消除户籍制度,居民与农民享受同等待遇
              ③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公民身份和权利的平等
              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消除城乡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3. 2015年12月20日,时隔37年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度召开。会议研讨交通拥堵、房价高企等“城市病”,旨在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实现这一目标要求(  )
              ①逐步树立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②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协同推进
              ③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             ④发挥财政在城市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4. 城市病是指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它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烦恼和不便,也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下列措施有利于解决“城市病”的是(  )
              ①尊重城市运行和发展规律,严格控制并逐步缩小城市规模
              ②明确城市功能定位,优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相关环节
              ③加强对城市文脉延续性的管控,原封不动地保留城市文化
              ④搞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 2014年12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实施新运行图后,动车组列车开行范围进一步扩大,部分城市间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大幅压缩,开行品质得到提升、结构得到优化。并且,福建首次拥有直通内蒙古大草原的列车。为满足零散货物快捷运输和发展集装箱运输,新运行图进一步调整优化了货物列车开行方案, 并积极响应中央“一带一路”战略,按最高时速120公里、日行1000公里以上,安排了19列中欧班列和15列中亚班列等运行线。由此将带来的影响是(  )
              ①游客出行方便→-刺激旅游业发展→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②对外货运便利→对外贸易增加→国际合作加强→开放水平提高
              ③运输成本降低→行业迅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高
              ④运输服务快捷→货运效率提高→-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常态是“习式热词”之一。“新”就是“有异于旧质”。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新常态”成为热词,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不同的新阶段,呈现出了新常态。
              材料一  我国经济新常态与“旧常态”对比,出现了以下变化:
              变化一:速度之变(如图)

              (注: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标是增长7%左右。)
              变化二:结构之变
              2014年与2013年对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1.2%,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46.9%提高到48.2%,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地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快于经济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
              变化三:引擎(动力)之变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带来的诸多问题日益显现。当前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逐渐消失,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通过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上来。
              (注:要素驱动是指主要依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如说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来获取发展动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
              材料二   在我国经济呈现新常态的同时,政治也进入了新常态。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时指出: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他严肃又不失活泼地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1)依据材料一,概括出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6分);针对“变化二”,结合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应当如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整。
              (2)结合材料二,简述政府“有权不可任性”的政治意义。
            • 7. 目前,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国家主张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主体,下列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有(  )
              ①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其成为市场主体
              ②养老产品和服务价格都由政府制定
              ③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④统筹城乡养老资源,使其均衡发展。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09-2013年某省城乡居民收入及其增速对比

              材料二:江苏省政府加快推进城乡发展规划、资源要素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把改革创新贯穿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各个环节,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上着手拆除城乡分割的樊篱,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度不断提高。整体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体系、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与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配套改革等。
              (1)解读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2)依据材料一所体现的信息,分析材料二中江苏省政府有关举措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作用。
            • 9. 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要坚持以人为核心,提升地级市、县城和中心镇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方便农民就近城镇化,发挥好城镇化对现代化的支撑作用。这说明(  )
              ①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②要大力发展大、中城市,扩张城市规模
              ③要迅速并大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④城镇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0.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统筹户籍制度和相关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有利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说明户籍制度改革(  )
              ①是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强大动力
              ②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在解决非对抗性矛盾中推动社会发展
              ④旨在使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