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世界因互联网而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主题为“创新驱动 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通过视频发表讲话,重申了我国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的四项原则”,指出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他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增进共识、加强合作,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类。

              材料二 自2016年的11月1日起,《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这是全球首部为互联网+、分享经济立法和正名的法规,网约车在我国的合法地位得以明确。在互联网以及市场的共同推动下,专车与拼车服务快速崛起,因其等待时间短、经济实惠,在较短时间内赢得市场,填补了传统出租车和公共交通未能覆盖的短途出行需求空白。《暂行办法》明确将网约车车辆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满足条件的私家车可按一定程序转为网约车,从事专车运营,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也受到鼓励。

              材料三 中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网络大国。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但现实的网络环境十分堪忧,网络诈骗层出不穷、网络入侵比比皆是、个人隐私屡遭肆意泄露。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63.4%的网民通话记录、网上购物记录等信息遭泄露;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曾遭泄露,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导致的总体损失约805亿元。但此前其他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规定,大多分散在众多行政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中,因此无法形成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前瞻性的法律体系。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网络安全法》,在保护个人信息、治理网络诈骗、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实名制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是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的法律重器,是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倡导“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确立网约车合法地位的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阐明国家制定《网络安全法》的哲学依据。

            • 2.

              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世界因互联网而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主题为“创新驱动 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通过视频发表讲话,重申了我国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的四项原则”,指出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他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增进共识、加强合作,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类。

              材料二 自2016年的11月1日起,《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这是全球首部为互联网+、分享经济立法和正名的法规,网约车在我国的合法地位得以明确。在互联网以及市场的共同推动下,专车与拼车服务快速崛起,因其等待时间短、经济实惠,在较短时间内赢得市场,填补了传统出租车和公共交通未能覆盖的短途出行需求空白。《暂行办法》明确将网约车车辆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满足条件的私家车可按一定程序转为网约车,从事专车运营,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也受到鼓励。

              材料三 中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网络大国。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但现实的网络环境十分堪忧,网络诈骗层出不穷、网络入侵比比皆是、个人隐私屡遭肆意泄露。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63.4%的网民通话记录、网上购物记录等信息遭泄露;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曾遭泄露,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导致的总体损失约805亿元。但此前其他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规定,大多分散在众多行政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中,因此无法形成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前瞻性的法律体系。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网络安全法》,在保护个人信息、治理网络诈骗、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实名制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是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的法律重器,是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倡导“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确立网约车合法地位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阐明国家制定《网络安全法》的哲学依据。

            • 3. (26分)材料一:“修昔底德陷阱”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观点,这位历史学家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而落入陷阱的例子不可胜数: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和斯巴达,19世纪末的德国和英国,20世纪发展起来的日本,最终都引发了大规模的战争甚至是世界大战。

                  如果从历史上看,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的崛起大国与作为守成大国的美国之间的战争似乎“难以避免”。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访美期间发表演讲说:“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材料二   不同的文化因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在相互交流时,容易产生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现象叫做文化冲突。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个美籍华人家庭使用中医方法为感冒的小孩治疗,因文化的差异而被政府剥夺了抚养权。法国漫画杂志《查理周刊》此前屡次刊发有关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争议漫画,触怒穆斯林,在世界各地引发诸多游行示威。在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要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1) 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中美双方怎样才能成功逃脱“修昔底德陷阱”?(12分)

              (2)针对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文化交流中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冲突?(10分)

              (3)有同学从文化冲突事例中得出结论:“不同的文化心态必然带来文化冲突。”请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知识提出两点反对的理由。(4分)

            •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1998年四次启动民法典的起草工作,但受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民法典的制定始终未能完成。从2016年6月下旬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先后召开了四场座谈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代表对立法的建议意见,并深入农村、社区进行调研。在一年内三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每次审议后,都将草案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上进行公布,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它的通过有力地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结合材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从启动到通过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出台过程所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道理。

            • 5.

              材料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国际局势动荡,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秉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理念,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这一主张超越了一己之私,一国之利,用高瞻远瞩的视野,开阔宽容的胸襟,荡涤着利己、功利的价值取向,弥合着对抗、冲突造成的鸿沟,得到了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赞同。中国也积极践行这一特色外交理念,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唯物史观角度,阐述中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得到广泛认同的原因。




              (2)请从下表中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选项,从国际关系决定性因素的角度,说明我国在这一外交实践中是如何践行“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原则的。

              A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中国的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个成员,人民币成为真正的“世界货币”

              B

              2015年12月4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围绕“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这一主题,宣布未来一段时期中非合作的重要举措,着力支持非洲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C

              在“猎狐2015”专项行动中,公安机关积极拓展国际执法合作渠道,向境外派出50多个工作组,从66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抓获各类外逃人员857名

            • 6. 中国是一个故事大国,56个民族都很爱讲故事、听故事。民间故事是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如今却逐渐被人们遗忘了。传统故事是先人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带有深刻的农耕社会痕迹,但随着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耕社会产生的这些故事,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环境和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再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无暇听故事,也不太愿意讲故事,甚至不会讲故事了。过去,民间故事的传承是靠口头语言,比如爷爷奶奶给孙子、孙女讲故事,但现在很多年轻父母不愿意让长辈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他们担心长辈讲的家乡方言会使孩子变“土”,因此许多中国传统故事逐渐被人们遗忘。但是西方的《白雪公主》《丑小鸭》之类的童话故事被编成了书籍,有的还借助于现代科技实现了电子化,并依托影视传媒传播开来,不但在中国流传,也在全世界流传。
              (1)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是什么让我们遗忘了自己的故事。

              (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如何打捞先人留下的故事。

            • 7.

              2016年12月4日,“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在浙江省杭州市开馆。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设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对于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努力为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做出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是什么的知识,说明设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弘扬宪法精神。

            •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16年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真的已经成为历史了吗?”一位青年学子的追问值得深思。如今,虽然少了生与死的命运抉择、血与火的种种考验,但成就人生梦想、攻克发展难关、破解改革难题,哪一项不需要意志的支撑,哪一个不需要精神的指引?长征永远在路上,长征精神永远不会过时。相比于80多年前的那场远征,中华民族复兴的新长征,路程更长、责任更大、任务更重。实干才能兴邦,劳动铸就中国梦,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呼唤长征精神。高擎长征的精神火炬,传承长征的精神基因,我们才能一往无前,走好这一代的长征路。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弘扬长征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弘扬长征精神的客观必然性。

              (3)结合材料,就如何弘扬和践行长征精神提出两点建议。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激活红色基因。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来,长征精神一直动态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历史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是长征在当代中国的延续,是新的伟大长征。我们应走好理想信念的长征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好群众路线的长征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走好追求美好生活的长征路,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攻坚克难。长征精神凸显着巨大的时代价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

              长征永远在路上,长征精神不会因时代变迁而失色。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也是人类精神的丰碑,产生于中国又影响世界,是中国软实力和世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要加强长征路线和长征文化的开发,不断传承好、弘扬好长征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走好新长征路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新长征路上怎样传承好、弘扬好长征精神?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激活红色基因。据此谈谈你对民族精神与长征精神关系的理解。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结构性短缺是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发展面临的问题,为破解这个难题,某市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该市开通了“公共文化民心桥”网络平台,半年后共发布各类文化信息2000余条,收集百姓意见建议数百条,实现了文化需求精准收集;推广“菜单”式服务,实行“群众点单”、“资源配送”的供给模式,启动了“农民点戏、戏进农家”等文化惠民行动;该市群众艺术馆借助网站和微信等媒介,组织了“微时代”全国网络短篇小说大赛、“圆梦”公众艺术展、“凡人日记”等在內的近10项示范性新业态活动,充分发挥群众艺术馆“零门槛”的特点。这种“精准滴灌”式的公共文化服务,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该市的做法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启示。

              (2)习近平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论证其合理性。

              (3)“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请你为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提两条建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