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要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 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 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材料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为此,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的知识,说明深化改革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合理性。(15分)

               

            • 2.

              浙江依海而生,与海为伴。浙江省对海洋经济的认识,是不断探索和提高的。1981年开始调研浙江海岸带,主要是从认识浙江海岸的家底、探索资源优势的角度出发,提出“念好山海经”的口号,做好渔(海洋渔业)、港(港口建设)、景(海洋旅游资源)、油(东海汽油田开发)四大文章。1998年提出发展海洋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大省,海洋优势资源排序变成了港、渔、景、油。2003年提出“陆海联动,建设海洋经济强省”。面对新一轮国际海洋竞争,2009年省委、省政府将“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主题。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成为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2012年9月24日,环境保护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杭州签署《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共同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做到了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相结合。

              结合材料说明浙江省对海洋经济的认识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观点的。(12分)

               

            • 3.

              国外某大学在教育改革中形成了一种全新模式:学生在大学四年间都要参加创业实践。他们被要求组建20人的公司,成立董事会,自主经营管理,从中盈利,教授则从旁观察、指导。四年中要从事15个左右的创业活动项目。每学年还要读完教授布置的20本书,并递交结合创业实践的读书心得。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培养方式,对于我国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具有借鉴价值。

              结合材料,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关系角度概括该模式中的可借鉴价值,并简要分析说明。(7分)

               

            • 4.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盛典”。《孙子兵法》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但它在近现代的军事斗争中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军事家频频运用孙子的思想来研究军事问题。今天,《孙子兵法》一书已经出现了约30种文字的版本。其中的某些观点,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强调慎重对待战争和控制战争的思想,注重联盟战略的“伐交”思想等,由于契合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而愈加显示出宝贵价值。

              材料二

              《孙子兵法》在非军事领域的运用研究至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高潮。50年代,出现了“兵法经营管理学派”,其影响波及世界各地,形成了经济领域《孙子兵法》研究的热潮。此外,人们还从哲学、医学、体育竞技、系统科学、决策学、心理学、语言学、数学、预测学、行为学等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孙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孙子兵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有国人认为,不应该让它传播到国外。对此观点,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12分)

              (2)运用真理与矛盾的相关知识,将《孙子兵法》应用到非军事领域研究必须注意哪些问题?(14分)

               

            • 5.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和实践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深刻结论。“实干”从哲学上说可以是“实践”,也可以是“劳动”。“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苦的劳动来创造”,唯有“实干”方能兴业兴邦,益民、益天下。 

              材料二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公众热议“家风”,既有对文化传统的追思,也有如何重新定义家风的追问。一种观点认为,“家风是指传统家庭的传统道德,有些传统道德并不一定适合现代家庭,如过去传统家庭的家风都强调尊卑、等级,要求家庭的晚辈无条件的服从长辈,这些理念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平等、民主是相悖的。所以,家风也要与时俱进。”另一种观点认为,“千百种的家风固然有千百种表述方式,但骨子里却浸润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家风渐止于身教言传,所以,现代家庭有必要重塑家风、传承家风。”

              (1)结合材料一,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说明“实干”的重要性。(10分)

              (2)结合材料二,选择一种观点,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其合理性。(12分)

               

            • 6.

              (26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在中央电视台展开。关于规范学生汉字书写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

              第一种,不赞成。

                  网络时代,汉字的载体逐渐从纸质的载体转移到了电和磁的载体上。汉字书写难,拼音输入易学易记已经成为汉字输入的主流方法,不仅在计算机上使用,也在移动通信和手机上使用。大众传媒能够超越时空局限,文化沟通、传递、共享的功能日益强大。

                  老师上课的讲义、资料都是通过公邮共享,大多数地方填表也都要交电子版,和朋友们的交流更是少不了电脑。

              第二种,赞成。

              作为华人,汉字和汉语才是自己的灵魂的栖息地,是根。中国汉字对亚洲各国有很大影响。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在给汉字的书写、传播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提笔忘字”、“写字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了母语情感的淡化。

                  汉字是中华文丈化的标志与载体,提倡正确“书写”,是因为书写是汉字的基本属性,是汉字传播的前提。

              (1)针对规范汉字书写引发的争论,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理由。(12分)

              (2)汉字书写载体的发展引起了汉字还要不要进行规范书写的争论,绝大多数人认为汉字规范书写是十分必要的。结合材料说明真理具有怎样的特点。(10分)

              (3)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为学生汉字书写规范的推进提两条合理建议。(4分)

               

            • 7.

              (15分)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奖。DDT因其稳定性、脂溶性、药效普遍性等特点,一度大量生产普遍使用。后来发现DDT的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被绝大多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化学工作者进行不懈的努力,研制出多种新型杀虫剂,代替了DDT农药,既能杀灭害虫,又能减少污染,避免了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从对DDT认识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哲学认识论的启示。

               

            • 8.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材料一 图  2008-2012年我国中央财政节能环保支出值及增长率

              注:2008-2012年我国GDP年平均增速约为9%。

              表  2008-2012年我国万元GDP能耗与废气排放状况

               

              万元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废气排放情况(万吨)

              二氧化硫排放

              烟尘排放

              2008年

              0.93

              2321.3

              901.6

              2009年

              0.90

              2214.4

              847.7

              2010年

              0.81

              2185.1

              829.1

              2011年

              0.74

              2217.9

              1278.8

              2012年

              0.71

              ——

              ——

              注: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世界平均水平约为0.37。

              材料二 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新中国成立初,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调征服自然;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建设遇到严峻的挑战。存在的问题有:环保产业市场化程度差,集中度低;立法滞后、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节能减排措施尚未完全落实甚至违规排污;部分国人不顾公共利益追求无节制的生活方式加剧环境恶化……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1)指出材料一中图、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国家财政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财政支出对节能环保工作的积极意义,并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为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谋划策。

              (3)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知识,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的原因。

               

            • 9.

              分析说明(要求紧扣题意,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层次清楚,表达简练。14分)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近十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构想的发展

              战略构想

              提出

              内容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十六大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

              十六届六中全会

              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十七大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部署“文化强国”战略

              十七届六中全会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十八大

              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兴起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和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想是怎样发展的。

               

            • 10.

              (21分)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我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成功执行了手动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这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未来,我国将建成自己的空间站。由于我国航天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掌握太空前沿技术,目前我国的航天事业稳步前进,基本上没有走弯路。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我国的航天梦想为什么能逐步实现?(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明我国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反映了哪些哲学道理?(9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