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将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本次立法是按照税负平移的原则,将现行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转移。”届时,已施行三十余年的排污收费制度将结束使命,退出历史舞台。此举有利于(  )
              ①提高纳税人环保意识,强化企业治污减排责任
              ②降低企业排污成本,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③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④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税收杠杆的调控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2.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11月30日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为国际社会深入思考和探索未来全球治理模式、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付出了资源环境方面的代价。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正用自己的行动与智慧,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带路”——探索一个可资借鉴的绿色发展模式,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向生态文明转型。

              请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原则,谈谈我们应如何建立绿色发展模式,向生态文明转型。

            • 3. 2015年11月30日,中国政府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继续推进清洁能源、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实现中国承诺需要(  )
              ①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
              ②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坚持绿色发展
              ③政府实施经济调节,逐步淘汰传统产业
              ④政府加强社会管理,给予绿色企业税收减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经济”,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的一个新要求,引起全国人大代表的热议。
              材料一  “新经济”一般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经济,不仅包括“互联网十”、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业态,也包括工业制造当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等。为加快“新经济”发展,2016年国家加大了科技创新投入,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牧益分享比例,实现了从以政府为主导的增长机制向以市场为主导的增长机制的转变。
              材料二    有全国人大代表指出,要大力发展“新经济”,政府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减少行政审批,因地制宜地调整监管策略,及时清理阻碍“新经济”发展的不合理规章制度;解决部门规划打架、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厘清和归并政府备部门职能,把更多精力放在事中事后监管和优化服务上;加强改善民生,刺激消费增长,形成供给与消费共同提升的盘性循环,与供给侧改革形成合力。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国家重视“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说明国家是怎样发展“新经济”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该人大代表的观点对政府提高履职能力有何启示。
            •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二五”期间我国两项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单位:%)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单位GDP能耗降幅 2.01 3.5 3.7 4.8 5.6
              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降幅 3.5 5.02 3.7 6.1 6.1
              注:我国的“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单位GDP能耗降低16%,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材料二:2015年11月30日,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承担了资源环境方面的代价。鉴往知来,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通过法律、行政、技术、市场等多种手段,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的经济知识,从宏观层面分析推动我国经济绿色发展可采取的手段。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理由。
            • 6. 18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工业化历程,许多国家通过工业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有学者据此把工业化比喻为一把双刃剑。从唯物辩证法看,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  )
              ①是客观的,因而与人无关   ②是必然的,不可改变
              ③是具体的,因时因地而异   ④是变化的,因势而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 环保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设备制造、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然保护开发等活动的总称。
                  材料一 近十年以来,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年增长率约为15%--20%,大大高于同期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度。与生活相关的环保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环保产品消费趋热。随着大量资本融入,2015年环保企业多达25710家,从业人员总数达328万以上,同时出现了国内环保市场产品质量不高,行业的投资供大于求,导致产能过剩的问题。在设备制造、产品生产方面,一些关键材料和设备的加工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大力促进环保产业提档升级。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概括我国当前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环保产业提档升级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加强环境法治建设,既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环境治理的改革方向。我国非常重视搞好环境法治建设,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强对环境立法工作的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涉及环境立法的问题,领导修订了《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通过法律的完善和执行,让环境违法行为受到应有的处罚。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全面推进排污单位和监管部门环境信息公开,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举报平台和制度,使每个公民都成为环保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公民在环境法治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明确提出了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将生态文化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挖掘优秀文化生态文化思想和资源,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具体要求。
                  材料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内容,既有诸如天人合一等强调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思想;也有诸如“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保护自然资源的法规;还有诸如“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表达人类关爱自然的诗词歌赋。蛇献隋珠、雀献玉环等动物报答人类救助之恩的故事传说,小说戏曲。这些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对待自然的态度,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形成了中华民族浓厚的生态文化底蕴。
              (1)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依据材料一,说明“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性。
              (2)运用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对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
              (3)建设生态文明,人人有责。请你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写两条宣传标语,并指出其哲学依据
                       标语               哲学依据
                示例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    
                    2    
            • 9.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2011年以来我国GDP走势(单季同比)(%)

              (1)图一与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二者有何内在联系?
              材料二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不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发展的新动力;要协调拓展内外需,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切实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的知识,说明如何保持我国经济“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材料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要加强党领导经济工作制度化建设,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法治化水平,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专业化能力,强化舆论引导工作。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上述要求的依据。
            • 10. 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空气质量达到了良好水平,这段时间的蓝天被网友称为“APEC蓝”。要使APEC蓝常在(  )
              ①污染企业应该停产停工,承担社会责任
              ②消费者应该避免盲从,抑制自己的消费
              ③国家应该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④全社会都应该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A.④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