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清欢

                 ①一千年前,苏东坡被贬黄州,曾与友人共游南山。友人以山中野菜招待,对此东坡诗兴大发:“人间有味是清欢。”想那苏东坡,虽然后半生颠沛流离,屡遭贬谪,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生追求清欢的人生真味,的确是把握住了人生的真谛。

                 ②清欢,是清淡的欢快、清雅的欢愉,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悠闲自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然洒脱。清欢更是一种至高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

                 ③日本学者写了一本《清贫思想》,他建议人们采取清贫的生活方式,淡化对名利、地位、权力的追逐,追求一种内心丰盈美好的恬淡生活。美国人普兰特的《简单生活》认为, 简单生活是“表现真实自我的有明确意义的生活”,是“丰富、健康、和谐的生活”。清贫思想也好,简单生活也罢,提倡的都是清欢。

                 ④其实中国人对清欢的提倡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弟子颜回赞不绝口: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面对困境,别人难以忍受,颜回却乐此不疲,欢而不改,这需要多高的境界、多深的修养呀。孔子对“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连叹“贤哉”,这是老师对学生的高度评价,也是古代圣贤对清欢精神的高度肯定。

                 ⑤人生苦短,生活的表象多姿多彩,其内涵却纷繁复杂。只要尽心尽力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全然不必为繁琐之事烦恼。将自己的脚步放慢一点,放轻一点,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享受一下世间原有的简单和真纯,追求精神上的愉悦,这样的快乐是永久的快乐。

                 ⑥但是,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经得起名利的诱惑,鸡鸣狗盗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蚕食鲸吞者有之。结果如何呢?这些追名逐利者或惶惶不可终日,或“反误了卿卿性命”,君不见有多少“苍蝇”落地,又有多少“老虎”进笼?他们的人生何乐之有?

                 ⑦提倡清欢,并不是倡导“穷欢”,不是要我们走进深山老林,拒食人间烟火;崇尚清欢,也不是推崇“清闲”,不是要我们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追求清欢,要不为世俗所困,不为名利所惑;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像苏东坡那样,虽遭受打击排挤,也不忘情于山水,而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⑧清欢,人生的真味,做人的真谛,让我们用一生追寻。

            • 2.

              不比为贵

              ①生活中要有不攀比的心态,学会接受自己,这很重要。有些人总感到这不如意、那不满意,有些并不是客观条件太差,而是由于攀比不当引起的。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要想享受人生的欢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比为贵”的心态。

              ②著名文史作家郑逸梅先生的长寿秘诀,便是“不比为贵”。郑老常对人说:“不与富交,我不贫;不与贵交,我不贱。自感不贫不贱。就能常处乐境,于身心有益。”郑老尽管一生坎坷,却能始终保持乐观、淡定的精神,他一生办报,著述颇丰,还被誉为“补白大王”,而且活到了九十九岁的高寿。

                 ③生活中,尤其不要动辄与那些俊男美女比相貌,与能人强人比财富、比成就。聪明的人应懂得欣赏自己,不为自己的平凡而烦恼。

                 ④科学家霍金的命运是悲惨的:口不能说,腿不能站,身不能动。霍金却说:“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这些让他感到满足、充实而快乐,使他成为当今最具传奇色彩的科学家。研究发现,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人,往往比那些好高骛远的人快乐。因此,要想生活快乐,就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奋斗目标,适当压制心底的欲望。一旦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每一元财富的增加,对幸福本身而言,都不再具有任何特殊意义。另外,幸福的人总是不断为自己树立一些目标。通常,我们会重视短期目标而轻视长期目标,而长期目标的实现,更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感受。

                 ⑤22岁的美国华裔数学家王章程,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毕业后,他的同学多数去了大财团、大公司,只有王章程一头扎进了加州私人研究室,一干就是10年。10年中,他的生活收入非常低,30岁了还买不起房子。而他的同学已经是月收入几十万美元、上百万美元的老板。他们开着高档车子,住着大房子,带着漂亮的妻子,而王章程从来不羡慕别人,只对自己的事业感兴趣。虽然他的生活比别人差了几个等级,但是,他本人似乎全然不知。王章程默默地做着自己的研究。在35岁的时候,他攻克了两道世界级数学难题,从此成果迭现,美国几十家大学先后聘请他前去任教。正因为他有不比为贵的心态,从来不羡慕别人的生活,才能不受外界的干扰,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⑥生活中常常打扰我们、让我们感到不安的,往往是别人的生活和别人的模式。在心中总是比来比去,羡慕别人的生活,就会给自己造成混乱和迷茫,甚至使自己不得安宁。与别人比的代价,常常是失去自我。

            • 3.

              时间让人与众不同

              吴晓波

                 ①1902年,27岁的诗人里尔克应聘去给62岁的画家、雕塑大师罗丹当助理。在初出茅庐的诗人的猜想中,名满天下的罗丹一定过着十分浪漫、疯狂、与众不同的生活。然而,他看到的真实景象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罗丹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画室的老人。里尔克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罗丹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只要工作,还要有耐心。”

                 ②是什么让某些人变得与众不同?我觉得罗丹说出了真正的秘密,那就是:工作和足够的耐心。

                 ③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想一夜成名。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或,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句话真的误导了很多少年。其实,你如果把人生当成一次马拉松长跑的话,在前一千米是否跑在第一名真是一件那么重要的事情吗?

                 ④我身边有着很多与众不同的杰出人物——至少在世俗的意义上是这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全身心地投入于自己的工作中。

                 ⑤在我熟悉的中国经济学家中,张五常大概是天赋最高的一位,他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就差点儿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他又是一个十分勤勉的人,早年为了写《佃农理论》,他把十几箱原始档案一一分拣完,这份工作大概是很多博士所不屑于去做的。现在,他已经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了,可是每周还要写两篇1500字以上的专栏文章。

                 ⑥在我了解的当代西方学者中,英国的尼尔·弗格森是公认的“神童”,他的研究横跨历史学、经济学与政治学三个领域,不到30岁就被牛津大学聘为研究员,40岁时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一百人”,可是他的勤奋又是非常人能比的,为了写作《罗斯柴尔德家族》一书,他和助理们翻阅了这个家族百年以来的上万封家信及成吨的原始资料。

                 ⑦所以,在与众不同的背后,往往是一些外人不知道的辛苦。他们简单地长跑,简单地做一件事情。他们做事,只为意义本身。所谓的成功,只是一个结果,它也许水到渠成,也许永无来日。

                 ⑧与众不同的东西,往往在制造的过程中是枯燥的、重复的和需要耐心的。

                 ⑨在流传至今的明清瓷器中,有犀皮斑纹的是最昂贵的,几乎一器难求。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甚至不知道它是由哪些天才制作出来的。后来,王世襄终于在他的书中把秘密泄露了出来,它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工匠制作犀皮,先用调色漆灰堆出一颗颗或者一条条高起的底子,那是“底”;在底上再刷不同颜色的漆,刷到一定的厚度,那是“中”和“面”了;干透了再磨平抛光,光滑的表面于是浮现细密和多层次的色漆斑纹。

                 ⑩当我读到这个秘密的时候,突然莞尔。

                 ⑪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的诞生,其实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付出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时光。

            • 4.

              (1)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后,在转移井冈山途中,恶仗一场接着一场,于是,不少人开了小差,甚至连师长长余洒度也不辞而别。近6000人的队伍只剩下700多人。前面重兵围堵,后面追兵迫近。情势之严峻可想 而知!在此紧要关头,毛泽东在三湾那棵大樟树下豪迈宣言:“愿走的,绝不强留;不愿走的,你们会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二三十年时间,革命终将取得胜利!”

              (2)这是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从1927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用时22年。

              (3)无论谁,没有信念想成就一番事业,恐怕很难。大到革命理想——走什么路、举什么旗,小到一项具体工作,莫不如此!

              (4)因为有了信念,活着才有奔头,脚下才有力量。可以说:信念是指路的灯,是校正航线的舵,也是砥砺前行的鞭。

              (5)相反,如果失去了信念,就会患得患失稍有挫折便一蹶不振。甚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这样,外界稍有诱惑,往往就会偏离人生航迹:这些年曝光的干部腐败、演员吸毒、“富二代”飙车等等,恐怕都是这个问题的反映。多年前曾看过一篇新闻,说是一个富豪子弟,经常夜深人静时偷偷把数吨水泥倾倒在邻居门前。警方破案后,揭出的案由令人啼笑皆非:原来是个恶作剧??

              (6)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顺境时,守住信念,会走得端直;逆境时,守住信念,能迈过沟坎。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不放弃,咬住了,就是胜利!有篇文章《走出沙漠》,把这个道理诠释得淋漓尽致。

              (7)一群学者随一位老教授沿丝绸之路进行民俗考察。可是不久,迷了路,走进了一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和炎热消耗着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事干渴——在沙漠里没有水,就等于死亡。为了节省水,老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几天后,老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最后一个水壶给了一位信任的助教,叮嘱他:“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动它。”

              (8)又是3天过去了。并不断催促大家:“趁体力还行,再走一程,再走一程??到了前面,一定把水分给大家。”大伙又艰难地朝前跋涉??就在大家要绝望的时候,沙丘后面终于传来了流水声。

              (9)这时,助教才把真相告诉大家:“挂在胸前的水壶里,其实灌满了沙子。几天前就没水了,教授一直瞒着大家,是怕大家绝望??”

              (10)确实,无论什么时候,守住信念才有成。有的时候,开头时,不少人会信心满满,可在跋涉过程中,或贪恋周围的“景色”,或受各种诱惑,脚步会慢慢迟滞下来。这 时,千万别忘了告诫自己:是不是守住了信念?

              (11)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不要因为走得太久 了,而忘记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

              (选自2015年5月26日《人民日报》 ,有删改)


            • 5.

              时间让人与众不同

              吴晓波

              ①1902年,27岁的诗人里尔克应聘去给62岁的画家、雕塑大师罗丹当助理。在初出茅庐的诗人的猜想中,名满天下的罗丹一定过着十分浪漫、疯狂、与众不同的生活。然而,他看到的真实景象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罗丹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画室的老人。里尔克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罗丹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只要工作,还要有耐心。”

              ②是什么让某些人变得与众不同?我觉得罗丹说出了真正的秘密,那就是:工作和足够的耐心。

                ③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想一夜成名。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句话真的误导了很多少年。其实,你如果把人生当成一次马拉松长跑的话,在前一千米是否跑在第一名真是一件那么重要的事情吗?

                ④我身边有着很多与众不同的杰出人物——至少在世俗的意义上是这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全身心地投入于自己的工作中。

                ⑤在我熟悉的中国经济学家中,张五常大概是天赋最高的一位,他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就差点儿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他又是一个十分勤勉的人,早年为了写《佃农理论》,他把十几箱原始档案一一分拣完,这份工作大概是很多博士所不屑于去做的。现在,他已经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了,可是每周还要写两篇1500字以上的专栏文章。

                 ⑥在我了解的当代西方学者中,英国的尼尔·弗格森是公认的“神童”,他的研究横跨历史学、经济学与政治学三个领域,不到30岁就被牛津大学聘为研究员,40岁时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一百人”,可是他的勤奋又是非常人能比的,为了写作《罗斯柴尔德家族》一书,他和助理们翻阅了这个家族百年以来的上万封家信及成吨的原始资料。

                ⑦所以,在与众不同的背后,往往是一些外人不知道的辛苦。他们简单地长跑,简单地做一件事情。他们做事,只为意义本身。所谓的成功,只是一个结果,它也许水到渠成,也许永无来日。

                ⑧与众不同的东西,往往在制造的过程中是枯燥的、重复的和需要耐心的。

                ⑨在流传至今的明清瓷器中,有犀皮斑纹的是最昂贵的,几乎一器难求。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甚至不知道它是由哪些天才制作出来的。后来,王世襄终于在他的书中把秘密泄露了出来,它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工匠制作犀皮,先用调色漆灰堆出一颗颗或者一条条高起的底子,那是“底”;在底上再刷不同颜色的漆,刷到一定的厚度,那是“中”和“面”了;干透了再磨平抛光,光滑的表面于是浮现细密和多层次的色漆斑纹。

              当我读到这个秘密的时候,突然莞尔

                ⑪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的诞生,其实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付出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时光。

            • 6.

              诺奖不是中医发展的“鸡血”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屠呦呦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消息,令人振奋。但喜讯之余,也出现了各种不同声音,“该不该给中医记功”,“中医与西医谁该加冕”,这一问题折射出由来已久的中西医之争。近百年来,西医逐渐占据国内医学的主流地位。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医边缘化,甚至连科研经费也无法保障。诺奖论功行赏,反对中医的人自然不愿给获奖成果贴上中医的标签,而力挺中医的人则认为当之无愧。

              这种闹哄哄的现象,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其实,不妨听听国际上的评价:青蒿素,这种中草药和西医技术的标准结合获得的抗疟疾药物取得了了不起的成果,拯救全球数百万人,得到了全球的认可。青蒿素的发现,源于中医。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17个字给了屠呦呦灵感,最终用低沸点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但最终的成果不属于中医性质,而是完全意义上的西药。

              也就是说,青蒿素成果是中西药携手合作的产物,但是西药或者是中医,极难取得如此世界级的成果。争论诺奖是谁的功劳,只是无谓的舌战。屠呦呦获奖,不只是中国大陆科学家诺奖零的突破,更是对中国世界级贡献的认可。作为中国人,自当开心地庆祝,又何必纠结于此呢?

              屠呦呦的获奖提醒我们,中医和西医不是对手,需要的是联手,共同为呵护人类健康做出中国人独特的贡献,为医改这个世界级难题提供中国式解决办法。当然,中国式解决办法离不开中医药。正如屠呦呦所言,“中医是宝库,但拿来就用还不够。”中医药是世界医学中无与伦比的宝藏,目前只看到了冰山一角。打开这个神秘的匣子,发展中医药,必须充分借鉴和利用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成果。如果死守着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药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中医药界需要打开封闭的围墙,敞开胸怀接纳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让古老的中医药再立新功。

              有人担心,屠呦呦的获奖容易使中医发展迷失方向。甚至还有人极言之,诺奖不是强心剂,反而可能是中医的一次致命打击。这些话尽管有些危言耸听,却也并非毫无道理。中医西医不同,中药西药有别,二者的发展规律不同。如果把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模式,误认为是中医药发展的不二法门,而弃中医有效合理众多其他方法和思维方式不顾,如此发展绝非中医之福,也是屠呦呦等科学家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今天,在西医强势地位的影响下,中医一直处于被审视的地位,西医成为科学化的唯一标准。事实上,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对于医学规律的认识都远未到完善的程度,大家像是二维空间中看三维物体一样理解彼此,自然难以得出完整和正确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片面以西医标准去校正中医这只脚,往往容易削足适履。正因如此,从2011年获得拉斯科奖到今年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一直希望中医药发展有新的激励机制。中医发展不需“西化”的鸡血刺激,而好似更需要中西开放包容的携手突破。

              屠呦呦用一抹小草改变了世界,让中国之蒿走向世界。传承不离古,创新不离宗,历久弥新的中医才能永葆生机。

            • 7.

              阅读《有所敬畏》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的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

                      ②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的某种神秘体验,这是勉强不得的。一个没有这些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

                    ③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不论 他对人生怎样充满着欲求,他始终明白,一旦人格扫地,他在自己面前竟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那么,一切欲求的满足都不能挽救他的人生的彻底失败。

                    ④相反,对于那些毫无敬畏之心的人来说,是不存在人格上的自我反省的。如果说“知耻近乎勇”,那么,这种人因为不知耻便显出一种卑怯的无赖相和放肆样。只要不受惩罚,他们可以在光天化日下干任何事。他们的行为每每使善良的人们不解,因为善良的人们无法相信,世上竟然真的会有这样丧失起码人性的人。这种人最终会受到法律或正义力量的制裁。

                      ⑤赤裸裸的凶蛮和冷漠只是不知耻的粗糙形式,不知耻还有另一种形式。有的人有很高的文化程度,仍然可能毫无敬畏之心。他可以六亲不认,背叛朋友,然后装出一副无辜的面孔。其所到之处,再神圣的东西也敢践踏,再美好的东西也敢毁坏,而且内心没有丝毫不安。不论他的头脑里有多少知识,他的心是蒙昧的,真理之光到不了那里。这样的人有再多的财富,也不懂得财富的意义;交再多的哥们,也体味不了友谊的纯正;                     。我一直深信:不相信神圣的人,必被世上一切神圣的事物所抛弃。(选自《甘肃日报》,有改动,周国平)

            • 8.

                                                                                                           儒雅之风

              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是人生的态度。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②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读书人,多儒雅。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思敏捷、风流倜傥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军旅战将,同时饱学诗书,则称儒将。古有秉烛夜读《春秋》的关云长,“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今有“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的陈毅元帅,“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的朱总司令等等。学识不凡的老板,称儒商。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就是其中翘楚,他把海尔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既有丰厚利润,又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大企业。演艺圈里也有不少儒雅的演员,喜欢读书,学养深厚,称“儒伶”,诸如梅兰芳、孙道临、于是之……

              ③现今,在这激荡时代有些失重的国人身上,儒雅显得愈加稀缺。人们总说,中国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随地吐痰、不讲秩序,无视公德、大声喧哗……

              ④官员儒雅似应正常,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像儒雅的公仆还不太多。温家宝在2004年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儒雅风度,堪称楷模。温家宝面对各国记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风度儒雅,令人倾倒。温家宝为什么有这样的渊博学识和儒雅风度?答案其实很简单,正如他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

              ⑤看来,那些钦佩温家宝儒雅风度的官员,那些举止失当的国人,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深厚,情感之细腻,爱心之深沉,听者为之动心,为之魂牵,让升腾的美好情愫迅速撞击听者的心灵,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儒雅的表达方式,已经被看作是有文化有礼仪的表现,是做人的高境界。

              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个社会,如果全民酷爱阅读,就会儒雅之风盛行,这对于提高文明程度,净化社会风气,都是大有裨益的。


            • 9.

              儒雅之风

                  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是人生的态度。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②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读书人,多儒雅。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思敏捷、风流倜傥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军旅战将,同时饱学诗书,则称儒将。古有秉烛夜读《春秋》的关云长,“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今有“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的陈毅元帅,“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的朱总司令等等。学识不凡的老板,称儒商。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就是其中翘楚,他把海尔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既有丰厚利润,又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大企业。演艺圈里也有不少儒雅的演员,喜欢读书,学养深厚,称“儒伶”,诸如梅兰芳、孙道临、于是之……

                      ③现今,在这激荡时代有些失重的国人身上,儒雅显得愈加稀缺。人们总说,中国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随地吐痰、不讲秩序,无视公德、大声喧哗……

                     ④官员儒雅似应正常,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像儒雅的公仆还不太多。温家宝在2004年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儒雅风度,堪称楷模。温家宝面对各国记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风度儒雅,令人倾倒。温家宝为什么有这样的渊博学识和儒雅风度?答案其实很简单,正如他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

                     ⑤看来,那些钦佩温家宝儒雅风度的官员,那些举止失当的国人,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深厚,情感之细腻,爱心之深沉,听者为之动心,为之魂牵,让升腾的美好情愫迅速撞击听者的心灵,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儒雅的表达方式,已经被看作是有文化有礼仪的表现,是做人的高境界。

                      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个社会,如果全民酷爱阅读,就会儒雅之风盛行,这对于提高文明程度,净化社会风气,都是大有裨益的。                                                                                                                                                ——摘自《做人与处世》2015年第6期 有改动

            • 10.

              ①在人流拥挤的地方,每当你踩了我的脚,我撞了你的肘的时候,就会有许多“粗话”刺人耳鼓。如果双方都争强好胜,那就会愈演愈烈,各展其“创造”“发明”粗话的才能,以至难解难分。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本应扫清这些粗话,但是却有一些人对于说“粗话”不以为耻,不以为怪,并给它找了种种理由,使之得以畅通无阻。

              ②一曰:我是老粗,不会那一套文词儿。诚然,我们都不是君子国的君子,彼此见面,不必过于强调温文尔雅,行礼如仪,而大可随便一点,取消那些无谓的客套,然而也决没有理由要动辄骂爹骂娘,以显其“理”足、“势”盛、“气”壮或者是“亲热”。

              ③一曰:惯了,好像也没有什么嘛!可怕之处正在于此。如果觉得有“什么”那是不会惯了的。有朝一日,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竟从自己这儿学了“好样”,也是满口的“妈的”,那时还会“惯”吗?难道要将这些“历史遗产”传之后世吗?这样的“遗产”,青年们是不应该学习和接受的。

              ④一曰:战斗嘛,感情不能节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既云战斗,当然不会是陪笑脸,三鞠躬。但随意骂爹骂娘和战斗是不能混为一谈的。鲁迅先生说过:“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爱好看书的读者不妨翻一下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其中的小说无不是揭露反动派的丑恶面目,语言锋锐、激情荡漾,但鲁迅先生在斥责反动派的时候从不诉诸于“粗话”。我想:辱骂只能削弱战斗力,不过是阿Q式的战法。

              ⑤其实,说“粗话”只是生活的表面现象,随口说“粗话”不仅是不文明的表现,也是对别人不尊重的不道德行为。同时它又是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低下的具体表现。那些爱说“粗话”的人,难道就没有意识到自己也要随“粗话”一起被别人唾弃吗?

              ⑥我相信不断进步的人类,终将完全摒弃“粗话”。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