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两角钱
                                                肖复兴
                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未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就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地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是在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子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到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任选其中两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透明”的含义.
              (4)“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
              (5)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
              (6)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 2.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善良是心灵的灯盏
                (1)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2)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真的很穷,妻子爱意灼灼的眼神,让他心里升起阵阵暖意,女儿半岁时,他决定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挣些钱,让她们过上殷实的日子.
                (3)这两年,他披星戴月地干活,任城市的风尘皲裂了双手.他留下极少的生活费,其余的钱定期寄往家里,为了省下路费,连续两年没有回家.春节临近,思念更加煎熬着他的心,他决定怀揣积攒的血汗钱,回家过个团圆年.
                (4)走进院落,房门紧锁.妻在信里提到过,家里门锁损坏,临时换了新锁.等了一会,有些着急,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给女儿买些零食和玩具.离开家时,她还是襁褓中的小粉团,如今女儿长高了,会喊爸爸了吧?
                (5)他挑了一兜蜜桔,又买了毛绒小熊.转身往回走,路过一家小诊所.诊所门口有个女人,抱着孩子轻轻地晃,急得泪珠直往下落.“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女人像是絮絮自语,又像是在对他诉说.
                (6)他愣了一下,试着问:“怎么回事?”女人叹了口气,说:“孩子发高烧,带的钱不够.你看,烧得有些迷糊,真怕耽误了病情.”他低头一看,小女孩脸色红红的,偎在女人怀里嘤嘤地哭.
                (7)摸了摸衣兜,闪过几分犹豫.他想起在外打工的艰难,每张钱都浸透着汗水.但转念一想,如果对面是自己的家人,面临这样的窘境,他多么希望能有一颗善心,一双温暖的手,帮她们渡过难关.
                (8)他侧过身,从棉衣内兜里摸出钱夹,抽出一张50元,对女人说:“拿着,给孩子看病要紧.”女人望着衣着简朴、有些木讷的他,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说:“快点取药去吧,先给孩子挂上针.”
                (9)有些放心不下,他跟在女人后面,陪孩子打了退烧针,又挂上吊瓶,这才舒了口气.到底是孩子,烧刚退下一些,就有了精气神.柔嫩粉红的小脸上,大眼睛闪烁如星,对着他手里的小熊,咯咯地直笑.
                (10)他把小熊递给女孩,说:“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奖励你一个小熊.”小女孩接过小熊,宝贝似的搂在怀里,女人低头望着孩子,眼里全是疼爱.看到女孩已无大碍,他转身离开了医院.
                (11)回到家,妻子仍没回来.他倚在门口,又困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轻柔的声音唤醒,揉揉惺忪的眼睛,看到站在眼前的妻.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
              在脸上.原来,妻的旁边站着的小女孩,怀里抱着毛绒小熊.
                (12)妻子笑吟吟地说:“女儿今天发起高烧,幸亏幼儿园老师带她看病,现在好多了.”他把女孩揽进怀里,亲了又亲,将几滴热泪蹭到女孩脸上,引得妻子莫名其妙.
                (13)在外打工的日子,他遇到过各色目光,深感自身卑微如草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原文有改动)
              (1)请将选文题目正确、工整的抄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格中.
              (2)选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请在选文第(1)段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并分析它的作用.
              (4)(2)、(3)段是选文的插叙部分,有什么作用?
              (5)请赏析选文第(11)段“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一句中加点词语“
              ”的表达效果.
              (6)分析选文结尾划线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的作用.
              (7)读了本文后,结合实际写出你的感受.
            • 3. 阅读《改变命运的一分》,回答(1)~(5)题.
                                                  改变命运的一分
                ①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②“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③“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④“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⑤“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女人心.
                ⑥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
                ⑦“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一还十,怎么样?”
                ⑧“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⑨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小男孩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⑩后来,小男孩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⑪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不忘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⑫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注:高利贷:索取特别高的利息的贷款.
              (1)从第①段小男孩来办公室找秦老师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是有些顾虑的,他可能有哪些顾虑呢?(答出两点即可)
              (2)先前,秦老师以为小男孩是来查分的就有些不高兴,后来当小男孩提出加分的要求时,她本应更不高兴,但她为什么还对小男孩“面带歉意地笑笑”?
              (3)第⑤段写道“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秦老师为什么会“有点犹豫不决”?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具体回答.
              (4)第⑦段中,秦老师的“灵感”具体指什么?
              (5)为什么说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 4. 蓝色的蓝
                                                    丁立梅
                  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蓝,蓝色的蓝.”她笑着说,红唇鲜艳.继而介绍她的名,居然单单一个字,蓝.她的名字,蓝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如此诗意,真是让人妒忌.
                  ②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也没做什么啦,就是帮人家拿拿接接的.”她满不在意地大笑起来.灿若一朵木棉花.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她乐得眉毛眼睛都在笑
                  ③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大家,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精神饱满得如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我们由衷地夸她.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大家都不是生来冷漠的人哪.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⑤西藏地广路遥,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要翻过许多座山,涉过许多条河.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⑥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错.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欢呼奔跑,然后,突然双膝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
                 ⑦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裂.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让自己憔悴不堪.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双手曾经紧握着的那一些东西,都成了浮云,她只要自己能活.
                 ⑧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了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做是崭新的,是自己的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预言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了两年,还将活下去.
              ⑨我们听得涟漪四起.生命本是如此珍贵,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 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
                 ⑩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
              (1)文章③④⑤着重描绘了“她”与“我们”的不同,请根据文章,参照示例,完成下表.(每空4字,可选用文中词语或自己概括作答)
              “我们”“她”
              第3小节灰头土脸明媚精神
              第4小节
              第5小节
              (2)2011年3月18日的《扬子晚报》刊登这篇文章时,删去了第①②小节中划线的三个句子,请你比较阅读,你觉得删去好还是保留好,为什么?
              (3)文中第⑨小节划线句含义丰富,试作分析.
                 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
              (4)丁立梅曾经说过:“什么是奇迹啊?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寻常人来说,奇迹就是你没有被打败,你战胜了你自己.”(引自《生命是用来爱和珍惜的》),结合这句话,说说文中的“她”是如何创造奇迹的.
              (5)这篇文章引发了同学们对“我想要的生活”的一场讨论,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
                  观点一:生活就应该像文中的“她”一样,“养花种草,出门旅游”“去做义工”,这才是丰盈的生命.
                  观点二:在追求事业和成就的时候有得失名利之心,无可厚非,只要合情合理合法,就不能苛责.
                  观点三:追求事业和成就应该是人生的主旋律,“她”的生活是在生命只剩下三个月的情况下“非常态”的选择.
                  观点四:功名得失、事业成就都是浮云,生活在于把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来享受.
              你是怎么看的?你可以赞成上述某个观点,也可以反对某个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请阐明理由.
            • 5.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我为母亲流的三次泪
                                            薛峰
                ①母亲今年50岁,而我21岁.在这漫长而转瞬即逝的岁月里,我曾为母亲流过三次泪.
                ②第一次
                ③那年我8岁.中秋节时,我哭闹着非要吃月饼不可.整整哭了一下午,眼睛都肿了,母亲让大哥去村里的小卖部里买,但已经卖完了.可是,我的哭声一直不停.最后,母亲决定给我做红薯饼.天黑时分,心里烦乱的她扛着钉耙匆匆下地去刨红薯.结果在地里,她刨着了脚.
                ④许多年后,我还记得母亲被人背回来时的情景. 她咬着牙,皱着眉,额头聚拢一层汗水,颤抖的脚面上满是黑色的血,模糊而厚重,看不清哪里是伤口.
                ⑤“还哭什么啊你?”父亲冲我吼道.
                ⑥于是,我的哭声戛然而止,只是张大嘴巴,呆呆地看着母亲疼痛难忍的样子.我想,那时我的眼里一定充满了恐惧,还有疼惜.
                ⑦可到最后,我的眼泪又忍不住涌了出来.
                ⑧这最后的泪水肯定是为母亲而流.而这泪水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也格外的清晰.那贫困的生活,烙在生命里的不仅仅是饥饿,还有心灵的懊悔.这种懊悔的伤疤不能愈合,那是一个洞,永远也填充不满.
                ⑨第二次
                ⑩我14岁,在镇上念初中.
              ⑪那年校园里流行穿牛仔服,尤其是牛仔褂,深蓝色的,穿在身上看着十分合适,很精致很帅气的,风度翩翩,富有朝气.于是我就要母亲给我买.
              ⑫几天后,她果然把衣服送到学校来了,但令人不满的是她买的是牛仔裤,而不是褂子.
              ⑬她说:“那褂子并不好看,不合身,不如这裤子好,耐穿,洗着也方便.”
              ⑭可满心气愤的我哪里听进去她的话,我把裤子甩在她怀里,大声叫着:“你买的你穿好了,反正我不要!”然后转身而去,留下惊愕的她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⑮后来星期天我回家,看见母亲正在挑水.黄昏里,她的白发随干裂的风浮动,仿佛是一层雾,寂寞而苍凉.她上身的衣服被风掀得很高,而下身,穿得就是那条牛仔裤-由于母亲个子矮,裤腿卷了一大截,双膝已经磨破了,褶皱了,掉了色,看上去十分笨拙,走起路来也十分艰难.
              ⑯一刹那,我的泪水就流了下来.
              ⑰我不知道母亲是怎么穿上那条裤子的,在穿上它之前又经历了怎样的思想,又怎样去面对众人.我不敢想,因为我一旦想起,心田就被泪水淹没.
              ⑱第三次
              ⑳寒假回家,母亲正在病重中,让她去城里的医院治疗,可她坚决不肯,一直推脱着说没什么大碍,不用治的.就这样,直到寒假结束.临开学的前一天,在我和哥哥的强烈要求下,母亲才让父亲陪着去临村的医生那里买了一包顺气丸回来.母亲说,没什么事,吃下药就好了,不用挂念.
              ㉑第二天,我们就离家上学去了.
              ㉒再回来时已是半年之后了.偶尔一次,父亲告诉我,你们走后,你妈又在床上躺了一个月,她心疼的厉害,想怕是治不好了.她怕你们担心,便要了一些过期的顺气丸回来,不要钱的.
              ㉓那一刻,我呆在那,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转回身,默默地进入房间.然后,我趴在床上痛哭起来,为母亲,为父亲,为我们这个平凡而苦难的家而哭.
              ㉔母亲啊,你是岩石,石中的火;你是云层,云中的电;你是沧海,海中的盐;你是我今生飞翔的唯一方式和力量呵!
              ㉕母亲,让我流泪的亲人.
              (1)选文第①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文章写了“我”为母亲流泪的三件事,请任选一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选文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在刻画母亲这一形象时,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4)文中的“我”为母亲流了三次泪,这泪中包含了“我”对母亲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 6. 现代文阅读
                                               别丢了坎蒂德
                ①儿子打来电话,没聊上几句我就急着问他:“坎蒂德怎么样了?他走了吗?”
                ②儿子笑起来:“妈,你怎么这么惦记他呀?我都嫉妒了.”
                ③儿子在英国剑桥CSR公司工作.刚上班的时候他就告诉我说,与他对坐的是一个葡萄牙人,名叫坎蒂德.坎蒂德的工号是12号,年纪不大,尚未娶妻,却是这个公司地道的元老级人物了.公司排前20个工号的只剩了三个人,只有坎蒂德一直没有当官,不是因为他缺乏能力,而是因为他不感兴趣.“他可牛了!他是全公司员工在技术方面请教的中心,据说他的钱多到可以在伦敦买上几栋楼呢.”儿子说,就是这个很牛的坎蒂德整天穿得叫花子似的,上下班骑一辆破自行车.“他是刻意藏富吧?”我问.儿子说:“我看不像.他的兴趣不在吃穿用度上.”
                ④当官没兴趣,吃穿用度也不讲究,那这个坎蒂德“情感的出口”究竟在哪里呢?
                ⑤儿子说,坎蒂德是个“超慈悲”、“超热爱大自然”的人.他去了一趟养鸡场,看到速成鸡被囚禁在不能转身的笼子里,参观者被告知不可大声讲话,否则这些心脏特别脆弱的鸡就会被当场吓死,回来后,他就开始吃素了.他说,他好可怜那些鸡;他还说,有时候会莫名思念那些鸡,很想去探视它们,却又没有勇气.
                ⑥三个月前,坎蒂德利用休假回到葡萄牙,投了一笔巨资.儿子让我猜猜他买了什么.我说:“别墅?土地?度假村…”儿子说:“都不是,他买了一片森林.”
                ⑦休假结束回到公司,坎蒂德每天惦念他的森林.他把森林的照片一张张翻给同事们看,像炫耀自己年轻貌美的未婚妻.他告诉我儿子说,他准备辞职,回家去照顾他的森林.他在英国置办了高档的摄像机、照相机、放大镜、显微镜,说是回去后要好好观察研究森林里的各种植物与昆虫.
                ⑧坎蒂德是在2011年12月2日那天离开剑桥的.临走前,公司的同事们按惯例为他“凑份子”送行.一笔可观的英镑打到了一张卡上,送到了他的手中.他一拿到那张卡,立刻让我儿子和他一起在网上查找非洲一个救助饥饿儿童的网站,查到后将钱悉数捐了出去. 坎蒂德举着那张分文不剩的空卡,开心地对我儿子说:“这个,我要收藏的.”
                ⑨我多么愿意让儿子一辈子都与这样的人做同事啊!“不要丢了坎蒂德.不管多远,都与他保持联系吧.”我这样嘱咐儿子.
              (1)文章记叙了坎蒂德的几件小事,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事件人物品质
              参观养鸡场,回来后改吃素.悲悯善良 关爱动物
              酷爱大自然
              将“份子钱”捐给非洲儿童.
              (2)读第⑧段划线句子,说说坎蒂德收藏那张空卡的原因是什么.
              (3)题目“别丢了坎蒂德”有怎样的含义?
            • 7. 阅读《好好活着就是爱》一文,完成问题.
                ①21年前的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轧过他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25岁生日.
                ②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这个一生都在用饱含汁液和水分的声音,呼唤生长粮食和蔬菜的诗人,用这种残酷的方式,了结了自己短短的一生.
                ③然而这个叫做查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种传统的方式,在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
                ④在冰凉的铁轨上躺着一个血腥的生命,一个母亲的心,再也经不起碾轧.在生日那天结束自己的生命,也许,这是世界上最让一个母亲心碎的事情.在那个雨水淅沥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查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回了母亲居住的乡村,就在房门前300多米的松树林边,垒起了一座土坟.
                ⑤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母亲的灵魂.在20年乡下的风雨声里,母亲哭他的儿子海生,哭坏了眼睛.海生,是一个母亲在经久的岁月里,一直在唇间不停呼唤着的乳名.
                ⑥海生15岁便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整个县城轰动了,母亲挨家挨户发放她深夜蒸好的白糕.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位诗人.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母亲走的那天,这位贫困的诗人找人借了300元钱,执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50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了一群小鸡.经过了几天几夜的火车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母亲一直把装着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蛋,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⑦儿子塞给她的那300元钱,听说至今还在80岁的母亲的怀里揣着.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儿子的这300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⑧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更有人叹息,他的诗歌是惊雷.然而,在母亲的眼睛里,根本没有彗星,只有连着她心房的一个生命;更没有惊雷的声音在母亲的耳畔响起,在母亲耳畔响起的,只有一个孩子在梦呓里的啼哭.一个国家,可以失去一位诗人;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海子,他把最悲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是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
                ⑨所以,我总觉得,在春天里怀念这样一位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像一种剜肉剔骨的酷刑.浩瀚无际的天空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如何表达深沉的爱意与温柔的呢喃?我以为,那是密集的、轻盈的雨水与雨丝.那么,一个孩子对母亲如何表达最深的爱呢?
                ⑩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再没有比健康美好的生命,让孕育了生命的母亲更幸福的了.
              (1)从全文看,第①段运用了什么记叙方法?有什么作用?
              (2)结合语境,谈谈你对“海子,他把最悲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是
              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一句中加点词“嵌进”的理解.
              (3)从“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母亲的灵魂.”这个句子中你读出来什么?
              (4)文中第⑨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觉得写得好吗?请说说理由.
              (5)文中哪一个细节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 8.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十一岁的阳光
                                                  艾傈木诺
                逼着自己撕开一丝眼缝,感觉还有些迷糊,少年毕竟是贪睡的,可转念一想,还得早些去学校,依拉的事是大事,万万不能耽搁.我揉揉眼,从床上爬起来.
                太阳把瑞丽江照得如金子般闪亮,晨风在江面飞过,一会儿钻进树丛里,一会儿钻进水汽中,一会儿钻进村寨里..我来到依拉家的竹楼下,大声叫:“依拉”.依拉下楼来时,眉皱皱的,我把手里的钱朝着她一扬,说:“依拉,一定没事的.”她抿着嘴羞涩地笑了,露出可爱的小虎牙.
                我们在路上遇到了班主任岩坎老师.依拉一直低着头,我竭力地抬起头来,说:“老师,依拉的爸爸去缅甸背玉石毛料,伤了脚,家里也没有钱让她读书,她快读不成书了…”岩坎老师说:“不怕不怕,我们一起想办法.”我说:“能不能把我的学费分一半出来给依拉缴学杂费,等以后有钱,再补上,好不好,老师?”我心里在想,现在依拉家里是拿不出钱的,我每个星期有生活费,可以慢慢省出来,不但可以替依拉缴上学费,还可以替她补上生活费.老师说:“艾傈,你们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他的脸又转向依拉说:“没事的,学费我先给你垫着,好好读书就是了.你还这么小,不上学可不行.”我们两人不愿意老师这么做,因为老师也穷,我们是知道他家家境的.依拉不知道该怎么说,放声大哭起来.
                因为家里和学校隔得远,我们都是住在学校,星期天回家带上一周的粮食和菜,平时就自己做饭吃.一个人的饭菜两个人吃,我知道是不行的,得想想办法.该用什么办法给依拉找生活费,再把岩坎老师垫的钱还上?
              靠近公路边有一个工地,一群大妈在那里砸石子.我对依拉说:“这个我们能做呀!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把学杂费挣回来.”起初我们想,不就是砸个石子吗?多大的事!结果可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用力小了,砸不破;用力大了,一会儿就累了,还会把石子砸碎.另外,两只手得配合默契,要不石子会飞出老远;眼睛也得留神,一锤下去,有时砸不着石子,倒把自己的手砸得鲜血淋漓.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我们下午放学就去工地砸石子,每天干一个小时,再回去做饭、写作业.干了一星期,两个人得了六块钱,我们商量先给老师送去.
                第二天我们去送钱时,岩坎老师看到我们笑笑地说:“听说你们每天去砸石子,是不是很辛苦?”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不辛苦、不辛苦…”老师问:“不好好读书,怎么想着去砸石子呢?”我鼓起勇气说:“老师,我们不能连累你给我们垫学费,我们想用自己的双手挣出来.”岩坎老师笑得更灿烂了:“好好好,你们这种自立精神值得表扬,只要不耽误学习就好,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班上最优秀的学生.只是这钱,老师不能收,就算我给你们的奖励吧!”
                那一年,我们都是11岁.
                                                                                    (本文略有删改)
              (1)联系全文,说说题目中“阳光”的含义.
              (2)文中划线句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写出一种,并说出它的作用.
              (2)请说说文中的“艾傈”是一个怎样的人?
              (3)第一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4)文中两位小女孩的求学经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 9.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下列各题.
                                          奶奶与父亲
                父亲走时,我17岁.
                奶奶走时,我18岁.
                父亲在临终的时候,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奶奶活着的时候,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父亲和奶奶讲的是同一个故事.
                父亲说,村子尽头的那座念母桥,是两代祖上给取的名字,为的是纪念一位老母亲.
                有一位母亲30多岁的时候,她有个儿子七八岁.有一天,下着雨,儿子走在前头,母亲走在后面,因为路滑,儿子一不小心从桥上掉了下去,落到水里.母亲瞧见,疯了似的跳进水里,一把抓住儿子.只可惜,母亲不会游泳,只知道在河水里拼命地托起儿子.正在危急关头,幸好有位水性很好的路人经过,将母子俩救了起来.路人责备这位母亲说:“你一个妇道人家,又不会游泳,怎么能跳进水里呢?”母亲只知道一遍遍地感谢他救了自己的儿子,并给他下跪磕头.
                几十年后,像是天意的安排一样.有一天,母子俩再次经过这座桥.只不过这时母亲已经60多岁了,由于多年的操劳,她行动已经很不便,但依然走在后头.老母亲脚一滑,从桥上掉到了水里.儿子回头看到母亲落水,桥离水面并不高,儿子手里拿着扁担,于是他站在桥上,把扁担伸向水面,喊母亲快抓住.只可惜,老母亲连伸手的力气也没有,被洪水冲走了.
                一天后,人们在下游发现了那位老母亲的遗体,都抹着泪说:母疼儿如长江水,儿孝母只扁担长啊.
              父亲讲完这个故事,欲言又止.我看到他显得很疲惫,说:“您别讲了吧,我明白,我们会照顾好奶奶的.”父亲很欣慰地点了点头.
                那时父亲已经在病床上躺了3个月,生命到了最后时刻.
                那些日子里,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却从未发现奶奶有任何悲伤的表情,她依然像往常一样,每天早早地起床,给鸡喂食,然后做饭.
                每当亲戚或乡邻来探望父亲的时候,奶奶都像往常一样微笑着跟他们拉家常,像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快要离去一样.
                来来往往的人都摇头,叹息说,没想到奶奶老糊涂了,自己儿子的生命快到尽头了,她却像没事人一样.我也一直觉得奶奶是老糊涂了,因为我好几次看到奶奶走到父亲病床前,伸出苍老的手抚摸着父亲的额头,冲着父亲微笑,问他想吃什么,并告诉父亲不用担心
                她,她的身体好着呢,一定可以活到曾孙子出生,还可以带曾孙呢.
                没过多少日子,父亲安详地离开了人世.那天,家里人哭成一团,唯独奶奶没有流泪,她一个人坐在那里,眼睛一直看着门口,无论谁叫她,她也不应不动.
                第二天我才发现,奶奶的头发已经找不到一根黑色的了.我突然间觉得奶奶一下子老了十几岁.
                在父亲去世后的一个星期,奶奶连一粒米都未曾下肚.
                一个月后的一天,在奶奶的床前,奶奶拉着我的手,给我讲了父亲讲过的故事.讲究,奶奶木然地望着窗户,自言自语地说:“母疼儿是长江水,娘不想让你走得有牵挂啊.”
                我说:“奶奶,如果你想父亲了,就哭出来吧.”奶奶说:“孩子,奶奶的泪早已在心里流干了.”
                8个月后,奶奶也离开了人世,在一个大家不曾想到的夜里,奶奶睡下后便没有再醒过来.
                                                                     (选自2012.10《读者》作者尹定瀚)
              (1)读完文章,你是如何理解奶奶对病危父亲那种平静的态度的?
              (2)奶奶对父亲的爱看似平静超然,实则刻骨铭心,请你结合文章找出依据.
              (3)这篇文章中转引的故事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何用意?
              (4)本文的行文章法很特别,采用了双线结构:写故事中母子之爱与现实中母子之爱.试分析比较现实中和故事中母子之爱有何异同?
              (5)读了本文之后,每个人都会被文中母亲那种无私的爱所感动,请你结合所知道的赞美母爱的诗词谚语写一句感谢母亲的话.
            • 10.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
                                          母爱的温度
                  ①我10岁时,她偷偷塞给我的糖块要比给弟妹们的还多;我13岁上初中时,她常步行十几里路给我送来饭菜;16岁我考入中师,她逢人就夸我聪颖好学;我22岁结婚时,她不顾儿女们反对给我准备了丰厚的嫁妆;我34岁被丈夫抛弃时,她曾拿着菜刀为我拼过命讨过说法;到我40岁以后,她仿佛变成了我的孩子,紧紧依赖着我舍不得离去…
                  ②别人都说我们母女情深,可我知道,她是我的后妈,也不曾忘记她以前对我的不好.
                  ③她嫁给爸爸时带来四个孩子,四个孩子跟我的年龄不上不下.她懒得叫我的大名,一口一个三丫头,叫得我真跟个丫头似的低眉顺眼,忍气吞声.我为哥哥姐姐们洗衣做饭,为弟弟妹妹们梳头叠被,她还不满意,常常是手叉在腰里骂上半天.
                  ④她一辈子争强好胜,一辈子不说软话,一辈子不肯吃亏.这么一个强硬的人,却在去年病重时,泪水涟涟地拉着我的手反复提起一件关于鸡蛋的往事.
                  ⑤她以为我当时年幼如今早已忘记.那天是她第一次给我吃鸡蛋,那天是她第一次紧紧地搂抱我,那天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爱的开始,这么重要的事情,我怎会忘记?
                  ⑥30多年前,鸡蛋是那么稀罕,可那次父亲竟一下子捎回五个熟鸡蛋.在饭桌上,她小心仔细地剥开蛋壳,每剥好一个鸡蛋,她都会放在鼻子前深深地吸口气,说:“好香啊!”[A]然后再一一递到她的四个儿女手中,一边幸福地欣赏他们狼吞虎咽,一边不时地骂道:“慢点吃,噎不死!”
                  ⑦最后,她把剩下的小鸡蛋扔到我面前.我小心地剥开,正准备一口吞下时,突然想起我那升了天堂的母亲,又想起刚才她嗅鸡蛋时陶醉而又贪婪的神情,我强忍着口水掰了一半分给她吃.[B]她惊诧了片刻,继而一把搂住我,当我回头时,却看到她满脸的泪水.
                  ⑧此后,她看我的眼神温柔了许多,甚至当着她亲生儿女的面亲我的脸蛋,说我是她最贴心的乖女儿.很长时间,父亲和我都无法适应她突然的转变.
                  ⑨不敢辜负这么一个厉害女人的爱,我亦从心底去爱她:心疼她,为她洗脚搓背,为她勤奋学习…而她,也像是把对五个儿女的爱全集中到我一人身上,即便我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在长达40多年的共同生活中,我们早已融为一体.
                  ⑩子女都工作后,她的四个儿女其实都过得比我好,她却固执地挤在我不足70平方米的房子里,为我训骂孩子,为我与邻居争吵,甚至把兄弟姐妹们塞给她的生活费悄悄攒起来给她的外孙做学费.
              ⑪去年她过世后,我常想:“为什么我们的感情比有血缘关系的母女还深?”很久很久,我才明白:我们一直以为母爱是无私的,并心安理得地享用它,却从来不曾想过母爱也是有温度的,你用冷心去触摸它,它是低温的;你用热心去触摸它,它才会燃烧得更炽烈.
                                                                           (选自阅读网,本文有删改)
              (1)概括“鸡蛋往事”的内容(25字以内),并说说这件事在文中说明了什么.
              (2)文中描写细腻感人.对文中描写母亲的【A】【B】两个画线句加以品析.
              (3)文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先说说文章⑪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再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