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

              B. 《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

              C.  叙事散文不必写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可以在叙述中融入一些描写、抒情、议论,自然地抒发感情。

              D. 《满江红》是题目,作者秋瑾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 2.

              A 【甲】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嵌空而缭曲,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死矣。此事亦足为止不止之戒也。

                注释:①樵:打柴 ②故:通“固”本来。③嵌空:深陷的样子。 ④ 缭曲:曲折缭绕。 ⑤ 窦:孔穴。 ⑥ 不意:没想到。 ⑦ 窒:堵住。 ⑧ 并:一起。 ⑨ 不食顷:不到一顿饭的功夫。

              【甲】【乙】两文中的老虎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B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

                                               赵丽宏

                  果然,你喜欢那几株腊梅了。我的来自南方的朋友。

                  你的歆羡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我的书桌上,停留在那几株刚刚开始吐苞的腊梅上,你在惊异:那些看上去瘦削干枯的枝头,何以竞结满密臣匝的花骨朵儿?那些看上去透明的、娇弱无力的淡黄色小花,何以竟吐出如此高雅的清香?那清香不是静止的,它无声无息地在飞,在飘,在流动,像是有一位神奇的诗人,正幽幽地吟哦着一首无形无韵然而无比优美的诗,腊梅的清香弥漫在屋子里,使我小小的天地充满了春的气息,尽管窗外还是寒风呼啸,滴水成冰,我们都深深地陶醉在腊梅的风韵和幽香之中。

                  你久久凝视着腊梅,突然扑哧一声笑起来。

                  假如下一辈子要变成一种植物的话,我想做一株腊梅,你呢?

                  你说着笑着就走了,却留给我一阵好想。假如,你真的变成一株腊梅,那会怎样呢?我默 默地凝视着书桌上几株腊梅,它们仿佛也在默默地看我。如果那流动的清香是它们的语言的话,那它们也许是在回答我了

                  好,让我试着来翻译它们的语言,你听着--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假如你乐意成为我们家族中的一员,那么你必须坚忍,必须顽强,必须敢于用赤裸裸的躯体去抗衡暴风雪。你能么?

              当北风在空旷寂寥的大地上呼啸肆虐,冰雪冷酷无情地封冻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当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的时候,你却应该清醒着,应该毫无畏惧地伸出光秃秃的枝干,并且要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些光秃秃的枝干上,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蓓蕾,一任寒风把它们摇撼,一任严霜把它们包裹,一任飞雪把它们覆盖..没有一星半瓣绿叶为你遮挡风寒!你能忍受这种煎熬么?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但是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你必须具备牺牲精神,必须毫无怨言地奉献出你的心血和生命的结晶。你能么?

                  当你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迎着风雪开放出你的小小花朵,你一定无比珍惜这些美丽的生命之花。然而灾祸常常因此而来。为了在万物肅杀时你的一枝独秀的花朵,为了你的预报春天信息的清香,人们的刀斧和钢剪将会无情地落到你的身上,你能承受这种牺牲么?也许,当你带着刀剪的创痕进入人类的厅堂,在一只雪白的瓷瓶或者一只透明的玻璃瓶里默默完成你生命的最后乐章时,你会生出无穷的哀怨,尽管有许多人微笑着欣赏你,发出一声又一声由衷的赞叹,如果人们告诉你:奉献和给予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你是不是同意呢?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你必须忍受寂寞,必须习惯于长久地被人们淡忘冷落,你能么?

                  请记住,在你的一生中,只有结蕾开花的那些日子你才被世界注目。即便是花儿盛开之时,你也是孤零零的,没有别的什么花朵愿意和你一起开放,甚至没有一簇绿叶陪伴你。好花须得绿叶扶,这样的格言与你毫不相干,当冰雪消融。当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世界,当万紫千红的花朵被水灵灵的绿叶扶衬着党相开放,你的花儿早已谢落殆尽,这时候,人们便忘记了你,春之圆舞曲是不会为你奏响的。

              假如你问我:那么,你们何必要开花呢?

                  我要这样回答你:我们开花,绝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献媚,只是为了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风骨和气节,展现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当然,我们的傲骨里也蕴藏着温柔的谦逊,我们的沉默中也饱含着浓烈的热情。这一切,人们未必理解。你呢?

                  我把做一株腊梅的幸与不幸、欢乐与痛苦都告诉你了,现在,请你告诉我,你还想不想做一株腊梅?

                  哦,我的南方的朋友,我把腊梅向我透露的一切,都写在这里了。当你在和煦的暖风里读着它们,不知道你还会不会以留恋的心情,想起我书桌上那几株腊梅。此刻,北风正在敲打着我的窗户,而我的那几株腊梅,依然在那里默默地绽蕾,默默地吐着清幽的芬芳……

              (1)读完全文,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旨。

              (2)作者在文中所赞美的腊梅,具备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 3.

              A 名著阅读

              话说孙悟空来到翠云山向________之妻铁扇公主借芭蕉扇,铁扇公主又叫__________。



              B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 4.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旨。(20字以内)
              梦想与理想是全然不同的两种境界。
              梦想再美,仅仅从属于个人,它是满足自我的一己追求,精致细小地囿于狭窄的内心天地里。理想却是一种责任,一种事业,一种用献身精神为动力的人类的共同追求。尽管在理想的追求中也要遭到困扰和阻挠,我却喜欢它壮阔的气势,集体的荣誉感,强有力的有血有肉的硬碰硬的奋争。无论它成功或失败,都富有同样的人生价值。成年人未必没有梦想,但只有把梦想转化为理想,才能获得人生意义上的升华。
            • 5.
              【国学一悟】请阅读下面文句,按提示写出你得到的启示。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这句话摘自《庄子》,意思是:如果水积得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从大舟与水的关系来看,就我们现在的学习而言,你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______ 。
            • 6.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语文,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
                  因着浪漫,四十弃官归隐的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着浪漫,五十始举进士的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因着浪漫,王昌龄发出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因着浪漫,李白才会仰天长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走向深广,走向博大。
                  因着语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绝唱;因着语文,木兰从军的传说成了妇孺皆知的佳话。
                  因着语文,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温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怀;因着语文,但丁的“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激荡着每一个开拓者的胸襟。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 ______ )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 ______ )着浪漫。
                  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热爱生活,理解生活,享受生活;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地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
              (1)为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备选词语:传承 传递  传送 传达
              (2)修改画线句的语病,写出正确的句子。
              (3)仿照下面的句式,仿写一句话。
              因着语文,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温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怀;因着语文,但丁的“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激荡着每一个开拓者的胸襟。
            • 7.

              过有“容”的人生

                 ①对于别人的过失,过错,是选择斤斤计较还是选择大度包容?

                 ②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这种“不如意”除了来自物质、肉体方面外,也包括精神的苦痛。这苦痛产生的根源,究其因,多半是人们缺失了本应该具有的包容的气度。

                 ③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如何和谐相处,是一门交际艺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人们彼此间不能够包容,就可能使已经存在的隔阂加大,鸿沟加深,更有甚者会使人想方设法、费尽心机地寻找机会报复对方,从而产生于人于己都不利的后果。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包容别人。

                 ④那么,我们如何做呢?

                 ⑤要敞开胸怀。海洋纳百川,天空容众禽,草原蓄万物,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私的包容。因为海洋浩瀚,鱼儿才可以悠然畅游;________,________;因为草原广袤,牛羊才可以闲庭信步。雨果说:“世界上最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胸怀。”因此,我们应该敞开胸怀待人。

                 ⑥要审视自己。我们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却不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的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面对别人的过错,能够严格审视自己,就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这样我们就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过错,自然也会化解心中的不满、愤懑。

                 ⑦要换位思考。三国时,蜀国主持朝政的蒋琬有容人之量。他与部下杨戏说话,杨戏总是只应不答,有人责其“怠慢”。蒋琬说:“人各有脾气秉性,让他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只好不做声了。”蒋琬如此为他人着想,被人赞为“宰相肚里好撑船”。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那人际关系也就会和谐。

                 ⑧当然,包容别人的过失、过错,并不是纵容别人去犯错,而是要让别人明白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避免因为一意孤行而犯更大的错误。如果放任其自流,一味地迁就,那是无原则和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也是非常有害的。

                 ⑨其实,学会包容别人,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虽然包容的根本出发点不是出于自己的私利,但实际上,在别人因为自己的包容而纠正错误并有所进步的同时,自己也有收获。

                 ⑩人生容量的大小,往往体现于人的涵养与境界,它决定了人的成败与得失。我们要有“容人、容事”的雅量,学会包容别人,过有“容”的人生!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2) 第⑤~⑦段依次从(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3) 根据第⑤段内容,在该划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构成排比________。
              (4) 第⑥段中的“这个道理”指的是________。
              (5)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

                 娄师德多次推荐狄仁杰任宰相,但狄仁杰并不知情,常排挤他。对此,娄师德毫不介意。狄仁杰知道实情后感叹:“娄公品行之好我根本看不到边啊!”人们因此更敬重他。娄师德任将相多年,得以善终。

              放在第________段中,理由:________

              (6) 我们曾学过林则徐的自勉联,请写出有关“容”的两句________
            • 8.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海南的冬天是旅游的好地方。

              B.这就是你对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C.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有作为的人。

              D.我一进会场就看见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 9.

              下列选项中对四篇课文的理解,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囚绿记》一文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回顾了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将窗前的一株常春藤囚禁的事,在述说之中,作者有懊悔,有自责,表现出对常春藤品格的敬佩。

              B.《孔乙己》选自《朝花夕拾》,鲁迅以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名字“孔乙己”作为题目,既体现了人物满口“之乎者也”的特点,又是对培养“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视和讽刺,巧妙地暗示了小说的批判对象。

              C.毕淑敏常常把笔端深入平凡的生活小事中,揭示普通人最深的情感。在《一厘米》中,那位平时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的母亲,却坚持为孩子买车票。此小事读来让人感动,让人倍感亲切。

              D.《吴汉杀妻》一出戏剧本有上万字,然而邓拓在《吴汉何尝杀妻》一文中只用二三百字就把剧情叙述清楚了,这说明了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其语言特点是简洁,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和形象生动的描写,它与记叙文中的记叙不同。

            • 10.

                                     

                                                      ◆邹璐 

                  ① 我是个恋家的孩子,每个礼拜都要往家里挂电话,每次都是母亲接到,听着母亲那声温柔绵长的“喂”时,心里便升起一丝慰藉……

                 ② 母亲说天气冷了,吃酒的人多了,父亲在酒坊里就更忙了。我眼前便浮现了父亲戴着军帽,穿着解放鞋在坑边忙碌的景象。那顶已经拆了边的军帽是学校军训时发的,军训之后我就一直把它放在家里的旧柜里,父亲掏出他,掸掸灰说还有用就戴上了它。每次从酒坊虚掩的门里,都可以看见父亲戴着它干活的情景……

                 ③ 酒坊里有个大水槽,用来屯热水。当烟囱里冒出烟,四周弥漫着谷子清香时,邻里们都提着水桶,随着谷香寻着我家喊:“香啊,来提热水了,你们家真是酒香四溢,很远就可以嗅到。”父亲挂着憨实的笑,母亲则忙着给邻里勺免费的热水,有时我站在一旁想,多好的人家呀!小弟带着他的小伙伴从这人群、这谷酒香中跑过,夹着脚步声和笑声。
                 ④ 朋友来家里做客总称赞这屋子里满是酒香,定是存了陈年佳酿,母亲听着会赶忙到酒坊里勺上一钵,朋友则连声称谢地端起慢品。父亲在酒坊里盛酒,母亲在厨房里炒菜,菜香、酒香一齐扑鼻而来,客人拿起筷子夹两片回锅肉,抿一小口甜酒,滋吧滋吧的声音便荡漾开来。母亲的厨艺,向来为人称道,在外玩耍的小弟也会嗅着酒菜香跑进家来,直奔厨房,张口便嚷着要吃。母亲责备小弟太馋,小弟做个鬼脸又跑回他的天地去了。
                  ⑤ 家中虽有酒有菜,但还是清贫。酒是自家酿的,菜是自家种的,好似母亲那松散的发式,天然不加雕饰。清贫中有酒香长伴,未尝不觉清贫也是一笔财富,更何况有我和小弟这两个可爱的酒家儿女,父亲和母亲也不会觉得少了什么。

              ⑥ 这便是我生活了十几年的“酒香人家”。
                 ⑦ 这便是我要生活一辈子的“酒香人家”。

              (1) 通读全文,请选用文中的短语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文题。 (2) 文中第 ② 段插叙军帽的来历有何作用? (3) 静心阅读第 ③ 段,说说文中加下划线的“好”具体指代哪些内容,并说说这些内容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美好品格? (4) 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文中划线语句的妙处。 (5) 积累链接: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留下了不朽的诗篇,请写出一句含“酒”的诗句,并标明作者与诗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