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难以降解的有害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和水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振荡培养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

              (2)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增多。

              (3)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或_____________ 进行接种。平板划线法所使用的工具称_______,这种工具操作时应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接种时,在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__________________开始划线。

              (4)某同学将污水样液制成了101〜104的四个稀释样液,分别取0.1mL接种到4组(每组4个)固体选择培养基上,若在103组的4个平板上,获得的菌落数是357、39、38和37,则每升污水样液中的活菌数约为____________个。

              (5)在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

            • 2.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的化合物A能为目的菌的生长繁殖提供_____   __   _,筛选过程中所用的培养基的常用灭菌方法是_____   ___    

              (2)实验中“重复多次”的目的是_____   ___          ,为了达到分离纯化目的菌的目的,在固体培养基上接种的方法可以是_____   ________         ___

              (3)实验过程中振荡培养,“振荡”的目的是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后才能倒掉,目的是_______   _______

              (5)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数目,需要设计_______   _______培养基作为对照组,此对照组的目的是证明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如果被污染,则统计的“目的菌”菌落数可能比实际活菌数_   _______

            • 3.

              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是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____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

              (2)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                  (填二项)。

              (3)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的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

            • 4.

              下图表示微生物的接种实验中的一些步骤。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把接种工具燃烧至变红②将接种工具在火焰旁边冷却③接种

              (1)图中接种工具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制备培养微生物的培养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2)步骤②中,将接种工具冷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将接种工具灼烧____________次

              (4)苯酚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小明同学准备依据下图操作步骤,从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酚降解高效菌株。

              ①小明纯化菌种的接种方法为________,该方法不仅可以进行纯化,还可以进行____________

              ②采用比色测定法(使用苯酚显色剂)检测降解后的废水中苯酚残留量。先制作系列浓度梯度并进行显色反应,下表中1~5号比色管的苯酚浓度应分别为____________。

              管号

              1

              2

              3

              4

              5

              6

              苯酚浓度(mg/L)

               

               

               

               

              2

              如果废水为100mg/L苯酚溶液,降解后约有25%的苯酚残留,则需将残留液稀释____________(填序号:①10②20③30)倍后,再进行比色。

            • 5.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接种时所用的接种环通过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该分离纯化方法称________法。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________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 6.

              葡萄种植基地为解决葡萄滞销易腐烂问题,引进果酒、果醋生产线进行葡萄的深加工,获得了较好效益,其菌种筛选和生产流程如图所示。其中在纯化菌种A时,共接种了甲、乙、丙、丁、戊五个平板,每个平板接种量均为O.lmL。纯化菌种B釆用的是划线接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候选菌种A和B在细胞结构上的最大差别是菌种A有              。图中筛选菌种所用的培养基在灭菌时温度为                

              (2)纯化菌种A时,乙平板的菌落分布如上图所示,则纯化菌种A的接种方法为                    ,接种乙平板时的操作失误是                  

              (3)纯化菌种A的过程中,除乙平板外,其余的甲、丙、丁、戊平板的菌落数分别是180、 200、420、190,则样品中菌种A的密度为       个/mL,此方法计数的结果常常低于实际值,原因是                           

              (4)果醋发酵与果酒发酵相比,提供的不同条件有                          

            • 7.

              实验人员从环境中分离获得白腐菌,以白腐菌的菌丝或孢子制得固定化白腐菌凝胶颗粒,各取25个两种凝胶颗粒分别处理50 mL染料废水,实验结果如下图1。进一步研究不同数量的凝胶颗粒处理50 mL染料废水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回答:

              (1)从野外采集白腐菌前,先向待采集土壤喷洒适量的染料废水的目的是________。某同学在进行白腐菌分离纯化实验时,划线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第一条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将收集到的菌丝或者孢子加入到适量的海藻酸钠溶液中混匀,抽取5 mL混合液,滴加到CaCl2溶液中,浸泡30分钟,该过程中C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浸泡三十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

              (2)现要处理100 L皮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染料废水。从实验结果分析,应选用________凝胶颗粒,添加________个凝胶颗粒后,保持________天以上,以达到最好的净化效果。

              (3)与向染料废水中直接接种白腐菌相比,在工业生产中使用固定化白腐菌凝胶颗粒的优点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如图为酵母菌、醋酸菌的实验室培养和纯化的部分操作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是制备培养基时__________中的主要操作,该操作中需要将培养基冷却到________℃左右时进行。②是冷却接种环,此步骤应在__________进行。

              (3)步骤④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纯化的醋酸菌菌种将频繁用于果醋生产,则可以采用________的方法保存菌种,这种方法保存的时间不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利用步骤④纯化细菌时,接种环最少灼烧________次,最后一区域的菌种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

            • 9.

              农业生产上有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会污染土壤。为修复被污染的土壤,可按图示程序选育出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1)微生物接种是微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应该在_____________旁完成。图中B、C所示操作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选育过程中,应将土壤浸出液接种于以__________________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为了筛选出高效的目的菌,可比较单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实验结果如右图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________是最理想菌株。


              (3)若想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分离的细菌数目统计时,统计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

              (4)操作过程中有三种材料或用具需要消毒或灭菌: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②操作者的双手;③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其中需要灭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 10.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赤峰市克旗热泉(出口水温达87℃)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I号培养基中应加入___________,以便挑选出能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从I号培养基中挑选__________菌落接种到II号培养基中。

              (2)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不经过①过程,直接将采集的样品进行接种培养,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I、II号培养基接种菌种后,应该置于__________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皿要倒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坐产前,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下图中的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如曲线②。根据实验结果分析:80℃并不是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