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中,变量控制方法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的污染程度属于本研究的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不必考虑
              B.若采用手洗法进行去污操作,需尽可能保证各组洗涤用力程度、时间等基本相同
              C.水温属于本研究的变量,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各组实验温度相同且恒定
              D.水的用量和布料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实验用的布料越大、水量越多实验效果越好
            • 2.

              如图是ATP逐级水解的过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代表的物质是ADP,③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若要探究酶b的最适pH,应在中性左右设置实验自变量
              C.释放能量最少的过程是Ⅲ
              D.大肠杆菌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 3.

              下图1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                                     

              (2)据图1,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图一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1可知表中③处应是_________________,⑧处应是_______________。


              温度(℃)

              A酶活性(mmol·S-1

              3.1

              3.8

              5.8

              6.3

              5.4

              2.9

              0.9

              B酶活性(mmol·S-1

              1.1

              2.2

              3.9

              3.4

              1.9

              0

              (4)图2表示30℃时B酶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他条件相同,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

              (5)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分钟后加入新制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结果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5.

              下图表示淀粉酶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催化淀粉水解时,淀粉的剩余量和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实验条件为不同温度,则a曲线对应的温度可能为最适温度

              B.若实验条件为不同pH,则c曲线对应的pH条件下,酶已失活

              C.若实验条件为不同的酶浓度,则a曲线对应的酶浓度最大

              D.若a、b、c分别表示加入K、蒸馏水、Mg2+,则c曲线表明Mg2+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 6. 下列关于实验的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粒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到含样品的试管,且必须现混现用
            • 7. 在使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时,得到乳白色的乳浊液——玫瑰油与水的混合物后,要想将玫瑰油与水分开应(  )。
              A.向乳浊液中加NaCl
              B.向乳浊液中加水
              C.向乳浊液中加无水Na2SO4
              D.向乳浊液中加CaCl2
            • 8.

              图中曲线a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曲线的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在曲线的B点时再加入一定量的酶,可以用曲线b表示
              C.酶的数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D.减小PH,重复该实验,曲线中B点位置不变
            • 9.

              某生物小组用某种酶进行了实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实验研究的酶有麦芽糖酶和蔗糖酶
              B.三组实验能够证明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温和性
              C.通过实验可以证明该种酶活性最大时的条件接近30 ℃、pH=7
              D.在 pH=5或温度为 20 ℃的情况下该酶活性下降的原因相同
            • 10. 在提取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中,共同使用的化学药品是(  )。
              A.NaCl
              B.Ca(OH)2
              C.小苏打
              D.Na2SO4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