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影响酶反应速率(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  )
              A.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酶浓度成正比
              B.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底物浓度成反比
              C.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的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成反比
              D.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V与pH成正比
            • 2.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下图中的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下图中的曲线②。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A.40℃~50℃ 
              B.50℃~60℃ 
              C.60℃~70℃ 
              D.70℃~80℃
            • 3.

              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①-⑤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由视野(1)到视野(2)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载玻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⑤→④→③→②   
              D.⑤→④→①→②
            • 4.

              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B.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增加,曲线将呈现a所示变化
              C.酶量增加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 5.

              在验证唾液淀粉酶专一性的实验设计中,已知:①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后,如出现砖红色沉淀,可证明有还原性糖的存在。②麦芽糖、果糖和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而淀粉和蔗糖无还原性。

              步骤

              操作方法

              试     管    号

              1

              2

              3

              4


              1

              加入1%淀粉溶液

              2mL

               

              2mL

               


              2

              加入2%蔗糖液

               

              a

               

              2mL


              3

              加入稀释的唾液

               

               

              b

              1mL


              4

              加入蒸馏水

              1mL

              c

               

              d


              5

              恒温处理10min

              37℃

              37℃

              37℃

              37℃


              6

              加入斐林试剂

              1mL

              1mL

              1mL

              1mL


              7

              水浴

              3 min

              3 min

              3 min

              3 min


              8

              观察现象

               

               

               

               


              (1)设1、2管的作用是_________。

              (2)表中a、b、c、d的数值分别是_________。

              (3)本实验中保持试管温度为37℃的原因是__________。

              (4)结果分析:1~4号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_________号,说明唾液淀粉酶使淀粉分解成了还原性糖,而_________号试管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淀粉酶没有将蔗糖分解成还原性糖,从而证明了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

            • 6.

              下列方法有助于减少实验或调查误差的是( )


               

              实验或调查内容

              方法

              A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酶与底物室温下混合后在不同温度下保温

              B

              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

              调查足够数量的患病家系,随机取样

              C

              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时长

              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

              D

              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

              选用对鼠捕食者有吸引性的标记

              A.A
              B.B  
              C.C  
              D.D
            • 7.

              萌发的种子中含有α、β两种淀粉酶,已知β淀粉酶不耐热(70℃时即失活),α淀粉酶耐热,两种酶在NaOH溶液中均失活。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测定萌发种子中淀粉酶的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

              操作项目

              A组

              B组

              A1

              A2

              A3

              B1

              B2

              B3

              1

              淀粉酶溶液/mL

              1

              1

              1

              0

              0

              0

              1

              加溶加热

              置于70℃水浴15 min,冷却

              3

              淀粉酶溶液/mL

              0

              0

              0

              1

              1

              1

              4

              NaOH溶液/mL

              4

              0

              0

              4

              0

              0

              5

              1%淀粉溶液/mL

              2

              2

              2

              2

              2

              2

              6

              保温

              在40℃恒温水浴中准确保温5 min

              7

              检测

              利用某些化学试剂所发生的显色反应进行检测

              (1)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生成________(填二糖),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________。

              (2)分析实验表格可知:A组测定的是________(填“α”或“β”)淀粉酶的活性。

              (3)该实验步骤4中在A1和Bl组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在第7步中的化学试剂可选用________。

            • 8.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 9.

              下列关于影响酶反应速率(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和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  

              A.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酶浓度成正比
              B.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底物浓度成反比
              C.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成反比
              D.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v与pH成正比
            • 10. 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NaOH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其剖面如图所示,其中x为NaOH扩散的深度,y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色。则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              
              B.x的值随y值的增大而增大
              C.NaOH扩散的体积为(y-x)3                  
              D.y值越小,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