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乙两图分别代表细胞中某一生理过程,丙、丁两图分别代表与此有关物质的局部结构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甲图代表的过程与丁图⑤形成有关,则甲图过程在乙图中的结构完成
              B.乙图和丙图中的①②③含义不同,乙图和丁图中的④含义也不同
              C.丙图中的虚线,不会出现在乙图的③中
              D.若用35S标记丁图的大肠杆菌相应物质,用无放射性噬菌体侵染离心后沉淀中出现大量放射性
            • 2.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中都能进行DNA的复制

              B.线粒体是将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C02和H20的场所

              C.细胞间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 3.

              下列相关表示细胞中发生的生理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
              B.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的效率
              C.DNA分子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链连接成DNA片段
              D.一个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可提高翻译的效率
            • 4. 基因芯片技术涉及生命科学、信息学、微电子学等众多的学科,固定在芯片上的各个探针是已知的单链DNA分子,而待测DNA分子用同位素或能发光的物质标记。如果这些待测的DNA分子中正好有能与芯片上的DNA配对的,它们就会结合起来,并在结合的位置发出荧光或者射线,出现“反应信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B.待测的DNA分子首先要解旋变为单链,才可用基因芯片测序
              C.待测的DNA分子可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用基因芯片测序
              D.由于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检测未知DNA碱基序列,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好比能识别的“基因身份证”
            • 5. 某DNA分子复制三次后,所得到的第四代DNA分子中,含有第一代DNA中脱氧核苷酸链的条数是(    )  
              A.1条      
              B.2条      
              C.4条     
              D.8条
            • 6.

              噬菌体是一类细菌病毒。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B.侵染过程的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C.可用32P,35S标记不同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来确认何种物质注入了细菌体内
              D.连续培养噬菌体3代,则含母链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4
            • 7.
              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
              A.7(a-m)
              B.8(a-m)
              C.7(a-m)
              D.8(2a-m)
            • 8. 双链DN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早在1966年,日本科学家冈崎提出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DNA复制形成互补子链时,一条子链是连续形成,另一条子链不连续即先形成短链片段(如图1)。为验证这一假说,冈崎进行了如下实验:让T4噬菌体在20℃时侵染天肠杆菌70 min后,将同位素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在2s、7s、15s、30s、60s,120s后,分离T4噬菌体DNA并通过加热使DNA分子变性、全部解螺旋,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DNA单链片段分布位置确定片段大小(分子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并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请分析回答:

              (1)以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最终在噬菌体DNA中检测到放射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1个双链DNA片段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350个,该DNA连续复制四次,在第四次复制时需要消耗________个胞嘧啶脱氧核苛酸,复制4次后含亲代脱氧核苷酸链的DNA有________个。

              (3)DNA解旋在细胞中需要解旋酶的催化,在体外通过加热也能实现。解旋酶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但能________。研究表明,在DNA分子加热解链时,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需要解链温度越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与60s结果相比,120s结果中短链片段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结果为冈崎假说提供的有力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实验室内模拟DNA复制所需的一组条件是(   )
              ①相关的酶           ②能量                ③DNA模板 
              ④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⑤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⑥适宜的光照.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⑥
            • 10.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可发生DNA的复制
              B.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分子
              C.DNA复制时严格遵循A-C,T-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