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技术或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观察线粒体,可用新鲜的藓类叶片代替口腔上皮细胞
              B.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立即放入解离液中解离,然后漂洗、染色、制片
              C.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实验步骤主要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D.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研究转录和翻译过程
            • 2.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生长旺盛的洋葱不定根置于4℃的冰箱冷藏室中培养36h后,剪取根尖制成临时装片,然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分裂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处理根尖可使染色体着色
              B.低温处理能阻断洋葱根尖细胞中DNA的复制
              C.制作临时装片前可用卡诺氏液维持细胞的活性
              D.低倍镜视野中所有细胞染色体数都已发生改变
            • 3.

              如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④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③→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 4.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温诱导能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
              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95%的酒精
              D.该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纺锤体的结构
            • 5. 下列关于科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不能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
              B.萨顿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C.“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模型方法,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
              D.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由于许多土壤动物活动能力弱,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 6.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使用的试剂种类和作用不匹配的一项是(  )
              A.卡诺氏液-杀死细胞、固定细胞形态
              B.清水-固定后的冲洗
              C.质量分数15%的盐酸溶液-参与解离
              D.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染色
            • 7.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表述准确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和RNA的分布时可发现细胞多数区域呈绿色
              B.观察花生子叶切片脂肪滴(苏丹试剂染色)颜色时,需要使用显微镜
              C.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自加倍最好选用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作材料
              D.研究不同温度下酶活性实验中,适合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来做实验
            • 8.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温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制作装片,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四个步骤
              C.在低倍镜下,只要看到含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即可判断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
              D.把根尖放在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 9.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还原糖时,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底物与酶先混合后再放入相应的温度中
            • 10. 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以获得抗黑腐病杂种植株。流程如下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所需的酶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________存在,这一特征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3)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其作用是________。原生质体经过________再生,进而分裂和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4)若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应剪取再生植株和________植株的根尖,通过________、________、染色和制片等过程制成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5)采用特异性引物对花椰菜和黑芥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下图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再生植株1—4进行PCR扩增的结果。据图判断,再生植株1—4中一定是杂种植株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6)对杂种植株进行________接种实验,可筛选出具有高抗性的杂种植株。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