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依次有草丛沼泽、灌丛沼泽、落叶松沼泽、森林等,科研人员对该保护区进行了相关调查,如表所示为科研人员对几种植被类型中鸟类资源的调查统计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鸟类丰富度/种

              平均种群密度/(只·hm-2

              森林

              55

              16.36

              落叶松沼泽

              51

              11.51

              灌丛沼泽

              23

              14.39

              草丛沼泽

              21

              3.94

              (1)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鸟类一般属于____。以上几种植被类型中植物种类具有显著差异,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结构。

              (2)若要调查估算森林中某种鸟类的数量,应采用的方法为____,一段时间内决定其数量变动的直接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种植被类型中草丛沼泽的鸟类丰富度最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森林的鸟类平均种群密度最大,说明森林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调查发现这几种植被类型中的有机碳储量各不相同,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多少主要取决于动植物的残骸量和____。

            • 2.

              A、B、C三图显示不同群落的空间结构。请思考:

              (1)图A为____结构,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分布于不同层次主要由____决定,它与竹林中竹子植株高矮错落有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图B为____结构。

              (3)图C的白桦沼泽中所有白桦组成一个____。在图示A~E 5个沼泽区中具有垂直分层现象的有哪些?

            • 3.

              在河流经过的沿岸,常因长年淤泥而产生泥滩地(含有机物),进而形成如图甲所示的湿地。某生态研究小组对此淡水河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湿地的演替属于____演替,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滩区、近水缓冲区和核心区的不同,主要体现群落的____结构。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是淡水河中鲫鱼在调查期间出生率(Ⅰ)和死亡率(Ⅱ)的变化曲线,其中鲫鱼的种群个体数达到生活环境最大负荷量的时间点是____(填字母)。

              (4)研究小组在调查时发现,河水中螺蛳常附着在跨河的桥墩上(等距排列)生活,研究小组调查桥墩上螺蛳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法进行调查,取样方法为____。

              (5)在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____法进行采集、调查。对一些个体微小、数量多的小动物,采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常用____采集,体型较小的可以用____采集。

            • 4.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一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中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___________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课得到保留外,还可能使原有的_______________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2)在有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___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

              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 5.

              某海洋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能量流经底栖动物的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中各种生物的分层规律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食物网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DDT排人海洋后可以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传递进入图甲中各种生物,当生物体内DDT过高导致死亡,死鱼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的死亡,该现象是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3)图乙中分解者利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生物)所同化的能量;C表示的能量去路是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