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 ,兔属于 。(填答案对应字母)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2)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鼠属于第       营养级。

              (3)鹰和兔的种间关系是 (A.捕食   B.竞争   C.捕食和竞争)

              (4)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能量从草传递到兔和鼠的过程中,传递效率大约是

                      A.50%             B.100%               C.10%~20%     D.0

            • 2. 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3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图所示。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取样时应该主要遵循________原则。

              (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和鸭舌草之间构成________关系,水稻和杂草间构成________关系。

              (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________型增长。

              (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________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________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

            • 3. 科学家在某一生态系统中开展了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I)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其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________。调查结果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

              (2)入侵物种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发育,同时引起昆虫和其它草食动物拒食。这表明入侵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________关系,体现了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

              (3)下图表示能量流经甲种群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甲的摄入量,那么B、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生态系统原为山林,曾发生过火灾。目前,被烧毁的植被正处恢复期。被烧毁的山林要想完全复原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是因为__________。

            • 4. (8分)我国西部资源开采过度,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西部开发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当草色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体现了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除图中所示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        ,这样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无机环境中的碳以        形式进入该群落,在该食物网中若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鹰每增加a千焦能量,至少需要草提供能量        千焦。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调节是该调节能力的基础。

              (4)调查发现,某山区滥砍滥伐,植被覆盖面积大幅下降,同时当地居民甲状腺肿大发病率明显升高,原因可能是水土流失致土壤中        元素缺乏,当地居民该元素摄入量不足,致使       

            • 5. 下图1为某湿地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的A表示________;与图1相比,图2缺少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

              (2)图2中大鱼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___;大鱼和小鱼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3)若某种原因使得小鱼大幅度减少,短时间内大鱼的数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 6.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鹰和蛇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调查该鼠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导致被标记个体易被天敌捕捉,则所测定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据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图中缺少的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火灾破坏,在一定时间后又恢复原状,则该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

              (3)碳元素在图中食物链“草→鼠→鹰”中的传递形式为________。在一定时间内,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全部草固定的总能量为a,全部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总能量为b,则a和b之间的关系:a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

              (4)已知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2000只,1只兔和5只鼠消耗草的总量相等,不考虑其他条件影响,第二年鼠的数量增加800只,则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变为________只。

            • 7. 33、(每空1分,共7分)某草原生态系统有如下食物网:

              (1)这个食物网包括________条食物链。

              (2)狮子在这个食物网中占据哪几个营养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狮子和野狗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物网中的一种生物减少,其他的生物都减少,这种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若蛇的数量减少,狮子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明显增加”或“明显减少”或“无明显变化”) 

              (4)下图为该地区一弃耕地演替为湿地生态系统后的图解,图中生产者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如果E取食A的比例由1/5调整为1/2,则E的量是原来的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 8. 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       ,腐生的细菌、真菌属于       

              (2)图中的e表示的生理作用是        ,b、c、d过程表示的生理作用是          ,f所表示的动物与绿色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3)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                    形式进行循环,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                

              (4)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图中        (填字母)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 9. (7分)某沙漠气候干旱,物种稀少。下图是该沙漠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沙漠中有水区域与缺水区域分布的生物种类不同,        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      结构。

              (2)图示的食物网中涉及响尾蛇的食物链有 _   条。

              (3)人们常捕捉响尾蛇以用于商业活动,若在某些区域内更加容易捕获响尾蛇,则说明响尾蛇种群的空间特征是           分布。捕捉时人们常向蛇穴喷洒汽化汽油以引出响尾蛇,这种方法是根据生态系统的                      功能设计的。

              (4)经统计十年前该地区的德州角蜥种群数量为1800只,若在理想条件下德州角蜥毎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繁殖n代以后,预计德州角蜥的种群数量为          只。但是现在人们发现,徳州角蜥的种群数量并没有达到理想条件下的数值,主要是因为受到了            等种间关系的影响。

              (5)若该生态系统在一年时间内能量的输人和散失维持相对平衡的状态,则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                   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总量大致相同。

            • 10. 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8分)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五年

              第八年

              甲种群

              4490

              4120

              67

              10

              乙种群

              0

              120

              3210

              4500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_         _____(2分)。

              (2)甲种群和乙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从甲、乙两个种群的演潜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4)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