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原理:温度等条件可以影响酶的活性;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麦芽糖;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时,物质含量越多,其吸光度越大,因此可测出物质的相对含量。
              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相同浓度的淀粉酶A和淀粉酶B溶液、水浴缸、温度计等。
              实验过程:如表所示。
              组 别 1 2 3 4 5 6 7 8
              ①设置水浴缸温度(°C) 20 30 40 50 20 30 40 50
              ②取8支试管各加入淀粉溶液(mL),分别保温5分钟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③另取8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温5分钟 酶A 酶A
              A

              A
              酶B 酶B 酶B 酶B
              ④将同组两个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5分钟

              实验结果:图甲是40℃时测定酶A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乙是第④步保温5分钟后,用分光光度计对各组淀粉剩余含量进行检测的结果。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有______,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实质是______。
              (2)若适当降低温度,在相同时间内测得图甲中P点将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3)1、6两组______(填“能”或“不能”)做对照,原因是实验设计要遵循______原则。
            • 2. 酵母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常用的生物.
              (1)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充分混合均匀的酵母细胞溶液可以饱和的______溶液中形成凝胶珠.若形成凝胶珠颜色过浅,则说明______.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是包埋法,而制备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______.
              (2)利用固定的酵母细胞发酵产生酒精,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同时会闻到酒味.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_____.
              (3)利用玉米秸杆生产酒精时,水解秸杆所用的纤维素酶可来自微生物.分离产生该酶的微生物时,所需要的培养基为______(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______.微生物培养时对培养基常用______灭菌.
            • 3.

              萌发的种子中含有α、β两种淀粉酶,已知β淀粉酶不耐热(70℃时即失活),α淀粉酶耐热,两种酶在NaOH溶液中均失活。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测定萌发种子中淀粉酶的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

              操作项目

              A组

              B组

              A1

              A2

              A3

              B1

              B2

              B3

              1

              淀粉酶溶液/mL

              1

              1

              1

              0

              0

              0

              1

              加溶加热

              置于70℃水浴15 min,冷却

              3

              淀粉酶溶液/mL

              0

              0

              0

              1

              1

              1

              4

              NaOH溶液/mL

              4

              0

              0

              4

              0

              0

              5

              1%淀粉溶液/mL

              2

              2

              2

              2

              2

              2

              6

              保温

              在40℃恒温水浴中准确保温5 min

              7

              检测

              利用某些化学试剂所发生的显色反应进行检测

              (1)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生成________(填二糖),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________。

              (2)分析实验表格可知:A组测定的是________(填“α”或“β”)淀粉酶的活性。

              (3)该实验步骤4中在A1和Bl组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在第7步中的化学试剂可选用________。

            • 4.

              某同学用实验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他准备了5份含有等量果胶酶溶液的试管,用0.1%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不同的pH,每支试管加一块5 cm3的正方体苹果块,试管均置于25℃室温条件下。

              (1)请你帮助选取pH梯度:                                        

              (2)为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请写出一处改进实验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成果汁量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根据___________来判断最适pH。

            • 5. ​ 下图曲线①表示某种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曲线②是将该种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酶的热稳定性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定化酶的常用方法有  ▲  

              (2)曲线②中, 35 ℃和 90 ℃的数据点是在   ▲   ℃时测得的。

              (3)该种酶固定化后运用于生产,最佳温度范围是   ▲   ,原因是   ▲  

              (4)研究发现有甲、乙两种物质能降低该种酶的催化效率。已知该酶催化的底物浓度变化会改变甲物质对酶的影响,而不会改变乙物质对酶的影响。下图一是降低酶活性的两种机制模型;图二曲线是在酶的活性不受抑制时,起始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

              ①符合甲、乙物质对酶影响的模型分别是   ▲     ▲  

              ②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画出加入甲物质时,起始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