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大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度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七年不返。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

              【注释】趋①:快步走向   捐②:抛弃   亡③:通“元”,不足   懿④:美好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乙文段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 刮目相待(重新)   
              B.鲁肃过寻阳(到,等到)

              C.七年不返(才)       
              D.当 知其所亡(每天)

            • 2.

              下列各项朗读时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康肃/笑而遣之

              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 3.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2处)

              大 兄 何 见 事 之 晚 乎?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词。

              (1)蒙以军中多务(          ) (2)鲁肃过寻阳(          )

              (3)担而立(           )   (4)康肃笑而之(           )

              (3) 翻译下列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内容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吕蒙通过读书而使自己的才略有惊人长进,鲁肃因此被折服才与吕蒙结友。

              B、孙权劝学的故事告诉我们,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每个人都要刻苦学习。

              C、《卖油翁》一文采用对比的手法来讽喻因善射而自负的陈尧咨。

              D、《卖油翁》一文告诉我们任何精湛的技艺都需反复练习的道理。

            • 4.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初,延年母①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②。到雒阳,适见报囚。母大惊,便止都亭③,不肯入府。延年出至都亭谒母,母闭阁不见。延年免冠顿首阁下,良久母乃见之因数责延年:“幸得备郡守,专治千里,不闻仁爱教化,有以全安愚民④;顾乘⑤刑罚,多刑杀人,欲以立威,岂为民父母意哉!”延年服罪,重顿首谢,因自为母御归府舍。母毕正腊,谓延年:“我不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遂去,归郡,见昆弟宗人⑥,复为言之。后岁余,果败,东海莫不贤知其母。

              [注]①.延年,严延年,西汉酷吏。②腊.古时每年十二月举行一次祭祀活动,称腊祭。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那天举行的祭祀叫“正腊”。③秦汉时在郡县城郭附近道旁修筑的亭舍,供旅客停宿。④使百姓得到安定和保全。⑤顾:反而。乘:因此。⑥昆:兄。宗人:本家人。

              (1) 用斜杠划分两处停顿。

              良 久 母 乃 见 之 因 数 责 延 年

              (2)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蒙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    (2)即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

              (3)初都亭谒母______________     (4)以立威_________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岂为民父母意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初,吕蒙不思读书 ,延年___________,孙权规劝吕蒙当权要读书,延年母劝诫儿子当官要仁爱。孙权和延年母“劝”的方法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和延年的结局又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常从人寄食,人多厌之。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①,食时信往,不为具②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③漂④。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⑤而进食,岂望报乎?”信既贵,酬以千金。

              【注】①晨炊蓐食: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室内床上吃掉。蓐:草席。②具:准备。③母:对老年妇女的尊称。④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⑤王孙:公子,少年。对年轻人的敬称。

              下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韩信/始为布衣时
              B.受任/于败军之/际       亭长/妻患/之
              C.遂许先帝/以驱驰         有一母/见信饥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大丈夫/不能自食
            • 6.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选自《愚公移山》)

              【乙】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①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选自《卖蒜老叟》)

              注:①睨:斜着眼睛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B.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C.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D.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 7.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晋朝·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选自西汉·刘向《烈女传·赵将括母》)

              (1) 下列对乙文画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
              B.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
              C.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
              D.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
            • 8.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 下面句中加下划线字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2) 朗读下面句子,停顿不正确的是(   )
              (3)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未 识书具    尝:曾经
              B.族为意      收:宗族,众多
              C.日 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
              D.不能 前时之闻     称:相当
            • 9.

              (甲)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

              ①余 闻 之 也 久            

              ②非 复 吴 下 阿 蒙

              (2)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3分)

              ①不能前时之闻  称:               

              ②日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③即刮目相待     更:          

              (3) 翻译。(5分)

              ⑴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3分)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分)

              (4) 谈谈《伤仲永》《孙权劝学》两篇短文给你的启示。(4分)
            • 10.

              细柳营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3) 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