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

              雷义字仲公,豫章鄱阳人也,少与同郡陈重为友,俱学《鲁诗》、《颜氏春秋》。太守张云举重孝廉,重以让义,云不听。义明年举孝廉,重与俱在郎署。后雷义为尚书侍郎,有同台郎坐事,当居刑作。义默自表取其罪。同台郎觉之,委位自上,乞赎义罪。顺帝诏皆除刑。义归,举茂才,让于陈重。刺史不听,义遂阳狂披发走,不应命。乡里为之语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三府同时俱录二人。

              (二)

              宰相王起,长庆中再主文柄,志欲以白敏中为状元,病其人与贺拔惎为交友,惎有文而落拓因密令亲知者申其意,令敏中与惎绝。亲知者告之,敏中欣然曰:“皆如所教。”既而惎果造门左右欺以敏中他适惎迟留不言而去。俄顷,敏中跃出,连呼左右召惎,于是悉以实告,乃曰:“一第何门不致,奈轻负至交?”相与欢醉。前人睹之,大怒而去,告于起,起曰:“我比只得白敏中,今当更取贺拔惎矣。”

                                                                          (选文有删改)

              【注】①委位:放弃职位。②阳:通“佯”,假装。③主文柄:担任主考官。④惎:读音(jì)⑤落拓:豪放,不拘小节。

            • 2.

              人不畏鬼

              曹司农竹虚言:其族兄自歙往扬州,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此有魅,夜不可居。”曹强居之。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入室后,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畏。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曹笑曰:“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忽自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耶!”鬼技穷,倏然灭。及归途再宿,夜半,门隙又蠕动。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竟不入。

                 夫虎不食醉人,不知畏也。畏则心乱,心乱则神涣,神涣则鬼得乘之。不畏则心定心定则神全神全则戾气不能干。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司农:学管钱粮的官。清代的户部尚书也别称司农。②歙(shè):县名。今安徽省歙县。③延:请。④夹纸:作夹带用的纸,极薄。⑤殊不:一点儿不。⑥倏然:很快地。⑦轩:宽敞。

            • 3.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4.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将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其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向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注]①报闻:上书言事,上不采纳。

            • 5.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夫学者,所以①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②。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③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所以:是为了。②鸱枭(chīxiā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③说(yuè)之:向他人炫耀夸说自己的才学。说:夸说,夸耀。

            • 6.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7.

              螳螂捕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頞上革肉,已破裂云。

            • 8.

              张乖崖严惩污吏

              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云:“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申台府自劾。崇阳人至今传之。

            • 9.

              乐不思蜀

              司马文王①与禅②宴,为之作故蜀技③,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 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郤正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⑤,乃心西悲,无日不思。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注释】①司马文王:指司马昭。②禅:指蜀王刘禅,刘备之子。③蜀技:四川的歌舞。④郤正:刘禅旧臣,与刘禅一起被迁送到洛阳。⑤陇、蜀:都指四川。

            • 10.

               孙晷传

              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晷为儿童,神明清审,志气贞立。及长,恭孝简约,学识有理义。虽家丰厚,而晷常布衣蔬食,躬亲垄亩,诵咏不废,欣然独得。富春车道既少,动经江川,父难于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扶侍,所诣之处,则于门外树下籓屏之间隐息。兄尝笃疾经年,晷躬自持侍,药石甘苦,必经心目,跋涉山水,祈求恳至。

              而闻人之善,欣若有得;闻人之恶,惨若有失。见人饥寒,并周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而晷见之欣敬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时年饥谷贵,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乡邻感愧,莫敢侵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