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请回答问题:
              (1)图中1表示______,它构成膜的______.
              (2)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异,引起这种反应与图中[______]______具有识别功能有关.
              (3)线粒体双层膜的结构及化学成分与细胞膜类似,但在线粒体内膜上,图中3的含量远远高于细胞膜,因为线粒体是细胞______的主要场所,完成这一过程需要膜上多种______ 的参与.
              (4)若图为人的红细胞膜,则与血红蛋白靠近的一侧为______(A、B)侧.K+通过红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这种方式需要图中[______]______作为载体.
            • 2.

              根据课本知识,回答问题。

              (1)在细胞中,许多细胞器都有膜,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这些_______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由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

              (3)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 3.

              玻尿酸是一种透明质酸,在抗衰老、美容、创伤护理等方面应用广泛。该物质可通过链球菌以葡萄糖为碳源进行发酵,从发酵液中过滤得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玻尿酸化学本质是多糖与蛋白质的复合体,在细胞膜上与之类似的物质是         ,该物质分布在细胞膜         (填“内”或“外”)侧。

              (2)同酵母菌一样,该链球菌属于            (填“厌氧型”“需氧型”或“兼性厌氧型”)。从细胞结构分析,他们的本质区别是               

              (3)当发酵罐缺氧时,链球菌内的ATP主要来自              (填细胞结构)。

            • 4.
              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形态、结构、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生命系统通过各个层次的信息和反馈调节等活动维持其自身稳定,执行其正常功能.图1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细胞间通讯中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一种方式.

              (1)图1的⑨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特性是 ______ .
              (2)研究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美国科学家试图从人的红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以这两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最可能依据是成熟的红细胞除 ______ 外无其他结构的膜,便于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3)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禽流感病毒与图1中结构 ______ (填序号)的化学组成最相似.
              (4)若图1所示的分泌物是抗体,该细胞核内核仁被破坏,上述抗体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原因是该结构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该结构被破坏,不能形成 ______ .
              (5)若图1所示的分泌物是胰岛素,写出胰岛素在产生、运输、加工、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膜结构是 ______ (填序号).
            • 5.
              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酶体起源于乙 ______ (细胞器名称).溶酶体含有多种 ______ 酶.
              (2)为了研究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向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依次出现在核糖体→[甲] ______ →[乙]→ ______ → ______ 及分泌物中.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O,那么水中的O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 ______  (填写基团).
              (3)甲中物质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中一共穿过 ______ 层磷脂双分子层,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的细胞器是 ______ .
              (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______ 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 ______ (化学本质是 ______ )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______ 的功能.
            • 6.
              如图表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及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主要与构成细胞膜的 ______ 有关(填图甲中号码).
              (2)白细胞能改变形状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炎症部位吞噬病菌,这说明 ______ .
              (3)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可以吸收葡萄糖,而不吸收比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木糖,这说明了 ______ ,这种特性与图甲中的 ______ (填图甲中号码)有关.
              (4)假如该细胞膜表示胃上皮细胞膜,酒精通过它可用图甲中 ______ 表示;假如该细胞膜表示小肠上皮细胞膜,吸收Na+可用图甲中 ______ 表示.
              (5)图乙所示方式可表示图甲中的哪一种或几种? ______ .
            • 7.
              如图为一段神经纤维的未受刺激时的电荷分布及相关处理.据图回答:

              (1)神经元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 和 ______ ;结构特点具有 ______ 性;功能特点具有 ______ 性.
              (2)如果在电极a左侧给一适宜刺激,则a~b之间神经冲动的瞬间传导方向是 ______ ,刺激点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变化是 ______ .
              (3)图中未表示出的,与下一神经元之间形成的结构是 ______ ,在该结构出决定了神经冲动传递的 ______ 特性.
            • 8.
              阅读有关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198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
                资料2:20世纪初,科学家们第一次将细胞膜从某种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资料3:1925年科学家用丙酮从某种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细胞表面积的2倍.
                资料4:19世纪30年代初,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细胞膜不可能是单纯磷脂分子构成,再通过实验进一步发现可能还有蛋白质,于是提出在磷脂双分子层内外两侧都有蛋白质分子覆盖的假说.
                资料5: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按照“三明治”模型,科学家经过计算认为生物膜至少厚约15~20nm.但电镜照片中,实际测得细胞膜的厚度为7~10nm.
                资料6: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等做了一系列相关融合实验.
              (1)仅通过对资料1的分析,你能对膜结构提出什么样的假说? ______ .
              (2)资料2、3中要获得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选择哺乳动物的哪一类细胞? ______ .试简述理由: ______ .
              (3)从资料3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 .
              (4)资料4、5中,通过比较分析生物膜的计算厚度和实测厚度,科学家对膜结构模型提出了什么样的假说? ______ .
              (5)资料6中,科学家最早是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的膜蛋白,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小鼠细胞的膜蛋白,进行融合实验.刚融合时,融合细胞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在37℃下经过40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______ .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综合以上实验,并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基础上,提出了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______ 模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