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图1为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入细胞的两种方式.
              ①曲线甲代表 ______ ,曲线乙中Q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该物质,此时,限制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是 ______ .
              ②已知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60和 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mol/L),由此可知该细胞能主动地 ______ (吸收/排出)物质X,可用图1中的 ______ (a、b、c…)表示.
              ③细胞膜水通道、离子通道是普遍存在的.若肾集合管管壁细胞膜上水通道开放,大量水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则代表此过程中水的流动可用图1中的 ______ (a、b、c…)表示.
              (2)若图1代表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的B淋巴细胞的细胞膜,则该细胞能够分泌抗体(蛋白质),该过程被称为 ______ ,其依赖于细胞膜的 ______ 结构特点.
            • 2.
              如图①~⑦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①~⑦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 ______ (填序号),②增加膜面积的方式是 ______ ,④增加膜面积的方式是 ______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⑥是细胞膜,它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特性是 ______ .
              (2)胰岛B细胞产生、运输、加工和分泌胰岛素到细胞外,依次经过的膜结构是 ______ (填序号).若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该细胞,测得细胞内三种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发生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则图中的Ⅰ、Ⅱ、Ⅲ所示细胞器的名称依次是 ______ .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中膜面积增大
              的细胞结构是 ______ ,膜面积减小的细胞结构是 ______ .
              (3)蛋白质的合成与⑦中的染色质关系密切,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是 ______ .
            • 3.
              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其中a、b、c代表被运输的物质,①②③代表物质的运输方式,甲乙代表结构或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甲] ______ ;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是[乙] ______ ,该物质位于细胞膜的 ______ (填“内”、“外”)侧.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 ______ 成分.
              (2)在低温下甲排列整齐,但温度上升后,甲变得排列不整齐,其厚度也会减小,这说明该结构具有 ______ 性.图中c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③] ______ ,你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至少写出两点).
              (3)细胞内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组织细胞受损或衰老解体时,酚氧化酶便有机会与酚类底物接触而使底物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上述文字中“细胞内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是由于细胞内具有 ______ 系统的缘故.“分开存放”的现象也表明物质进出该系统的结构具有 ______ 的生理特性.
            • 4.
              科学家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物质种类/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质(%)(主要是磷脂) 糖类(%)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细胞膜 44 52 4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线粒体内膜 76 24 0
              菠菜叶绿体片层膜 70 30 0
              (1)生物膜系统是 ______ .若要获取较为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选用 ______ 作为材料.
              (2)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种膜在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______ ,主要区别有: ______ .科学家将变形虫的细胞与小鼠肝细胞分别放入0.15%的K+溶液中相同时间后,再次测定K+浓度,发现放有小鼠肝细胞的K+溶液浓度较高,从两种细胞的细胞膜成分考虑,原因是 ______ .
              (3)对人体其他细胞的细胞膜成分进行分析,发现糖类的含量基本接近8%,偶尔有个别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类大约只有2%,该细胞最有可能发生了 ______ ,引起因素有 ______ .
              (4)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原因是: ______ .
            • 5.
              回答下列关于细胞及细胞分裂的问题
              观察图中的各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A、B、C共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 。C与A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______ 。
              (2)图中B细胞膜正在向内凹陷,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______ 。该时期细胞中最主要的变化是 ______ 。
              (3)D图中a、b、c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其中b代表 ______ ,B图所处时期与D图中的 ______ 对应。
              (4)若A为洋葱表皮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KNO3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自动复原,与此现象相关的细胞器有 ______ (多选)。
              A.内质网  B.液泡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教授,构建了一个能自己移动和改变形态的“类细胞”模型,由膜外壳和填入物构成。
              (5)该模型边界(膜外壳)由一种脂质成分构成,该成分可能是 ______ 分子。将该结构置于一定浓度的K+溶液中一段时间,检测发现K+不能进入其中。若你是科学家,将如何改造这个结构,使其能够吸收K+?依据是 ______ 。
            • 6.

              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哪类功能,其结构基础是什么?

            • 7. 图中Ras蛋白是分布在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已知Ras蛋白与信号转导有关,Ras蛋白结合GDP时为失活态,结合GTP时为活化态.当细胞外存在信号分子时,Ras蛋白释放出自身的GDP并结合GTP,从而由失活态向活化态转变,最终实现将胞外信号向胞内传递.

              (1)当胞外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膜表面,而导致细胞内产生新的信号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功能;被胞外信号分子作用的细胞称为______.Ras蛋白合成后,还需经过______和______的加工.
              (2)GTP与ATP结构相似,结构简式G-P~P~P中G的名称为______;GTP不仅参与信号的传递,也可以作为细胞内合成RNA分子的原料来源之一,则GTP需丢失______个Pi后方可参与RNA的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时需要GTP水解为GDP直接提供能量,但ATP被称为“能量通货”,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
            • 8.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是在________上进行的________过程,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与受体蛋白结合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那么靶器官是________。若与受体结合的是“抗利尿激素”,则靶细胞为________细胞。

              (3)图3中的生物膜应存在于________中,其产生的ATP将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________(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

              (5)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1~3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3项)。

            • 9.

              图1是人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图2表示两种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碘浓度,这表明图1中a过程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该过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2)图2中,甲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乙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苯进出细胞的方式一般是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_。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使用某种毒素,结果对Mg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对Ca2+、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没有受到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甘油、胆固醇等都能很容易通过细胞膜,主要与细胞膜中含有________有关。

              (4)木糖为五碳糖,但是细胞膜能转运葡萄糖,却不能转运木糖,这表明细胞膜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

            • 10.

              科学家利用细胞融合技术研究细胞膜的结构特性,进行了下列实验。

              (1)将鼠细胞和人细胞在C02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用________处理,获取实验用的单细胞悬液。

              (2)将两种细胞在37℃下混合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诱导融合,形成融合细胞,一般两两融合的细胞有__________种。

              (3)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将连接了荧光染料的抗体与融合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抗体与融合细胞的膜蛋白(抗原)特异性结合,其目的是标记膜蛋白,以便于显微镜观察。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细胞表面荧光的颜色和____________,开始时,鼠的细胞为绿色,人的细胞为红色,两种颜色不混合;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红绿荧光交替分布的“嵌合体”。统计____________,结果如下图所示。

              (4)科学家据此提出两种假说解释嵌合体的形成。

              假说一:融合细胞合成了新的膜蛋白;

              假说二:原有膜蛋白在细胞膜平面上运动。

              ①使用____________抑制剂和ATP合成抑制剂分别处理融合细胞,均对嵌合体形成没有显著影响,这个结果否定了假说一。

              ②在15℃、20℃和26℃的培养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这些实验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支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