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动物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下图一、图二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试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过氧化氢酶是否是蛋白质,可用____________(填试剂)进行鉴定;

              (2)图一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为__________,因变量为____________;

              (3)根据图一可以得出酶具有_______________性;

              (4)图二曲线AB段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请你结合酶有关的图示、曲线回答问题:

              (1)图1表示了酶具有          的特性.

              (2)图3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内部因素主要是     

              (3)在A点时,如果改变反应温度,酶促反应速率将             (变大、变小、不变、不能确定)

              (4)现有淀粉酶、淀粉、蔗糖、碘液、斐林试剂,请设计实验验证图2中反应的酶的特性。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

            • 3.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组。该温度是酶的最适温度吗?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____。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4.

              下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


              (1)图甲中       (填字母)代表麦芽糖酶,该模型能解释的酶的特性是            。酶催化作用的原理是                             。若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能/不能)用斐林试剂。

              (2)乙图中,限制f~g段上升的因素是              。如果温度升高5℃,催化速率将变      

            • 5. 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右图所示),以探究酶促反应的相关问题。根据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答题。
              (1)若土豆片为4片时,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如下曲线图。20分钟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2)若土豆片为8片时,和上述实验所得的曲线(实线)相比,实验结果的曲线最可能是下列        图中的虚线。如果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在不改变溶液体积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                                  ,其结果可用       图中的虚线表示。

              (3)为保证上述实验的科学性,需要控制的其他外界因素有                       

              (4)若过氧化氢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温度由0℃逐渐升高到3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          ,反应液温度同70℃逐渐降到30℃,反应速度将         。   

            • 6.

              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的自变量除了温度还有                           

              (2)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酶,乙组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

              (3)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         性。

              (4)如果将温度升至90℃,甲组清除血渍的时间会       ,原因是                                              

              (5)甲组加入酶后不适宜洗涤下列哪些衣料?    

                ①棉织品 ②羊毛织品 ③麻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6)上述实验表明,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               。(写一种)

            • 7.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不适宜洗涤下列哪些衣料(    )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

              (2)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___组。

              (3)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____,原因是__   ____          ____                                 

            • 8.

              酶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图甲表示酶A和酶B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抑制酶活性的两个模型(模型A中的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模型B中的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其大小可以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________的消耗量获得,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项即可)。

              (2)图甲所示两种酶中,可能是来自热泉中的细菌体内的酶是________,温度约为________时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

              (3)在0~80℃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B的活性________。如果先将酶A置于80℃的温度下,然后逐渐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精氨酸能降低酶B的活性。为探究精氨酸降低酶B的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图乙中的模型A还是模型B,采取的实验思路大体是在酶量一定且底物浓度合适并使酶活性充分发挥的反应体系中加入________,同时不断提高________,观察________________。如果酶促反应速率________(填“能恢复”或“不能恢复”),则说明精氨酸降低酶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模型A;如果酶促反应速率________(填“能恢复”或“不能恢复”),则说明精氨酸降低酶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模型B。

            • 9.

              下图是小麦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效率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1)由图可知,温度在___℃和___℃时,该酶的催化效率为0。

               (2)图中表明,酶催化效率逐渐升高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

               (3)从图中可看出酶经过100℃温度后,催化能力能否恢复?____。原因是                        ___

               (4)酶经过0℃低温后,催化能力能否恢复?________。请说明酶在0℃时,催化效率为0的原因_____ _______

            • 10. 下列甲、乙两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________。A点到B点的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高温破坏了酶的________,使酶活性降低或消失。若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 min后取出,再转入37℃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速度的变化情况分别为: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加快”、“不变”或“减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