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麦种子中含有α、β两种淀粉酶,某学习小组对这两种淀粉酶活性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等量的α-淀粉酶(70℃活性不受影响,100℃高温下失活)与β-淀粉酶(70℃处理15min即失活)加适量蒸馏水混合,分为甲、乙、丙三组;
              ②甲组25℃下处理,乙组70℃水浴处理15min后取出,丙组100℃下处理15min后取出;
              ③甲、乙、丙三组分别在25℃条件下加入等量且足量的淀粉溶液;
              ④一段时间后,测得甲、乙、丙三组淀粉剩余量分别为a、b、c。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上述两种酶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是______。
              (2)三组淀粉剩余量最多的是组______(甲、乙、丙),原因是______。
              (3)利用上述实验结果,如何大致比较25℃条件下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的大小______。
            • 2. 以下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②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③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④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⑤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一般需要用显微镜观察的有______,可选洋葱作为实验材料的有______(填实验编号)。
              (2)做实验②时,不能选择______酶(填“过氧化氢酶”或“淀粉酶”)做实验材料,原因是______。
              (3)实验①运用的对照方法是______。
              (4)实验⑤用新鲜菠菜作实验材料时,在滤纸条上显示的色素带中最宽和最窄的分别是______(填色素名称)。
              (5)实验④把根尖制成的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______细胞,再换成高倍镜仔细观察。
            • 3. 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市售一种含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使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与普通洗衣粉相比,该洗衣粉可以很好地清除衣物的血渍和奶渍,主要是因为______。包装袋上注明”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你认为原因是______。
              (2)由图可知,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但当温度回到最适温度时,能恢复催化能力的温度是0℃.原因是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______(指标)来表示该洗衣粉中酶的催化效率。为缩短反应的时间,你认为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4)生产碱性蛋白质酶成本高,目前可以采用______技术多次重复使用酶以降低成本。该技术常使用方法是化学结合法和______。
            • 4. 为探究不同离子对肠淀粉酶(最适pH为8.0)活性的影响,某同学开展了有关实验,其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所加试剂均为质量分数,所加试剂的单位为mL)。
              试管编号及试剂
              实验步骤
              1号1%NaCl溶液 2号1%CuSO4溶液 3号1%Na2SO4溶液 4号蒸馏水
              ①加入试剂 1 1 1 1
              ②加入pH为8的缓冲液 1 1 1 1
              ③加入1%淀粉溶液 1 1 1 1
              ④加入肠淀粉酶溶液 1 1 1 1
              ⑤各试管室温下反应2min
              ⑥加入刚配制好的斐林试剂1mL
              ⑦将各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⑧观察、记录结果 深砖红色 无砖红色(或浅蓝色) 浅砖红色 浅砖红色
              (1)若该实验有剩余的人肠淀粉酶,应在pH为______,温度为______环境中保存。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
              (3)实验中加入缓冲溶液维持培养液中的 PH 稳定,属于对实验______变量的调节。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①比较2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②比较1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 5.
              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1 2 3 4
              1%NaCl溶液(ml) 1      
              1%CuSO4溶液(ml)   1    
              1%NaSO4溶液(ml)     1  
              蒸馏水(ml)       1
              PH=6.8缓冲液(ml) 1 1 1 1
              1%淀粉溶液(ml) 1 1 1 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取出试管,放入1%碘液0.1ml
              观察结果 无色 深蓝色 浅蓝色 浅蓝色
              (1)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 ______ ,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 ______ ,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 ______ .
              (2)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 ______ ;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 ______
              (3)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