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分别表示一种叶绿素分子、血红蛋白分子部分结构、双缩脲和吲哚乙酸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体缺镁会使植物的光补偿点光照升高,光饱和点光照降低
              B.血红蛋白主要呈在于血浆中,而组织液和淋巴几乎不含有
              C.双缩脲与蛋白质反应呈紫色
              D.吲哚乙酸是一种植物激素,在植物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
            • 2. 结合如图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可表示人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随年龄的变化
              B.曲线②可表示人体细胞呼吸速率随外界温度的变化
              C.曲线②可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
              D.曲线③可表示小麦种子烘烤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变化
            • 3. 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了尽量延长新鲜水果的贮藏时间,贮藏条件最好是低O2、适当的湿度、零上低温和无乙烯
              B.在一枚叶片从幼到老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其矿质元素可双向运输
              C.提高农田的光照强度,增大田间的昼夜温差均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
              D.利用鱼垂体的提取物可促使雌鱼排卵,因为垂体含有促性腺激素
            • 4.

              图1为番茄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部分生化反应示意图。

              (1)图1中,甲所示生物膜存在于________(细胞器)中,乙所示生物膜的名称是________。

              (2)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番茄(CO2充足)。测得图1中两种膜产生与消耗O2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①5~8 h间,容器内的CO2含量将________,番茄植株干重将________。

              ②9~10 h间,甲膜生成O2的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图1中,10 h时不再产生ATP的是________膜;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________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③若在8 h时,将容器置于冰水浴中,请推测乙膜消耗O2的速率将会出现的变化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如图是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处应为“演绎推理”,比如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就属于此过程
              B.图中B处应为“无关变量”,比如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中,温度就是此变量
              C.图中C处应为“因变量”,比如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有无氧气就是此变量
              D.图中D处应为“干扰因素”,比如叶肉细胞不适用于观察线粒体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图甲曲线分析,可以判断经过一昼夜,玻璃罩内的植物有机物的量减少
              B.假设图乙中代表一个细胞周期,则丙代表分裂期,丁代表G1、乙代表G2
              C.图丙是用目镜10×、物镜10×组合下看到的细胞图象,若将物镜换为40×后再观察,视野中可看到2个完整的细胞
              D.据图丁可以判断此状态下A处溶液浓度大于B处溶液浓度
            • 7. 黑藻是一种水生植物,叶片小而薄,小王同学利用黑藻进行下列生物学实验,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
              A 观察叶绿体 蒸馏水
              B 探究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1%的NaHCO3溶液
              C 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 30%蔗糖溶液、清水
              D 提取叶绿体色素 无水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
              A.A
              B.B
              C.C
              D.D
            • 8. 科学家研究20℃时小麦的光合作有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它条件均适宜),得到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
              B.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C.当小麦缺Mg2+时,b点将向右移动
              D.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
            • 9. 为探究水分、无机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土壤含水量相同时施肥组叶绿素含量高于未施肥组,是由于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 ______ ______ 元素.根细胞中与水分的吸收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 ______
              (2)图2中土壤含水量30%时未施肥组光合速率高于施肥组,原因最可能是 ______ .土壤含水量80%时施肥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未施肥组,其细胞内部原因主要是 ______
              (3)实验过程中,除水分、无机盐有所不同,其余条件均保持一致,是为了控制 ______
              (4)在施肥情况下,土壤含水量50%时,黑暗条件下C02释放速率为3.7mg.h-1,植物若要正常生长,则每天至少光照 ______ h(保留整数).
            • 10. 请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1)图甲结构②是 ______ ,大大增大了叶绿体膜面积的是图甲结构中的
              ______ (填数字),而线粒体是通过形成 ______ 来增大膜面积;图乙结构是 ______  膜.
              (2)图乙结构除含有捕获光能的光合色素外,还有催化光合作用 ______ 阶段的酶.
              图丙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的重要生理过程,图丁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
              (3)图丙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______ ,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______ .图示中②过程的NADPH用于 ______ 形成糖类等有机物.
              (4)图丁在温度为20℃时,光照强度大于 ______ 千勒克司后,该植株光合速率不
              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可能有 ______
              (5)图丁中,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12千勒克司时,限制该植株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______ ,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 ______ 反应阶段.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