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为溶酶体(内部pH为5左右)在细胞异体吞噬和自体吞噬中的形成过程和部分功能示意图,①~④表示细胞结构。请据图分析回答([ ]内填标号,“________”上填文字):

              (1)图中的初级溶酶体直接来自[ ]________,溶酶体具有“消化”作用是因为其内部含有多种______________。

              (2)异体吞噬过程中,细胞能识别病原体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自体吞噬可以降解清除图中的[ ]________。上述过程都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级溶酶体完成“消化”作用后,一部分物质(如氨基酸)可以借助于其膜上的________转运至细胞质基质中供代谢使用;一部分物质形成残体,可通过________方式排出细胞。

              (4) 溶酶体内的物质少量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该细胞损伤,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细胞质基质与溶酶体内的________不同,导致酶活性降低或失活。

            • 2. 细胞凋亡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如图表示细胞凋亡的过程,图中Dnase为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Caspase是一类蛋白水解酶,负责选择性地切割某些蛋白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受体的存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功能。

                  (2)凋亡基因的表达最终通过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来实现。

                  (3)Dnase破坏DNA分子的____________,从而形成DNA片段,使正常基因失去功能。Caspase能够破坏特定蛋白质中的____________,从而形成多肽片段,导致蛋白质失活。

                  (4)吞噬细胞以____________形式吞噬凋亡细胞,与凋亡细胞分解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细胞膜上分布有葡萄糖转运体家族(简称G,包括G1、G2、G3、G4等多种转运体)。

              (1)G主要在细胞中的________合成,经过________加工后,分布到细胞膜上。

              (2)由上图分析可知,葡萄糖通过________的方式运输进入上述两种细胞。研究表明,G1分布于大部分成体组织细胞,其中红细胞含量较丰富。G2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胰岛B细胞。两种转运体中,G1与葡萄糖的亲和力________,保障红细胞在血糖浓度________时也能以较高速率从细胞外液摄入葡萄糖。当血糖浓度增加至餐后水平(10 mmol/L)后,与红细胞相比,肝脏细胞________________增加很多,此时肝脏细胞摄入的葡萄糖合成________储存起来。同时,血糖浓度的增加,也会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________增多。

              (3)肿瘤细胞代谢率高,与正常细胞相比,其细胞膜上G1的含量________。

            • 4. 为探究膜的透性,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E、F、G为用猪膀胱制成的小袋,内盛有溶液甲或溶液乙,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起初3支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相同,已知体积 VGVEVF,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为质量浓度为 0.2 g/mL、 0.1 g/mL、 0.3 g/mL的蔗糖溶液。

              (1)猪膀胱在本实验中起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但不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称其为  

              (2)几分钟后,3支小玻璃管中的液面将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其液面高度变化的大小排序是________。

              (3)3支小玻璃管中液面下降的速度最快的是              ,达到平衡时E、F、G三支猪膀胱袋内浓度最高的是           

              (4)对比分析e、f小玻璃管中的现象可知,引起实验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f、g液面变化速率的因素中除浓度差外还有                         

              (5)若将两组这样的装置,一组放于 37 °C的恒温箱中,一组放于 0 °C的恒温箱中,几分钟后观察,可见两装置中e玻璃管中的现象是:两装置中e玻璃管的液面都下降,且放于 37 °C恒温箱中的较放于 0 °C恒温箱中的下降速度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 5.

              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请据图回答(在[]内填入序号或字母):

              (1)上图表示的细胞膜结构是1972年科学家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______ ] ______ A、B两种物质是______和______.
              (2)如果上图表示人红细胞的细胞膜,则葡萄糖和K+进入细胞的方式依次是[ ______ ] ______、[ ______ ] ______.两种运输方式的共同特点是______.病毒进入白细胞的方式是胞吞,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性.
              (3)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用于污水处理,这种膜结构能将某些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这是模拟生物膜的         性.

            • 6.

              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大写字母表示某些物质,小写字母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注:[ ]内填数字序号或字母)


              (1)若图是人体肌肉细胞膜,则表示O2分子运输的是图中的[ ]方式;

              (2)图中e所表示的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运输的物质种类与细胞膜上的[ ]__________有关,这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_________。

              (3)细胞膜能进行信息交流与膜上的________物质有关

            • 7.

              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表面存在两种形式的葡萄糖载体——SGLT1和GLUT2,其工作机理如图1所示;纽约大学的George.L.Kellett测定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上的这两种载体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图1分析,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可以通过SGLT1以_________方式从肠腔吸收葡萄糖,也可以通过GLUT2以____________方式从肠腔吸收葡萄糖,其中主动运输葡萄糖消耗的能量直接来源于_______。小肠绒毛上皮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

              (2)根据图2分析,当葡萄糖浓度高于20mM时,随着葡萄糖浓度进一步提高,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主要靠提高__________(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速率来增加葡萄糖的吸收。

            • 8.

              下图为相关实验所得结果,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为使用花生子叶进行脂肪鉴定实验,该实验使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染液,使用50%的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是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的相关实验,图示现象为__________,某同学利用清水进一步实验,发现实验现象无明显变化,可能的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是利用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如图甲的四种关系,在研究具体的物质M的跨膜运输时,发现与曲线①和③相符,则细胞膜运输物质M的方式是__________,若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则细胞膜运输物质M的方式是___________。

              (5)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进行了3次观察。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乙所示的状态。a、b表示该部位的溶液浓度,由此可推测a、b的浓度 _____(填"a>b"或"a=b"或"a<b"或"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 9. 甲图是某种细胞结构的模式图,乙图是甲的局部放大.丙图是甲细胞中膜结构的模式图.
               
              (1)甲乙两图可能表示的细胞是 ______ .
              A.黑藻叶肉细胞    B.大肠杆菌细胞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D.人口腔上皮细胞
              (2)乙图中,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______ (用图中编号表示).
              (3)若丙图表示乙图③结构上的膜,则R和S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 ______ .
              (4)若把甲图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图中⑤处液体浓度将 ______ .
            • 10.

              科学家在研究Na+、K+、Ca2+等无机盐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如下实验:


              (1)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上图所示。则可据图判断,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___________。“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

              (2)如果在青蛙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K+的吸收不受影响,细胞对不同离子的吸收不同表明细胞膜是______膜。

              (3)红树林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通常受到盐胁迫。红树林植物为抵抗盐胁迫,通过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到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那么红树林从海水及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①实验步骤:

              a.取生长发育相同的红树林植物,等分成A、B两组,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K+、Ca2+的溶液中;

              b.A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B组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

              a.若两组植株对K+、Ca2+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说明红树林从海水及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