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酵母菌是重要的模式生物,某生物兴趣小组对酿酒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是__________。 

              (2) 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3) 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 __________。 

              (4) 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 

            • 2. 某同学利用自己所学的生物技术自制酸奶,实验方案如下:
              材料用具:纯牛奶、原味酸钠;带盖瓶子、勺子、可调温电饭锅。

              制作方法:

              (1)将瓶子(连同盖子)、勺子放在电饭锅中加水煮沸10分钟。

              (2)瓶子稍冷却后,向瓶子中倒入牛奶,再放入电饭锅中沸水浴加热10分钟。

              (3)待牛奶冷却至40℃左右(不烫手)时倒入牛奶量1/5的酸奶作“引子”,用勺子搅拌均匀,拧紧瓶盖。

              (4)将电饭锅温度调至40℃,继续保温7-8小时。

              请回答:

              (1)将瓶子等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子”指的是酸奶中的___________,其在发酵过程中完成的主要化学反应是______________(填反应式)。

              (3)牛奶冷却后才能导入“引子”的原因是_________,将瓶盖拧紧是为了保持__________条件。

              (4)适量饮用酸奶有利于改善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其原理是酸奶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消化道中的部分食物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另一名同学在重复相同实验时,为避免杂菌污染向牛奶中加入了青霉素,结果发酵失败,原因是                                                            

            • 3. 如图1、图2是有关细胞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 ______ ______ ______
              (2)图1中④、⑤、⑥中代表大量能量的是: ______
              (3)如果氧气供应不足,酵母菌细胞内C6H12O6分解的反应式 ______
              (4)图2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的CO2释放和O2吸收量的变化,在外界氧浓度为10%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______
              (5)图2中当外界氧的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氧气的吸收量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______ 倍.
            • 4. 图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 ______ (填序号),其中氧气参与 ______ 的形成过程,场所为 ______
              (2)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______
              (3)过程①和②中,除了图示的物质外,还产生了 ______
              (4)反应②③中均产生CO2,则产生场所依次为 ______ ______ ,为检测二氧化碳,除了用澄清石灰水外,还可用 ______ 水溶液,现象为 ______
              (5)如果氧气供应不足,酵母菌细胞内C6H12O6的分解的反应式是 ______ ,如果氧气供应充足,酵母菌细胞内C6H12O6的分解的反应式是 ______
              (6)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则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______
            • 5. 为研究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I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绿色时为止.(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否可以去掉②号试管? ______ .请说明理由: ______
              (2)①号试管的现象是 ______ ,其作用是 ______
              (3)该实验中需要等到煮沸的葡萄糖液冷却后才能加酵母菌,原因是 ______
              (4)图乙中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气泡释放速率的变化? ______
              (5)若要证明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就需要设置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应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做哪些改动? ______
            • 6.
              如图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模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内填标号):

              (1)从细胞结构类型看,乙属于 ______ 细胞,主要是因为乙不具有甲中的[ ______ ].乙中与甲共有的结构是 ______ ,乙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______ .
              (2)甲分裂过程中与牵引染色体运动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 ],若要观察该细胞中的①,可用 ______ 染液作为染色剂.乙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 .
              (3)若乙为破伤风芽孢杆菌,其细胞呼吸类型属于 ______ ,人体被破伤风芽孢杆菌感染后应及时注射相应的 ______ .
              (4)若甲为人体衰老的细胞,则图中②的通透性改变,使 ______ 功能降低.
            • 7.
              为研究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I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绿色时为止.(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否可以去掉②号试管? ______ .请说明理由: ______ .
              (2)①号试管的现象是 ______ ,其作用是 ______ .
              (3)该实验中需要等到煮沸的葡萄糖液冷却后才能加酵母菌,原因是 ______ .
              (4)图乙中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气泡释放速率的变化? ______ .
              (5)若要证明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就需要设置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应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做哪些改动? ______ .
            • 8.
              酵母菌的线粒体在饥饿和光照等条件下会损伤,线粒体产生的一种外膜蛋白可以引起其发生特异性的“自噬”现象.线粒体外会出现双层膜而成为“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如图).请据图回答:

              (1)为观察酵母细胞中的线粒体,可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线粒体将被染成 ______ 色.
              (2)构成线粒体外膜的基本支架是 ______ ,“自噬溶酶体”形成的过程说明生物膜具有 ______ 的结构特点.
              (3)若某酵母菌的线粒体均遭“损伤”,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 ______ ,对这两种产物进行检测时,所用试剂是分别是 ______ 和 ______ .
            • 9. 反刍动物瘤胃内栖息着大量的乳酸产生菌如乳酸杆菌,可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进而导致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同时瘤胃中还存在大量的乳酸利用菌,可发酵乳酸.
              (1)乳酸是相应的微生物进行 ______ 产生的,要分离和计数瘤胃液中的乳酸利用菌,必须先制备培养基,该培养基以 ______ 为唯一碳源,采用 ______ 法灭菌,采用 ______ 法接种,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2)在观察结果时发现培养的菌落形态多样,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 .
              (3)体外模拟急性酸中毒条件下添加乳酸利用菌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实验设计:实验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每个发酵瓶接种12mL 经过四层纱布过滤的新鲜瘤胃液,根据菌株接种量(0mL、4mL、8mL)分为3组,即T0、T4和T8组,各组均设4个重复.如表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
              ②菌株接种量不足8mL的发酵瓶,用该菌株的 ______ 补足8mL,以保证每个发酵瓶内培养液体积一致.表中的X、Y分别是 ______ mL.
              ③39℃条件下培养18h,每间隔3h测定pH值(不测定初始值),同时收集样品以备测定各时间点的乳酸浓度.测定的乳酸浓度数据有 ______ 个.
            • 10. 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图(一)中,若呼吸底物为葡萄糖,氧气的吸收量为a,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共同释放的CO2总量为b,当O2浓度在 ______ (填字母)范围内时,则a=b.细胞含水量与呼吸强度密切相关:一方面水是有氧呼吸第 ______ 阶段的原料;二是因为细胞内 ______ 水的 含量影响呼吸强度.
              (2)图(二)为甲、乙两种蔬菜在最适宜温度下的光合速率变化曲线.甲与乙比较,G点时细胞呼吸强度较高的是 ______ .H点时影响乙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______ ,F点时,甲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有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