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死亡率高,易造成新生儿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等后遗症。K+通道开放剂(PCOs)是一类特异性增强细胞膜对K+通透性的化合物,常用于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为探讨PCOs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研究:
              取若干只新生小鼠,均分为四组,分别为:①正常对照组,②假手术组(分离左颈总动脉后不做处理,直接缝合创口),③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HIBD)(分离并结扎左颈总动脉后缝合创口),④HIBD+PCOs组。一段时间后检测结果如下:
              组别 脑部细胞谷氨酸含量(ug/mL) 脑部细胞病变率% 新生小鼠死亡率%
              42.11 0 0
              50.21 0 10.3
              82.42 68.2 33.3
              61.45 19.4 12.5
              回答下列问题:
              (1)对②组小鼠进行假手术的目的是______;③④组小鼠应该在______(正常/低氧)环境下培养。
              (2)研究发现,③组小鼠脑细胞消耗的ATP主要依赖于______过程产生,同时还造成了______在脑细胞中积累,对细胞形成伤害。
              (3)谷氨酸是神经系统中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过量的谷氨酸会过度激活钙离子通道,致使Ca2+和Na+大量内流,进而造成神经细胞的凋亡。③组结果与①组比较,说明缺血、缺氧会______,造成脑部细胞病变率上升。由实验结果判断,K+通道开放剂能______缺血、缺氧诱导的细胞凋亡。
              (4)在研究神经细胞凋亡机制时发现,B基因编码的B蛋白可以与X蛋白竞争,从C-X蛋白复合体上夺取C蛋白,释放游离的X蛋白,引起细胞凋亡。有人推测,PCOs是通过______(促进/抑制)B基因的表达,达到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为了验证上述推测,研究人员选择缺血、缺氧条件下的神经元细胞,以B-C蛋白复合体水平和游离X蛋白水平为检测指标进行实验,请预测实验结果(用坐标曲线图表示并注明PCOs添加时间)。______
            • 2. JS-K是一种新合成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者研究了JS-K对胃癌细胞的抑制效应及机制,并对其在体内的抗肿瘤效应进行了评估。
              (1)与正常细胞相比,胃癌细胞的特点有______(写出两点)。培养胃癌细胞时,为防止污染,需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______。
              (2)研究者检测不同条件下胃癌细胞存活率,结果如图1、图2。

              图1结果表明:______。
              图2中______组结果表明JS-K是通过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发挥抑瘤效应的。
              (3)研究者进一步研究了JS-K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①NAC是一种活性氧的清除剂。研究者用______处理胃癌细胞,发现其与不做任何处理的胃癌细胞存活率相似,但比用JS-K处理的胃癌细胞存活率______,证明JS-K通过促进活性氧的产生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②已知活性氧过度累积会导致线粒体膜受损。研究者用JS-K处理胃癌细胞后,检测细胞中细胞色素C的含量,结果如图3。

              据图3可知,膜受损的线粒体通透性改变,使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蛋白)流入______中,促使凋亡发生。
              (4)研究者用______酶处理胃肿瘤组织获得单细胞悬液,注射到数只无胸腺小鼠腋窝皮下,形成皮下瘤。当皮下瘤可触及时,将上述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给药组注射溶于缓冲液的8μM/kg的JS-K,隔天给药一次,共计给药15次。每4~5天测算皮下瘤体积及重量。结果显示,给药组的皮下瘤体积和瘤重都小于对照组。此实验证实JS-K在小鼠体内表现出良好的抑瘤效果。请预估JS-K用于人胃癌治疗可能出现的风险:______(至少两点)。
            • 3. 每个细胞的生命历程虽然短暂,但对个体的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图1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据图回答: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这是因为细胞体积越大,其______越小,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2)对于人体来说,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______。
              (3)B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______的过程。
              (4)用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可制作装片用于A过程中某种方式的观察,据图2回答:
              ①a过程叫______,作用是______。
              ②e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分生区,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该区细胞的特点是______。
              (5)图中未体现的细胞生命历程--细胞的凋亡是由于受到严格的由______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称作______。
            • 4. 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了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在健康的机体中,细胞的生死总是处于一个良性的动态平衡中,如果这种平衡被破坏,人就会患病。科学家们还发现,控制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有两类,一类是抑制细胞凋亡的,另一类是启动或促进细胞凋亡的,两类基因相互作用共同控制凋亡。
              (1)人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需要经过细胞的分裂、______、______和凋亡等过程。
              (2)细胞凋亡是由______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它______(受、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若______(抑制、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发生突变,使原基因的功能丧失,就可能导致细胞不能正常凋亡而不断增殖,甚至癌变,因此这类基因可称为______基因。
              (3)实验室中培养癌细胞并测定其细胞周期长短时,需要控制细胞培养的温度条件,主要原因是______。
            • 5.
              请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和线粒体的问题:
              (1)细胞凋亡是指由 ______ 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做细胞编程性死亡.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 ______ 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起着重要作用.
              (2)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内的功能是 ______ .
              (3)细胞分化的实质是 ______ 的执行情况不同.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内表达的基因 ______ (填“完全相同”、“完全不相同”、“不完全相同”).
              (4) ______ 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
              (5)研究发现,线粒体内膜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外膜,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 . (从下面选项中选择)
              ①内膜折叠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②内膜上分布着与ATP合成有关的酶类 ③内膜上有与NADH的氧化有关的酶类
              (6)线粒体生长到一定大小就要开始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线粒体.研究人员将胆碱缺陷突变型脉孢菌培养在含有3H标记胆碱(一种磷脂的前体物)的培养基中,使 ______ 带上放射性3H标记.然后收集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分别在不同时间收集细胞,再通过放射自显影检查培养时间长短不同的细胞中同位素的分布与含量.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具有放射性的线粒体的数量 ______ ,放射性均匀分布到新的线粒体中,并且随着分裂次数增加每个线粒体的放射性 ______ ,证明新的线粒体是分裂而来的.
            • 6.
              如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据图回答:
              (1)对于人体来说,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 ______ .
              (2)B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 ______ 的过程.
              (3)该生物为 ______ 生物,其中A过程的方式包括 ______ .
              (4)细胞分化的实质是 ______ .
              (5)癌细胞通常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与原来的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分化程度通常表现为 ______
              A.分化程度相同     B.分化程度低    C.分化程度高    D.成为了干细胞
              (6)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数量增加最多的细胞器可能是 ______
              A.中心体      B.内质网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 7.
              CPP32是细胞质基质中的一种蛋白质,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CPP32会被剪切成2个小片段,进而引起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故常用CPP32被剪切与否作为判断细胞凋亡的指标.细胞色素C是线粒体中的一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蛋白质.华裔科学家王晓东利用细胞结构完全被破坏后的HeLa细胞匀浆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细胞色素C和dATP(三磷酸脱氧腺苷)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如图和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5 6
              HeLa + + + + + +
              细胞色素C的抗体 + + + +
              + +
              + + +
              CPP32剪切情况 + +
              (1)dATP完全水解能得到三分子磷酸和 ______ .据图,可判断 ______ 的存在能促进细胞凋亡,且当其他条件合适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 ______ 的含量增加,促细胞调亡的效果越明显.
              (2)已知细胞色素C的功能是参与[H]和氧气的结合,可判断细胞色素C分布于 ______ .表中加入细胞色素C的抗体的作用是 ______ .已知图2对应的实验中还使用了如下两种药品:A.dATP  B.足量的细胞色素C,则可判断药物①是 ______ ,②是 ______ .
              (3)用显微注射技术向完整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注入足量的dATP后,发现CPP32并未被剪切,细胞亦未凋亡.据题中信息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