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以下是4种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植物分生组织 细胞周期的时间/h
              A时期 B时期 合计
              物种1 15.3 2.0 17.3
              物种2 18 1.5 19.5
              物种3 16.5 2.0 18.5
              物种4 13.8 1.5 15.3
              A.碱基类似物、秋水仙素可分别使a、b时期的细胞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B.a时期细胞核中在进行转录和翻译,b时期可通过高倍镜观察染色体
              C.最好选择物种4的分生组织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因其分裂间期最短
              D.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且都有同源染色体
            • 2. 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象,对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B.甲、乙、丙三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
              C.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D.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倍增,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为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
              B.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C.基因型为Aa的生物体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为1:1
              D.黄曲霉毒素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 4. 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动物细胞所特有的现象是(  )
              A.中心粒移向两极
              B.细胞中的核膜、核仁会消失
              C.染色体着丝点一分为二
              D.赤道板上形成细胞板
            • 5. 下列属于有丝分裂特点是(  )
              A.分裂全过程有核的消失和重建的变化
              B.分裂全过程无核的消失和重建的变化
              C.分裂间期代谢缓慢,分裂期代谢旺盛
              D.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对称地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 6. 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正确的是(  )
              A.b、c两段分别表示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
              B.EF、KL段不存在染色单体
              C.CD、GH及OP段染色体数目相同
              D.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在LM段得以体现
            • 7. 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器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有关蛋白质
              B.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和DNA复制提供能量
              C.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纺缍体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形成合成纤维素
            • 8. 如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可能不正确的是(  )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甲、乙、丙细胞有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乙、丙两个细胞中含有的核DNA的量相同
              D.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 9. 人的体细胞有丝分裂时期,染色体复制结束后,其细胞核中的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分别是(  )
              A.46、46、46
              B.46、23、46
              C.92、46、92
              D.92、46、0
            • 10.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与人体皮肤生发层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
              A.前期和后期
              B.中期和后期
              C.前期和末期
              D.间期和末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