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l表示细胞生物遗传信息传递某过程,图2表示DNA结构片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艾弗里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找出了导致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赫尔希则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他们的实验中共同核心的设计思路是 ______ 。
              (2)图1所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 ______ ,其中不同于图2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 ______ 。
              (3)科学家在探究DNA复制特点时运用的主要技术是 ______ 。若把图2所示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子代中含14N的DNA所占比例为 ______ 。在DNA复制过程中作用于b点的酶是 ______ 。
              (4)若通过“PCR”技术共得到32个图2中的DNA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 ______ 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5)若人组织中的细胞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 ______ 。
            • 2.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DNA与RNA分子中,相同的含氮碱基有 ______ 种.欲观察两种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可用 ______ 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
              (2)赫尔希和蔡斯利用 ______ 的技术,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的DNA在细菌中通过 ______ 的方式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3)基因是有 ______ 的DNA片段.基因表达与RNA有关,该过程中RNA的作用有 ______ (答出一种RNA及其作用即可).
            • 3. (1)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在代谢、调节及遗传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对T2噬菌体进行标记,然后对细菌进行侵染,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他们所利用的标记元素是 ______ ,请你简述对T2噬菌体进行标记的方法: ______
              (2)如图表示三种病毒合成自身蛋白质和核酸的过程:
              根据图示回答:
              ①更容易发生突变的是病毒 ______
              ②7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______ ,需要的酶是 ______
              ③图解中属于翻译过程的是 ______
            • 4. 按照图示1→2→3→4进行实验,本实验验证了朊病毒是蛋白质侵染因子,它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题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

              (1)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2)从理论上讲,离心后上清液中 ______ (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 ______ (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 ______
              (3)如果添加试管5,从试管2中提取朊病毒后先加入试管5,同时添加35S标记的(NH4235SO4,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提取朊病毒加入试管3,培养适宜时间后离心,检测放射性应主要位于 ______ 中,少量位于 ______ 中.
              (4)一般病毒同朊病毒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病毒侵入细胞是向宿主细胞提供 ______ (物质),利用宿主细胞的 ______ 进行 ______
            • 5. 赫尔希和蔡斯研究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保温,一段时间后搅拌并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检测放射性.搅拌时间不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不同,得表数据.
              揽拌时间(min) 1 2 3 4 5
              上清液35S百分比(%) 50 70 75 80 80
              上清液32P百分比(%) 21 25 28 30 30
              被侵染细菌成活率(%) 100 100 100 100 100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含有35S标记或32P标记的噬菌体的具体操作是 ______ .实验时,用来与被标记的噬菌体混合的大肠杆菌 ______ (填“带有”或“不带有”)放射性.
              (2)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 .搅拌5min,被侵染细菌的成活率为100%,而上清液中仍有32P放射性出现,说明 ______
              (3)若1个带有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带有32P标记的噬菌体有 ______ 个,出现该数目说明DNA的复制方式是 ______
            • 6.
              如表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实验过程和操作 结果
              A组 35S噬菌体+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搅拌,离心
              →检测放射性
              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下层沉淀中的放射性很低
              B组 32P噬菌体+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搅拌,离心
              →检测放射性
              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低,下层沉淀中的放射性高
              (1)实验中,35S标记的是 ______ ,32P标记的是 ______ .该实验证明了 ______ .
              (2)从理论上分析,A组的下层沉淀和B组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应该为零.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请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
              ①在A组实验的沉淀中检测到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②在B组实验中,32P标记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会使上清液中放射性含量 ______ ,其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 7.
              请据题回答:
              (1)绵阳安县是重要的蚕桑基地,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家蚕中D、d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Zd使雌配子致死, ______ (能或不能)选择出相应基因型的雌雄蚕杂交,使后代只有雌性.
              (2)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赫尔希和蔡斯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 .
              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理论上讲,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的 ______ .
              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在 ______ .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 ______ (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
            • 8.
              按照图示1→2→3→4进行实验,本实验验证了朊病毒是蛋白质侵染因子,它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题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

              (1)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
              (2)从理论上讲,离心后上清液中 ______ (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 ______ (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 ______ .
              (3)如果添加试管5,从试管2中提取朊病毒后先加入试管5,同时添加35S标记的(NH4235SO4,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提取朊病毒加入试管3,培养适宜时间后离心,检测放射性应主要位于 ______ 中,少量位于 ______ 中.
              (4)一般病毒同朊病毒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病毒侵入细胞是向宿主细胞提供 ______ (物质),利用宿主细胞的 ______ 进行 ______ .
            • 9.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甲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______ .
              (2)若要大量制备用32P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的 ______ 培养基培养,再用 ______ 噬菌体去感染.
              (3)上述实验中, 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 ______ .
              (4)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结果.

              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 ,实验表明搅拌时间少于1分钟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 ______ .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 ______ .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 ______ ,否则细胞外 ______ 放射性会增高.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仍然有放射性的原因是 ______ .
            • 10.
              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 .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理论上讲,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的 ______ .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 ______ ,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 ______  (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原因是 ______ .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______ .
              (5)上述实验中, 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