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现有五个果蝇品系,其中戊品系的Y染色体上有一个来自X染色体的片段,该变异不影响果蝇的生命活动,a或b纯合时胚胎致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若使F1中雌果蝇与雄果蝇之比为1:2,可选择上述品系的杂交组合为 ______
              (2)果蝇眼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且红眼(H)对白眼(h)为显性.用X射线处理孵化过程中的受精卵(XHXh),发现孵化出来的少数幼体,眼色表现为一只眼红色,一只眼白色,请对此现象提出两种假说:
              ①染色体角度: ______
              ②基因角度: ______
            • 2. 家蚕是二倍体生物,雄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蚕的性染色体为ZW.研究发现,雄蚕比雌蚕食桑量低,产丝率高.为了达到只养雄蚕的目的,科研人员利用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卵色的一对基因(A、a)采用如图所示方法培育出限性黑卵雌蚕.

              (1)控制卵色的基因A与a的根本区别是 ______
              (2)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为 ______ ,变异家蚕产生的卵细胞中黑卵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
              (3)为了更早地进行雌雄筛选,应该用图中的限性黑卵雌蚕与基因型为 ______ 的雄蚕交配,筛选 ______ 卵发育的后代即为雄蚕.
            • 3. 燕麦的颖色有黑颖、黄颖、白颖三种,其性状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如图1所示:

              (1)燕麦体细胞中A基因数目最多时可有 ______ 个.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基因所在片段与B基因所在片段发生互换,该变异类型为 ______
              (2)图1中5号染色体上还含有P基因和Q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2,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A,则对应密码子变为 ______ ,基因Q转录时以 ______  链为模板合成mRNA,
              (3)现有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品系甲(黑颖)、乙(黑颖)、丙(黄颖),品系间的杂交结果如表(F2为相应组别的F1自交所得):
              杂交组合 F1 F2
              第一组 甲×乙 黑颖 黑颖
              第二组 乙×丙 黑颖 黑颖:黄颖=3:1
              ①品系甲的基因型为 ______ ,第二组得到的F2黑颖个体间进行随机授粉,则所得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②某实验小组欲研究某株黑颖燕麦的基因型,他们 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测交实验确定其基因型.
            • 4.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某科研小组用X射线辐射野生型果蝇,诱变当代未出现新性状.将诱变当代相互交配,诱变1代也未出现新性状,但随机交配后的诱变2代出现了突变新性状残翅和多毛(如图1所示).已知控制残翅型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毛量的基因用B、b表示,且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1)翅型和毛量两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分别为 ______
              (2)为筛选出纯合正常翅多毛的果蝇品种,研究人员将诱2代中正常翅多毛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是 ______ ,则正常翅正常毛的亲本为所需的纯合体;还可将诱变2代中正常翅多毛个体与基因型为 ______ 的个体杂交,选出后代表现型为全部为正常翅正常毛的亲本即可.
              (3)将未处理的野生型果蝇与诱变2代中的隐性纯合果蝇交配,再让F1(表现型均为野生型)与隐性纯合果蝇测交,预期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4)研究人员用X射线辐射野生型果蝇后,重复上述实验,F1表现型仍均为野生型,F1与隐性纯合果蝇测交,发现有一个F1果蝇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正常翅正常毛:残翅多毛=1:1.造成这一遗传现象的原因可能是,F1果蝇出现染色体变异,其变异的类型属于 ______ (“颠倒”/“移接”).图2为正常F1果蝇体细胞中基因的分布,请在下图空白圈内画出变异后的F1果蝇体细胞中基因的分布.(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______
            • 5. 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 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 ______ ______ .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 ______
              (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
              (3)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基因型为EE,Ee和ee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
              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EE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结果预测:Ⅰ.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则为基因突变;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如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
            • 6. 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性状分别由Ⅱ号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雄蚕由于吐丝多,丝的质量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于是,科学家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纹雌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 ______ 条染色体.
              ②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 ______ .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______ .图中的限性斑纹雌蚕的基因型为 ______
            • 7. 某婚龄女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5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的染色体联会如图乙,三条染色体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变异类型属于 ______
              (2)图乙所示状态的细胞存在于该女子的 ______ 中,在该器官中存在着染色体组数目分别为 ______ 的细胞.
              (3)如不考虑其它染色体,理论上该女子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 ______ 种,该变异是否可以使用光学显微镜检出? ______ (填“是”或“否”).
            • 8. 番茄的紫株和绿株由6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正常情况下紫株与绿株杂交,子代均为紫株.育种工作者将纯合紫株A用X射线照射后再与绿株杂交,发现子代有2株绿株(绿株B),其它均为紫株.绿株B出现的原因有两种假设:
              假设一:X射线照射紫株A导致其发生了基因突变.
              假设二:X射线照射紫株A导致其6号染色体断裂,含有基因正在内的片段丢失(注: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不影响个体生存,两条染色体缺失相同的片段个体死亡).
              现欲确定哪个假设正确,进行如下实验:
              将绿株B与正常纯合的紫株C杂交,F1再严格自交得F2,观察F2的表现型及比例,并做相关结果分析:
              (1)若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 ,则假设一正确;若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 ,则假设二正确.
              (2)假设 ______ (填“一”或“二”)还可以利用细胞学方法加以验证.操作时最好选择上述哪株植株? ______ .可在显微镜下对其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进行观察和比较;也可对其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细胞的染色体进行观察和比较,原因是 ______
            • 9. 某雌雄异株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该植物花色(红、粉、白)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其中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具有A基因的植株可开红花,具有aa基因的植株可开粉花,B基因抑制色素的合成,植株开白花,研究人员还发现A基因会导致含Y染色体的花粉败育.现将白花雄株与粉花雌株杂交,F1代中出现白花雌株739株、粉花雄株368株,F1代雌雄植株相互杂交得F2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b基因位于 ______ (填“常”“X”或“Y”)染色体上,亲本粉花雌株的基因型为 ______
              (2)自然状态下雄株的基因型有 ______ 种.有同学推测,自然状态下的红花植株纯合子一定是雌株,该推论正确吗? ______ .请说明理由: ______
              (3)研究者用60Co处理F2红花雄株,将其花粉授予亲本粉花雌株上,发现子代全为粉花植株,且雌株和雄株比例相近.镜检发现60Co处理后的植株,某条染色体断裂,部分区段缺失,据此推测: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60Co处理后, ______
            • 10. 摩尔根的学生布里奇从纯合红眼的果蝇种群中发现一只缺刻翅的变异雌蝇,为研究该变异类型,布里奇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该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下一代雌性缺刻翅、正常翅各一半,雄性只有正常翅,且雌雄比例为2:1.布里奇根据实验结果做出假设一:缺刻翅是由一种伴性的显性基因所控制,并且缺刻基因使 ______ ( 雌/雄)性致死.缺刻基因和红眼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______ (相同/不同).
              (2)布里奇又用该缺刻翅红眼雌蝇同正常翅白眼雄蝇杂交,其子一代情况如下:
              ①F1缺刻翅雌蝇都是白眼.
              ②雄蝇中无缺刻翅.
              ③雌雄比例为2:1.
              若用假设一解释①现象,与事实不符.因此,布里奇又做出了假设二:缺刻翅这种变异并非基因突变引起的,可能是发生了 ______ 变异.含有这种变异的雌性个体在杂合状态下能生存,含有这种变异的雄性个体 ______ (能/不能)生存.
              (3)上述两种假设可以通过 ______ 观察,最终证明假设二是正确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