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研究显示,雄激素具有维持前列腺生长发育的功能,在无雄激素的环境中前列腺细胞会自发凋亡,而在正常雄激素水平的环境中前列腺细胞能持续生长分化.雄激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仅为300左右、呈脂溶性,可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随后,经过两个步骤影响基因表达而发挥作用,具体作用机制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雄激素进入细胞的方式可能是 ______ .其受体位于 ______ ,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后,最终诱导基因表达过程中的 ______ 过程.
              (2)细胞质中形成的激素受体复合物通过 ______ (填结构名称)进入细胞核,完成该过程需穿过 ______ 层生物膜结构.
              (3)D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 ,该过程除需图中的结构或物质外,还必需要的四类物质是 ______ .
              (4)据本题信息推测,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是 ______ .
            • 2.
              核糖核酸简称RNA,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真核细胞内的RNA主要分布在 ______ 中。利用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就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原理是 ______ 。
              (2)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tRNA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 。核糖体合成肽链时,能将遗传信息进行准确翻译的原因是 ______ 。
              (3)科学家发现,将大肠杆菌RnaseP(一种酶)的蛋白质部分除去后,留下的RNA部分仍具有与全酶相同的活性,这个事实说明RNA也能降低 ______ ,从而加快有关化学反应的速率。后来发现四膜虫L19RNA在一定条件下能专一地催化某些小分子RNA的合成,这表明L19RNA具有与 ______ 酶相同的功能。
            • 3.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能将亲代遗传信恩传给子代,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和遗传.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出DNA作为遗传物质所具备的特点(至少4点).
              (2)为了在体外摸拟生物体DNA的复制、转录过程.科学家从大肠杆菌中提取DNA及相应成分,在试管中适宜温度条件下摸拟相关过程.一段时间后测定试管中产物,结合相关知识,分别简要写出摸拟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的设计思路.
            • 4.
              FX17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感染宿主细胞后,先形成复制型的双链DNA分子(其中母链称为正链DNA,子链称为负链DNA).转录时以负链DNA作为模板合成mRNA.如图为FX174噬菌体的部分基因序列及其所指导合成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用图示Met,Ser等表示)序列.(起始密码:AUG;终止密码:UAA,UAG,UGA)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与宿主细胞DNA的正常复制过程相比,FX174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形成复制型双链DNA分子过程不同之处在于 ______ .
              (2)以负链DNA作为模板合成的mRNA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48%,mRNA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33%、23%.则与mRNA对应的复制型的双链DNA分子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 ______ .
              (3)基因D序列所含碱基数比基因E序列多 ______ 个,基因E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上的终止密码是 ______ .
              (4)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导致基因D表达过程合成的肚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G,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中碱基替换情况是 ______ .
              (5)一个DNA分子上不同基因之间可以相互重叠,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除了可以节约碱基、有效地利用DNA遗传信息量外,其主要的遗传学意义还包括 ______ .
            • 5.
              外泌体可由多种细胞(如树突状细胞、肿瘤细胞、B淋巴细胞)等释放和分泌,其不仅是细胞的代谢产物,在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扮演一定的生物学功能,如图为外泌体的生成途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细胞外界刺激物可导致细胞发生 ______ 形成早期核内体,这充分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______ 。
              (2)早期核内体经历成熟后形成多泡体或晚期核内体,从图中可看出晚期核内体的去向有2个方向。一是与 ______ 结合直接降解内载物,另一种去向是 ______ 。
              (3)从图中可看出,外泌体是由 ______ 和其包裹的大分子生物信息物质所构成,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外泌体可向受体细胞传递mRNA,一旦外泌体被受体细胞所接受,其可通过 ______ 方式使其携带的mRNA进入受体细胞,进而影响受体细胞的 ______ 过程。
            • 6.
              杂种优势泛指杂种品种即F1(杂合子)表现出来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优于其亲本品种(纯系)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2N=20)品种,均为杂合子.请回答:
              Ⅰ.(1)细胞核基因M编码的肽链在茎部和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而在根部细胞中却能找到,究其根本原因是 ______ .
              (2)玉米的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中插入了连续的三碱基序列AAG,结果使表达的肽链含有64个氨基酸,与原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相比,除增加1个氨基酸外,还有2个氨基酸的种类发生了改变.从mRNA上的碱基序列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AG的插入点在 ______ .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玉米某正常细胞的分裂后期,着丝点已经分裂且细胞内含有20条染色体,某同学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他做出该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 .
              Ⅱ.玉米是雌雄异花,雌雄同株的作物.自然状态下的玉米可以植株间相互传粉(杂交),也可以同株异花传粉(自交),如图.
              (1)若要对上图的A、B植株进行杂交,且植株A做父本,则需要对植株B作 ______ 处理.
              (2)若玉米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将若干大粒玉米杂合子(视为F1)平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自然状态授粉,乙组人工控制自交授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则F3中杂草优势衰退率(小粒所占比例)分别为 ______ , ______ .
              (3)若玉米的大穗杂种优势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都纯合时才表现为衰退的小穗性状.若大穗杂交种F1(BbCc)自交,F2中出现衰退的小穗性状的概率是1/2,某同学根据该现象推测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请问:该同学作出该推测的理由是 ______ .
              (4)若玉米的某杂种优势性状有n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若某杂种优势品种(F1)的n对基因都杂合,其后代n对基因都纯合时才表现衰退,该品种自然状态授粉留种,第二年种植时长成的植株(F2)表现衰退的概率为 ______ ,由此推断F2的杂种优势衰退率与F2杂合等位基因对数的关系是 ______ .
            • 7.
              如图为真核细胞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真核细胞合成物质①的过程称为 ______ ,该过程需要的酶有 ______ 。①、②、③中,含有核糖的是 ______ 。
              (2)结构②中的碱基配对方式有 ______ ,②在①上的移动方向为 ______ 。
              (3)研究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时,能根据碱基序列写出确定的氨基酸序列,而不能根据氨基酸序列写出确定的碱基序列,理由是 ______ 、 ______ 。
              (4)图中一个①上相继结合了多个②,这种现象的生理意义是 ______ 。
            • 8.
              如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过程是 ______ ,此过程既需要 ______ 作为原料,还需要 ______ 进行催化。
              (2)图示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方式是 ______ ;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反密码子分别为 ______ 。
              (3)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 ______ ;在细胞中由少量的物质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许多相同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 。
            • 9. 黄曲霉素(AFT)难溶于水,易溶于脂肪、丙酮等有机溶剂,因而在动物体内难分解,长期摄入AFT会诱发肝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FT在人体内难分解易累积可能与它 ______ 有关,因此,食物或动物饲料中的AFT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随着营养级的升高,其浓度 ______
              (2)研究发现AFT的细胞毒作用原理主要是干扰mRNA的功能和DNA的合成:
              ①AFT能与tRNA结合形成AFT-tRNA加成物,后者能抑制tRNA与某些氨基酸 (如赖氨酸、亮氨酸等)结合的活性,进而影响了蛋白质合成的 ______ 阶段.
              ②有研究表明,AFT与DNA分子中的鸟嘌呤G结合,结合后的G能与碱基T互补配对.有研究发现在1992年某地区发现有5例p53基因中第249位氨基酸的密码子第三个碱基发生改变,由AGG转变为 ______ ,这类基因突变属于 ______
              (3)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研究AFT对动物血液的毒性试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染毒   选择25只健康的小白鼠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以含不同量AFT的食物喂养,每只每天0.10kg,连续染毒15天.
              b.取血    在染毒第20天采集小鼠血液.
              c.红细胞、白细胞密度统计    吸取小鼠20μL血液,经适当稀释、充分混匀后,静置15mim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观察计数.
              组别
              AFT 剂量(mg/kg 体重) 0 14 28 46 140
              红细胞数量(万/mm3 904 887.2 856.4 696.1 519.1
              白细胞数量(万/mm3 0.76 1.07 1.24 1.32 1.42
              ①分析实验数据发现,AFT剂量与小鼠白细胞数量呈 ______ ,而与小鼠红细胞数量呈高度负相关,说明 ______
              ②若在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红细胞、白细胞密度统计”操作过程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浮液,向计数室中滴2滴悬浮液→加盖玻片→静置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上述实验操作是否规范? ______ 如果不规范,则统计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大还是偏小? ______
            • 10.
              燕麦的颖色有黑颖、黄颖、白颖三种,其性状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如图1所示:

              (1)燕麦体细胞中A基因数目最多时可有 ______ 个.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基因所在片段与B基因所在片段发生互换,该变异类型为 ______ .
              (2)图1中5号染色体上还含有P基因和Q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2,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A,则对应密码子变为 ______ ,基因Q转录时以 ______  链为模板合成mRNA,
              (3)现有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品系甲(黑颖)、乙(黑颖)、丙(黄颖),品系间的杂交结果如表(F2为相应组别的F1自交所得):
              杂交组合 F1 F2
              第一组 甲×乙 黑颖 黑颖
              第二组 乙×丙 黑颖 黑颖:黄颖=3:1
              ①品系甲的基因型为 ______ ,第二组得到的F2黑颖个体间进行随机授粉,则所得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②某实验小组欲研究某株黑颖燕麦的基因型,他们 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测交实验确定其基因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