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研究人员发现在沙漠中存在一种抗旱植物(该植物雌雄同株,细胞中有抗旱基因H)该植物通过细胞代谢,产生某些代谢产物,调节植物根部细胞的渗透压.
              (1)研究发现:这种植物细胞存在与抗旱有关的物质主要是糖类,由此推测,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 ______ 实现的.
              (2)现有某抗旱植物,基因型为Hh(h是旱敏基因),已知旱敏基因h是由抗旱基因H突变而来的;即H基因分子中可能发生 ______ ,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使H基因变成了h基因.
              (3)现有某抗旱植物(抗旱基因H、旱敏基因h,果实粒大由D基因控制、果粒小由d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研究人员用一抗旱性粒大植株和某一植株甲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子代F1中出现4种类型,统计结果显示,抗旱:旱敏=1:1,粒大:粒小=3:1.则植株甲的基因型为 ______ .若选择子代F1中抗旱性粒大植株运行自由授粉,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______
              (4)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抗旱基因H导入到不抗旱的农作物细胞中去,培育抗旱农作物新品种.但是转基因植物可以通过花粉将抗旱基因H扩散到其他植物,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据此分析,为了降低此种风险,研究人员可以选择将目的基因(抗旱基因H)整合到 ______ (填写“细胞核基因组”或“线粒体基因型”),你的理由是 ______
            • 2. 某两性植株子叶的颜色由多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其中四对基因(用A1、a1、A2、a2、C、c、R、r表示)为控制基本色泽的基因.只有这四对基因都含有显性基因时才表现有色,其他情况均表现为无色.在有色的基础上,另一对基因(用Pr、pr表示)控制紫色和红色的表现,当显性基因Pr存在时表现为紫色,而隐性基因pr纯合时表现为红色.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子叶呈紫色时,相关基因型有 ______ 种;子叶呈红色的纯合体的基因型为 ______ .紫色、红色和无色三种性状中,相关基因型种类最多的性状是 ______
              (2)现有一植株,其子叶呈红色,请设计一实验检测是否为纯合体.
              方法: 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如果子代子叶 ______ ,则该植株为纯合体;
              如果子代子叶 ______ ,则该植株为杂合体.
              (3)现有纯合的子叶呈红色的植株,在没有受到外来花粉干扰的情况下,所结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受到辐射影响,萌发出的幼苗长大后所结种子的子叶颜色呈紫色,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如果萌发出的幼苗长大后所结种子的子叶呈无色,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3. 血红蛋白异常会产生贫血症状,结合减数分裂过程的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蛋白发生异常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 ,此种变异一般发生于甲图中 ______ 阶段,此种变异一般最大的特点是能产生 ______
              (2)基因重组可以发生于乙图中 ______ 时期,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发生于 ______
            • 4. 如图是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图解,请回答:

              (1)过程②称为 ______ ,是以 ______ 为模板在细胞的 ______ 上进行的.
              (2)过程③在细胞的 ______ 中进行,因为这一过程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最终导致合成的血红蛋白异常,这一改变称为 ______
              (3)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 ______ 种.
            • 5. 某农场种植的H品种玉米自交后代中,发现了叶片颜色为黄绿色的变异植株.此变异植株因光合作用不足,在开花前死亡.请分析回答:

              (1)有研究者提出:玉米叶片为黄绿色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减少.取等质量的黄绿色叶片和正常的绿色叶片,分别加入 ______ 作为提取液,研磨、过滤得到滤液;再用纸层析法分离滤液中的色素.若黄绿色叶片色素分离的实验结果如图1中的 ______ (甲,乙)所示,则说明上述假设成立.
              (2)研究者对上述变异有两种假设:
              假设1:与叶绿素合成相关的酶的基因(M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假设2:叶片黄绿色是由于“含M基因”的染色体片段丢失所致.
              研究者让H品种玉米进行单株自交,其中某株玉米所结种子再种植,子一代中叶片黄绿色有123株,叶片绿色有363株.
              ①上述性状分离结果可用假设 ______ (填1、2或1和2)解释.
              ②若假设1成立,则叶片黄绿色变异为 ______ (显性,隐性)突变.检测该变异是否由单基因突变引起不能用测交实验,理由是.
              ③假设2所述的变异属于 ______ 变异.若在上述H品种玉米植株的幼嫩花药中观察到如图2染色体图象,此时细胞处于 ______ 期.则证明假设2可能成立.
              (3)若绿色玉米种植在缺乏镁元素的土壤中,也会出现黄绿色玉米植株,此现象 ______ (属于/不属于)变异.
            • 6. 某农场种植的H品种玉米自交后代中,发现了叶片颜色为黄绿色的变异植株.此变异植株因光合作用不足,在开花前死亡.请分析回答:
              (1)有研究者提出:玉米叶片为黄绿色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减少.取等质量的黄绿色叶片和正常的绿色叶片,分别加入 ______ 作为提取液,研磨、过滤得到滤液;再用纸层析法分离滤液中的色素.若黄绿色叶片色素分离的实验结果如图中的 ______ (甲,乙)所示,则说明上述假设成立.

              (2)研究者对上述变异有两种假设:
              假设1:与叶绿素合成相关的酶的基因(M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假设2:叶片黄绿色是由于“含M基因”的染色体片段丢失所致.
              研究者让H品种玉米进行单株自交,其中某株玉米所结种子再种植,子一代中叶片黄绿色有123株,叶片绿色有363株.
              ①上述性状分离结果可用假设 ______ (填1、2或1和2)解释.
              ②若假设1成立,则叶片黄绿色变异为 ______ (显性,隐性)突变.检测该变异是否由单基因突变引起不能用测交实验,理由是 ______
              ③假设2所述的变异属于 ______ 变异.
              若在上述H品种玉米植株的幼嫩花药中观察到图丙染色体图象,此时细胞处于 ______ 期.则证明假设2可能成立.
              (3)若绿色玉米种植在缺乏镁元素的土壤中,也会出现黄绿色玉米植株,此现象 ______ (属于/不属于)变异.
            • 7. 研究发现,人体2号染色体上的ALK基因和EML4基因会发生异常融合(如图所示),该变异与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为探究A-E融合基因的作用,研究者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多项实验,请回答:
              (1)将A-E融合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 ______ 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可在小鼠体内检测到 ______ ______ ______
              (2)A-E融合基因的转基因在小鼠的肺泡上皮细胞表达.几周后发现这些小鼠的双肺长出了成百上千的癌结节,说明该融合基因表达产物有致癌作用,为使该结论更有说服力,还需用 ______ 的小鼠进行对照实验.该产物致癌的机理可能是什么? ______
              (3)ALK抑制剂是治疗该种肺癌的特效药物,但是A-E融合基因的表达产物在1156号(半胱氨酸→甲流氨酸)和1196号(亮氨酸→甲流氨酸)发生改变时,该药物失效,说明该融合基因发生了由于 ______ 而引起的突变.目前发现A-E融合基因还可以发生9种以上的突变,这些突变都能导致肺部癌变,也使特效药失效,以上现象体现了基因突变的 ______ (至少回答两点)特点.
            • 8.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 ______ 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______ ,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 ______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 ______ ,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______
              (3)从青蒿中分离了cyp基因(下图为基因结构示意图),其编码的CYP酶参与青蒿素合成.①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则其互补链中(G+T):(A+C)= ______ .②若该基因经改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YP酶,则改造后的cyp基因编码区无 ______ (填字母).③若cyp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CYP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发生的区段是 ______ (填字母).
            • 9. 某二倍体昆虫的三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如图甲表示基因组成为AaBbDd的个体细胞分裂某时期图象.图乙表示其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的含量和每条染色体所含DNA分子数的变化.(实线表示).请据图回答:

              (1)Bb、Dd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为什么? ______
              (2)导致图甲中2、4号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3)图甲所示细胞中含有 ______ 个染色体组.图中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乙中的 ______ 阶段(填图中字母)
              (4)诱变育种时,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一般处于图乙中的 ______ 阶段(填图中字母).
              (5)若用3H标记该个体体细胞的DNA分子,再转入正常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和被3H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 ______
            • 10. 1993年,生物学家利用太空搭载的常规水稻种子做“太空条件下植物突变类型”的课题研究.当年,科学家将这些遨游太空后的种子播种后长出2000多株禾苗,只有其中1株出现与众不同的特性.在此后15年的种植培养过程中,这株水稻的后代发生了变异,有糯化早熟型、长粒型、高粗秆大穗型、小粒型、大粒型等十多个品种,有的植株高达1.8米左右.
              (1)实验结果表明该变异最有可能是 ______ ,发生在 ______ 时候.
              (2)通过太空搭载获得新的水稻品种,这种育种方法是 ______ ,其依据的原理是 ______ .与之相比,传统杂交育种的时间较长,其依据的原理是 ______ ,发生的时期是 ______
              (3)2000多株禾苗中,只有其中1株出现与众不同的特性,而其后代发生变异形成了十多个品种,说明突变具有 ______ ______ 的特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