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回答下面与遗传育种有关的问题:
              (1)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 ______ ______
              (2)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秆品种与感病矮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______ .假设该植物具有5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全部来自某一亲本的概率为 ______
              (3)在一块纯合高杆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已知小麦茎的高矮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高杆为显性性状,请设计两种不同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______
            • 2.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 ______ (填图中序号)的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杂交育种,应用此育种方式一般从 ______ 代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是因为从这代开始出现性状分离.
              (2)若经过程②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616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理论上有 ______ 株.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经过过程③就可获得较纯的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 ______
              (3)过程⑤常采用 ______ 技术可得到Ab个体幼苗,它属 ______ 体;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就可得到纯子AAbb,所以可以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它利用的原理是 ______
              (4)过程④是基因工程技术,它常用的运载体有 ______ 、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所用工具酶有限制酶和 ______ ,过程⑦与④的育种方式比较,过程⑦的明显优势是 ______
            • 3. 如图中A~E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回答:
              A、
              B、
              C.AABBDD×RR→ABDRAABBDDRR
                普通小麦 黑麦 不育杂种   小黑麦
              D.高秆抗锈病DDTT×矮秆易染锈病ddtt→F1F2→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的品种
              E.高秆抗锈病DDTT×矮秆易染锈病ddtt→F1配子幼苗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的品种
              (1)A图所示的过程称为克隆技术,新个体丙的基因型应与亲本中的 ______ 个体相同.
              (2)在B图中,由物种P突变为物种P′,在指导蛋白质合成时,③处的氨基酸由物种P的 ______ 改变成 ______ .(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冬氨酸GAC)
              (3)C图所示育种方法叫 ______ ,该方法常用的试剂是 ______ .该试剂作用的对象是 ______
              (4)D图所示育种方法是 ______ ,若要在F2中选出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 ______
              (5)E图中过程②常用方法是 ______ ,与D方法相比,E方法的突出优点是 ______
            • 4. 袁隆平院士因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而闻名于世.如图是以二倍体水稻(2N=24)为亲本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D表示的育种方法称为 ______ ,与A→B→C表示的育种方法相比,后者的优点表现在 ______
              (2)B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 ,其原理是 ______
              (3)E表示的育种方法是 ______ ,该过程的原理是 ______
              (4)如果培育一个能够稳定遗传的隐性性状个体,则最快捷的育种方法是 ______ ;如果培育一个能够稳定遗传的显性性状个体,则最快捷的育种方法是 ______ .(用图中字母与箭头表示)
              (5)科学家培育出了抗旱的水稻新品种,而海岛水稻从来没有出现过抗旱类型,有人打算也培养出抗旱的海岛水稻新品种,但是用海岛水稻与抗旱的陆地水稻进行了多次杂交,始终得不到子代,原因是 ______
            • 5. 某二倍体昆虫的三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如图甲表示基因组成为AaBbDd的个体细胞分裂某时期图象.图乙表示其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的含量和每条染色体所含DNA分子数的变化.(实线表示).请据图回答:

              (1)Bb、Dd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为什么? ______
              (2)导致图甲中2、4号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3)图甲所示细胞中含有 ______ 个染色体组.图中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乙中的 ______ 阶段(填图中字母)
              (4)诱变育种时,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一般处于图乙中的 ______ 阶段(填图中字母).
              (5)若用3H标记该个体体细胞的DNA分子,再转入正常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和被3H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 ______
            • 6. 1993年,生物学家利用太空搭载的常规水稻种子做“太空条件下植物突变类型”的课题研究.当年,科学家将这些遨游太空后的种子播种后长出2000多株禾苗,只有其中1株出现与众不同的特性.在此后15年的种植培养过程中,这株水稻的后代发生了变异,有糯化早熟型、长粒型、高粗秆大穗型、小粒型、大粒型等十多个品种,有的植株高达1.8米左右.
              (1)实验结果表明该变异最有可能是 ______ ,发生在 ______ 时候.
              (2)通过太空搭载获得新的水稻品种,这种育种方法是 ______ ,其依据的原理是 ______ .与之相比,传统杂交育种的时间较长,其依据的原理是 ______ ,发生的时期是 ______
              (3)2000多株禾苗中,只有其中1株出现与众不同的特性,而其后代发生变异形成了十多个品种,说明突变具有 ______ ______ 的特点.
            • 7. 图为小麦的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 ______ 育种方式,A→B→C的途径表示 ______ 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分别是 ______ ______ .如果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矮秆粒少)和aaBB(高秆粒多),请写出A→B→C育种方法培育出矮秆粒多优良品种的程序.
              A→B→C的途径: ______
              (2)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 ______ ,而通过该过程出现优良性状也是不容易的,其原因是 ______
              (3)C、F方法用的是同一种药剂其作用原理是 ______
              (4)由G→J过程中涉及的生物工程技术有 ______ ______
            • 8. 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产(A)对低产(a)为显性,易感病(B)对抗病(b)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AABB)和乙(aabb),欲培育AAbb品种.结合如图分析并回答: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a、b、c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 ______ ,F2的重组类型占 ______ ,高产抗病玉米中纯合子占 ______
              (2)将图1中F1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 ______
              (3)过程e常采用 ______ ,由AaBb得到Ab个体.与过程a、b、c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a、e、f的优势是 ______ .与过程g的育种方式相比,过程d育种的优势是 ______
              (4)欲使玉米中含有某种动物蛋白成分可采用上述[ ______ ] ______ 育种方法;若现有玉米均为晚熟品种,欲培育早熟品种,可采用[ ______ ] ______ 方法.
            • 9. 图为小麦的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_____育种方式,A→B→C的途径表示______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如果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矮秆粒少)和aaBB(高秆粒多),请写出A→B→C育种方法培育出矮秆粒多优良品种的程序.
              A→B→C的途径:______
              (2)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______,而通过该过程出现优良性状也是不容易的,其原因是______.
              (3)C、F方法用的是同一种药剂其作用原理是______.
              (4)由G→J过程中涉及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