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如图表示的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

              (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两个____。

              (2)实验中表示环境选择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____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是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和a、T(T1、T2)和t、E和e]中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

              世代

              甲箱

              乙箱

              果蝇数

              A

              T1

              E

              果蝇数

              A

              T2

              E

              第一代

              20

              100%

              0

              64%

              20

              100%

              0

              65%

              第四代

              350

              89%

              15%

              64.8%

              285

              97%

              8%

              65.5%

              第七代

              500

              67%

              52%

              65.2%

              420

              96%

              66%

              65.8%

              第十代

              560

              61%

              89%

              65%

              430

              95%

              93%

              65%

              ①甲、乙两箱果蝇中基因库较大的是____;T1、T2、t基因为____基因。

              ②两箱中频率基本稳定的基因是____。

            • 2.

              下图表示一个昆虫种群被施用杀虫剂后的变化情况,其中抗A杀虫剂的性状是由基因m控制的,抗B杀虫剂的性状是由基因n控制的,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种群个体的情况说明了生物的变异是_______________。

              (2)杀虫剂B的使用对基因_________具有明显的定向选择作用,导致其基因频率升高。

              (3)在生产实践中,要保持杀虫剂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应该怎样使用杀虫剂?

                 (4)以上事实说明:突变的有利与有害取决于____________;突变为进化提供了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 3. 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①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是导致①改变的内因,包括生物的突变和____________,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图中③指____________,③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____________隔离。

              (3)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所有个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____________,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____________,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经过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__。

            • 4.

              阅读材料,分析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材料1.某些动物在不同季节中数量差异很大: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了冬季又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由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再使数量增多。由此形成一个如瓶颈样的模式(见图)。

              (1)在图示的三年间,第一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2%,第二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3%.第三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0%,该生物种群是否发生进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农药防治害虫,保留了突变出的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其实质是依赖_______的选择作用,提高该害虫种群中______________的频率。而经过越冬的瓶颈样模式,抗药性个体不耐寒冷而死亡,导致下一年该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又下降。抗药性基因的出现,对该害虫来说是____________(有利/有害/取决于环境的变化)。

              材料2.图中地雀A与B可以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


              (3)若干年后,岛屿上出现地雀新种C。它的进化机制是:地雀种群本来就存在着基因频率的变化;大陆与岛屿不同的环境引起不同的自然选择;由于_________(隔离),阻断两处种群的基因交流,导致两处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变化;当基因频率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_________的出现,形成新种C。

            • 5.

              科学家在一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对其动植物和人群进行研究,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将原产某纬度的一种一年生植物甲,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图所示。将植物甲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传粉,说明已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了物种形成过程的基本环节。

                  (2)在对动物乙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将原产某地的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植株比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   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测上述b植物中D基因频率可能会如何变化。

              ①若D控制的性状更能适应环境,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D控制的性状对环境适应性差,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环境对各性状无选择作用,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使b植物的后代基因频率维持在这一理想状态下,除了具有足够大的种群外,还应具有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下列与生物进化有关的概念图,完成概念图。

              请完成下列问题:

              (1)①指的是__________,②指的是__________,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③导致⑤改变的内因是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3)④包括_________多样性、_________多样性和_________多样性。

              (4)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___________。

              (5)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____________、生存斗争、__________。

            • 8.

              某种农业害虫夏季数量最多,到了冬季,由于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残存的少量个体又繁殖增加种群数量。因此形成一个如瓶颈样的模式(如图所示,●为抗杀虫剂个体,o表示敏感个体),其中瓶颈部分即为动物数量减少的时期。


              (1)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存在________

              (2)在图中所示的三年间,该生物种群___(填“是”或“否”)发生了进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杀虫剂防治害虫时,敏感型个体大多被杀死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的选择作用,其实质是增加了__________的频率。然而,在未使用杀虫剂的自然情况下越冬,敏感个体却更多的存活下来,说明敏感个体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说明,变异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

              (4)该种群中既有抗药型基因,也有敏感型基因,体现出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层次,生物多样性还有两个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__________(填字母)使用杀虫剂,可更有效的控制第二年的农业害虫。

              A.第一年夏季                    B.第二年春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