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瑁溪蜜柚是闽柚中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瑁溪蜜柚在果园栽培的自然生长过程中落花落果现象严重,座果率不高。人们使用单一生长调节剂喷布处理进行保果,易产生畸形果,若采用不同种生长调节剂的混合液进行保果处理,则可避免畸形果的产生。某科技工作者采用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与赤霉素混合液对瑭溪蜜柚进行喷布保果,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表一:细胞分裂素与赤霉素混合液对瑭溪蜜柚座果率的影响
              处理组合 调查花朵/朵 座果数/个 座果率/% 为对照的百分比/%
              处理① 4007 33 0.824 130.38
              处理② 3988 36 0.903 142.88
               处理③ 4134 33 0.798  126.77
              处理④ 5016 55 1.096 173.42
               处理⑤ 3005 100.00 1.74 100.00
              表二:细胞分裂素与赤霉素混合液对瑭溪蜜果实增大的影响
              处理组合 单果重/g 为对照的百分比/% 果皮厚度/cm 为对照的百分比/%
              处理① 1510 115.09 1.78 102.30
                  处理② 1705 129.95 1.73 99.43
                 处理③ 1689 128.73 1.80 103.45
                处理④ 1806 137.65 1.76 101.15
                 处理⑤ 1312 100.00 1.74 100.00
              (1)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瑁溪蜜柚芽尖细胞,能缩短细胞周期,说明赤霉素影响细胞分裂方式中的 ______ 分裂。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都不直接参与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 ______ 的信息。
              (2)据表分析,处理 ______ (填序号)属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操作应是 ______ 。处理 ______ (填序号)提高瑁溪蜜柚座果率的效果最显著。
              (3)从处理②可以看出单果重的增加主要是可食部分的增加,请简述理由: ______
              (4)为使瑁溪蜜柚果实提前成熟,可对其处理的方法是 ______
            • 2.
              玉米矮化病毒能显著抑制玉米的生长,感染这种病毒的玉米植株会非常矮小。研究发现该病毒能抑制玉米赤霉素的合成,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此结论。实验中不能用化学方法测定植株中赤霉素的含量。
              请补充完善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长势基本相同的 ______ 玉米幼苗若干株,将其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第二步:对甲组幼苗 ______ ;乙组幼苗 ______ ,并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 ______ 。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______ ,说明该病毒能抑制玉米赤霉素的合成。
            • 3.
              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被称为第六大类植物激素。
              (1)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L)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利用相应浓度的BL和IAA处理油菜萌发的种子,观察其对主根伸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单独IAA处理,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 ______ 。
              ②BL与IAA同时处理时,BL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 ______ 。
              ③该实验不能证明BL对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理由是 ______ 。
              (2)BL还参与植物对逆境的响应,喷施BL具有缓解蚜虫病害的效应,利用 ______ 法调查发现,BL-定程度上降低了蚜虫的数量,根据种群特征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 。与传统农药相比,利用上述方法杀虫的优势有 ______ (至少写出两点)。
            • 4.
              气孔开闭是植物重要生命活动,其机理比较复杂,科研人员为此进行相关实验.
              (1)研究表明:乙烯作为 ______ 可能参与调节气孔开闭.科研人员对蚕豆的叶片使用不同浓度的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和乙烯光下处理3小时后,显微镜下观测气孔孔径,每次随机选取5个视野,每个视野中随机选取6个气孔,每个处理重复3次,所得数据取 ______ .实验结果如表1 
              表1:ACC和乙烯对蚕豆叶片气孔开度的影响
              ACC浓度(μ mol/L) 0 25 50 100 150
              气孔孔径/μm 11.96 10.88 9.75 9.72 6.54
              乙烯浓度(μ mol/L) 0 2.5 5 10
              气孔孔径/μm 11.95 11.00 9.63 6.88
              由表1可知,光下单独使用ACC或乙烯处理叶片,均能 ______ 气孔关闭,且表现 ______ .
              (2)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科研人员使用L-NAME(植物NO合成抑制剂)研究其对乙烯诱导蚕豆气孔开闭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2 
              表2:L-NAME对乙烯诱导气孔开闭的影响
              处理方式 不处理 a b 200 μ mol/L
              L-NAME
              ACC+L-NAME 乙烯+L-NAME
              ACC 乙烯
              气孔孔径/μm 12.32 6.65 7.19 12.09 10.42 10.21
              ①请在上表a,b处填写使用的ACC和乙烯的浓度.
              ②由表2可知,L-NAME可以 ______ .
              (3)科研人员应用荧光染料DAF-2DA对保卫细胞内的NO进行定量测定.经过处理的叶片用DAF-2DA保温后,DAF-2DA进入细胞,转化为DAF-2,无荧光的DAF-2和NO发生反应生成绿色荧光物,根据荧光强度的高低可直接判断 ______ .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

              由图可知,L-NAME单独处理对细胞内的NO含量 ______ ,却能够 ______ .
              (4)综合上述分析,本实验研究证明了乙烯诱导气孔开闭的机理是 ______ .
            • 5.
              为研究生长素(IAA)和乙烯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影响,选用番茄幼苗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l:将去掉尖端的番茄幼苗作如图l所示实验处理,一段时问后观察幼苗生长情况。
              实验2:将生长两周的番茄幼苗叶片分别进行A、B两种处理(A处理:用不同浓度的IAA溶液处理;
              B处理:在不同浓度的IAA溶液中再分别加入适宜浓度的乙烯处理),3h后测定细胞膜的透性,结果如图所示。

              (1)在番茄幼茼中,生长素可由 ______  (一种氨基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在幼嫩组织如茎尖或芽尖,生长素的运输是 ______  (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2)实验l中,幼苗将 ______  (填“向光弯曲”、“直立”或“不”)生长,对出现这一生长现象的解释是 ______ 。
              (3)实验2结果表明,在无外源物质以及生长素浓度 ______ 时,IAA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不显著。B组加乙烯处理后,随IAA浓度的升高,番茄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与A组高浓度处理变化趋势具有平行关系,请对这一实验现象提出合理假说:当IAA浓度增高到一定值后, ______ 。
            • 6.
              GR24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为了研究GR24对侧枝生长发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
              (1)GR24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对生命活动起 ______ 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科研人员用GR24处理拟南芥的野生型和突变体植株,结果如图1.据实验结果推测,GR24的作用是
              ______ 侧枝产生,突变体植株可能出现了GR24 ______ (填“合成”或“信息传递”)缺陷.
              (3)为了进一步研究GR24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野生型植株进行了图2所示实验,结果如图3.
              ①进行实验处理时,NAA(生长素类似物)应加入图2的固体培养基 ______ 中.
              ②据图3的结果分析,单独使用GR24对侧枝长度几乎没有影响,请推测GR24的作用机理是 ______ .
              (4)据图3的结果,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假设: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为验证该假设,采用与图2相同的切段进行试验.请在表格下方的横线处填写相应处理内容,完成实验方案.
              组别 处理 检测
              实验组 在主茎上端施
              加生长素
              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生长素 在固体培养基中
              ② ______ ;
              ④ ______ ;
              ① ______ ; 同上 在固体培养基中
              ③ ______ ;
            • 7. 科研人员以萌发的豌豆种子为材料,研究外源H202对根生长的影响.
              (1)研究发现,植物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H202可作为信息分子______植物的生命活动.细胞内的______可催化分解H202,以避免H202浓度过高对细胞产生毒害.
              (2)用不同浓度的H202处理萌发的豌豆种子,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H202 浓度(mM) 对照组 20 40 60 80
              弯曲度相对值 0 (向地生长) 35.3 45.0 55.2 65.5
              本实验对照组是用______处理萌发的豌豆种子.实验结果表明,外源H202处理的豌豆根均向水平方向发生了弯曲,且弯曲度______.
              (3)研究发现,豌豆根的根冠细胞中存在感受重力作用的淀粉体(内含淀粉),使根向地生长.科研人员测定了外源H202处理后各组根细胞中的淀粉含量和α-淀粉酶活性,结果如图1.

              由实验结果分析,外源H202作用下,豌豆根中______增加,促进了淀粉水解,使根______了对重力的感应.
              (4)为进一步研究根弯曲生长的原因,科研人员将每个处理组的根切下后,迅速地将其弯曲部分纵向切开为弯曲内侧和外侧两部分,测定内侧和外侧赤霉素(GA3)含量,结果如图2.
              由图2结果可知,在四种不同H202浓度下,弯曲根都是______,且随着H202浓度的提高,GA3含量增加.据此可推测,GA3可能使______生长快,导致根出现弯曲生长.
              (5)结合图1和图2的结果推测,GA3总含量的提高会引起______,从而导致根向水平方向弯曲生长.为了验证上述推_成立,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实验组的处理和需要检测是______.
              A.使用H202溶液    b.使用外源GA3溶液    c.使用α-淀粉酶溶解   d.H202浓度   e.GA3浓度
              f.α-淀粉酶活性.
            • 8. 某班级学生为研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首先按照图1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图3是该植物幼苗横放后根和茎的生长情况.请分析回答:

              (1)由图1分析可知,对5号试管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 ______ ,该操作体现了                  原则.
              (2)从图2可确定,图中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是 ______ mol/L.
              (3)图3的a、b、c、d四处中,生长素类似物可能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 ______ 处.
              (4)有同学提出插条生根可能需要光照,为此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用适宜浓度2,4-D溶液处理过的插条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扦插在潮湿沙土中.
              ②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置于下培养,其它条件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甲乙两组插条生根的平均数.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I. ______ ,光照有利于插条生根;
              Ⅱ.             ,则黑暗有利于插条生根;
              Ⅲ.               ,则光照、黑暗对插条生根没有影响.
            • 9.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应浓度情况,请分析回答:

              部位

              激素的相对浓度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茎尖

              +++

              +++

              +++

              幼叶

              +++

              +++

              伸长茎

              ++

              ++

              侧芽

              成熟叶

              +++

              根尖

              ++

              注:“+++”表示含量高;“++”表示含量中等;“+”表示含量低;“-”表示无。

              ①除上表中的四大类激素外,植物体内还有一类激素,该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①实验原理:细胞分裂素能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离体叶片失去叶绿素很快就会出现发黄等衰老的特点。

              ②实验材料:某植物(成熟叶片足量)、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蒸馏水、秒表、量筒、培养皿等。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叶片,随机平均分为分别标记为甲组、乙组。

              第二步:在甲组叶片上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乙组叶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 10.

              某木本植物种子成熟后不能萌发,经过适宜的预处理可以萌发。现用甲、乙、丙、丁四种预处理方法处理种子,再将处理后的种子分成两组:一组在温度和水分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并测定萌发率,结果见表;另一组用于测定A、B两种激素的含量,结果见图。请回答:

              预处理方法

              室温、保湿(甲)

              4℃、保湿(乙)

              4℃、水浸种(丙)

              4℃、干燥(丁)

              种子萌发

              实验条件

              温度和水分等适宜条件

              种子萌

              发率(%)

              0

              100

              98

              0

              (1)由表可知,有利于该种子萌发的预处理条件是低温和_____。

              (2)由表和图可知,两种激素中抑制种子萌发的是________。

              (3)已知激素A存在于上述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中,为了验证激素A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可用白菜种子为材料,以白菜种子发芽率为指标进行实验,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①剥离该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提取激素A,并制备成激素A水溶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