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膜内外的电位差.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Na+通道打开,膜外Na+顺浓度梯度大量流入膜内,Na+通道很快就进入失活状态,与此同时,K+通道开放,膜内K+在浓度差和电位差的推动下又向膜外扩散.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
              B.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C.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D.从静息状态受刺激到恢复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
            • 2.
              如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④⑤共同构成突触
              B.①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C.由于③只能由②释放并作用于④,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D.③作用于④,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 3.
              科学研究表明,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如图中,图1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1~5代表特定的结构或物质;图3是胰岛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6~9代表不同的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食物进入胃后,扩张胃体,通过反射,作用于胰腺,直接刺激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该反射为
              ______ 反射,效应器是 ______ .
              (2)胰液的分泌除了受神经调节之外, ______ 分泌的促胰液素也能有效促进胰液的分泌
              (3)图3中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有效地调节血糖浓度,若图4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10→8,则饭后5小时,8处的 ______ (激素)浓度大于10处.
              (4)随着人们不良饮食等生活习惯的形成,多种“文明病”相继产生,糖尿病就是典型代表,糖尿病有多种类型,其中,I 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偏低,II 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推测 II 型糖尿病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______ .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能降低血糖浓度的原因是 ______ .
            • 4.
              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1、2、3、4、5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d是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刺激a处,肌肉收缩,反射能够完成
              B.“神经-肌肉接头”处可发生信号的转变
              C.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反
              D.电刺激b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c会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 5.
              如图1表示神经系统信息传导及其测量,图2表示刺激神经纤维某处后记录到的电位波形变化.

              (1)图1所示电位显示器的两个电极X和Y中,能记录到图2电位变化的电极是 ______ (填X/Y/不确定).
              (2)图2中a、b、c为电位变化的三个波段,在a段电位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神经纤维细胞膜对 ______ 离子有通透性.钠离子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的过程发生在 ______ .
              (3)某同学将电位显示器的Y电极也与神经纤维膜外接触,改装后 ______ (能/不能)测出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为什么? ______ .在离X、Y两电极距离相等的点Z处给予神经纤维一个适宜电刺激(图3所示),结果电位显示仪记录到的电位如图4,分析出现该结果的原因 ______ .
            • 6.
              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
              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
              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 7.
              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于2013年8月2日向新西兰政府通报称,其生产的3个批次浓缩乳清蛋白(WPC80)中检出肉毒杆菌,影晌包括3个中国企业在内的8家客户.肉毒杆菌产生的肉毒杆菌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蛋白,是毒性最强的天然物质之一,能够抑制乙酿胆碱的释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肉毒杆菌中除核糖体外不含其他细胞结构
              B.神经毒素蛋白能够促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C.神经毒素蛋白会影响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
              D.乙酰胆碱的合成和分泌离不开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 8.
              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的释放反映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突触后膜一定是神经细胞树突的膜
              C.神经递质以主动运输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D.突触间隙里的液体为组织液
            • 9.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 10.
              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
              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B.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
              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