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体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和反射弧在本质上完全相同
              B.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D.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 2. 如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④中的物质属于神经递质,释放到⑤的方式是胞吐
              B.图中A.B两点属于神经元的轴突部分
              C.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D.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3. 如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B.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a表示的是效应器
              C.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
              程度时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
              D.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为细胞免疫
            • 4. 如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敲击髌骨下韧带,在a、b、c处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
              C.敲击髌骨下韧带,在1、2、3处均能发生兴奋
              D.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
            • 5. 为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以损毁脑的蛙为实验材料,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
              刺激前的处理 用硫酸刺激的部位 实验结果
              实验一 环切掉蛙左后肢脚趾上的皮肤 左后肢中趾 左后肢不能运动
              实验二 不作处理 右后肢中趾 右后肢能运动
              实验三 与右后肢肌肉相连的坐骨
              神经滴加麻醉剂(一次)
              右后肢中趾
              (每隔1min刺激一次)
              右后肢能运动,
              但3min后不能运动
              实验四 实验三后立即实验 右侧背部
              (每隔lmin刺激一次)
              右后肢能运动,
              但5min后不能运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过程中,控制后肢运动的神经中枢位于 ______ ;实验时,损毁蛙脑的目的是 ______
              (2)实验一与实验二的结果不同,表明蛙趾部硫酸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______
              (3)坐骨神经中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因二者分布的位置存在差异,被麻醉的先后顺序不同.综合分析实验三和实验四,结果表明坐骨神经中的 ______ (填“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先被麻醉剂彻底麻醉.
            • 6. 如图中甲是突触结构,乙是反射弧模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2为线粒体,3的内容物释放至5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甲图中的神经冲动只能从A传至B,故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C.若切断乙图中的c点,则刺激a点后d点会兴奋,e点不会兴奋
              D.甲图所示的结构实际上在乙图示中也有
            • 7. 如图表示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①代表 ______ ,③称为 ______ ,能代表反射弧的结构为(用图中序号表示) ______
              (2)刺激图中b点,则b点膜外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 ______ ,膜外局部电流方向和兴奋传导方向 ______
              (3)若刺激d点,图中 ______ 点(用字母表示)可发生兴奋;
              (4)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 ______ 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共表示有 ______ 个突触.
            • 8. 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e是放置在神经d上的电位计,f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请回答:
              (1)图示反射弧中,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 ______ ,此时Na+______ (内、外)流.
              (2)刺激骨骼肌, ______ (能或不能)在e处记录到电位,原因是 ______
              (3)刺激d,如果e处有电位变化,但骨骼肌不收缩;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说明 ______ 部位受损.如果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等都没有问题,那么受损部位主要是影响了神经递质与 ______ 的结合.
              (4)给a施加不同的刺激,产生的感觉如下表.
              刺激强度 产生的感觉类型 感觉强度
              微小
              较小 刺痛 较弱
              较大 刺痛 较强
              刺激强度微小时感觉不到刺痛,原因是刺激强度太小,向大脑皮层传导的神经纤维处于 ______ 状态,没有产生局部电流;刺激强度较大并引起惊叫声,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言语区的 ______ 区参与调节.
            • 9. 如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如果从b点给予强刺激,则能测到细胞膜电位变化的部位是(  ) 
              A.a、c、d
              B.只有c、d
              C.只有a、c
              D.只有c
            • 10. (1)小红不小心被针刺,随即出现抬手动作,其神经反射如下图所示.下图中传出神经元是 ______ .b1兴奋后使c1兴奋,而b2兴奋后使c2抑制,可推测b1和b2的突触小泡释放的 ______ 是不同的物质.小红抬手之后对妈妈说:“我手指被针刺了,有点疼.”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的 ______ 中枢以及言语区的 ______ 参与调节.
              (2)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感染可使脊髓神经元受损而影响有关神经反射.接种疫苗是预防脊灰的有效措施,某研究跟踪监测84名儿童先后两次接种改进的脊灰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见下表:
              D 初次 再次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4 1 1.2 0 0.0
              4 0 0.0 0 0.0
              8 1 1.2 0 0.0
              16 2 2.4 0 0.0
              32 8 9.5 0 0.0
              64 11 13.1 0 0.0
              128 31 36.9 0 0.0
              256 10 11.9 0 0.0
              512 14 16.6 6 7.2
              1024 3 3.6 17 20.2
              >1024 3 3.6 61 72.6
              合计 84 100 84 100
              注:D为儿童血清经倍比稀释后检出抗体的最大稀释倍数D≥4者免疫结果呈阳性,D值越高者血清中抗体浓度越高.
              ①接种改进的脊灰病毒灭活疫苗后,人体内的T细胞可产生 ______ ,受到抗原刺激的 ______ 细胞可在该物质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 ______ ,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②由表可知,初次免疫的阳性率为 ______ .再次免疫效果与初次免疫效果的差异是 ______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