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最近国务院关于我国人口发展报告指出,2050年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出现负增长.这一预测的主要依据是(  )
              A.人口数量
              B.人口密度
              C.性别比例
              D.年龄结构
            • 2. 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增长型种群的数量增长是由于①>②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我国计划生育的目的是通过降低②来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 3. 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来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
              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
              C.年龄组成
              D.出生率
            • 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
              A.迁入率和迁出率
              B.分布范围
              C.年龄结构
              D.性别比例
            • 5. 某一种群现阶段年轻个体较多,而年老的个体很少,此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  )
              A.稳定型
              B.衰退型
              C.混合型
              D.增长型
            • 6. 褐色雏蝗是每年只有一个世代的一年生昆虫,某地区褐色雏蝗从卵经若虫到成虫的季节的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褐色雏蝗的卵,若虫和成虫构成了一个褐色雏蝗的群落
              B.从成虫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该地区褐色雏蝗的数量变化属于稳定型
              C.褐色雏蝗以虫卵的形式过冬,当年成虫的数量与卵的数量呈正相关
              D.决定该地区褐色雏蝗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迁入率,迁出率及性别比例
            • 7. 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①②③三种类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一定为图③表述类型
              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①表述类型
              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图③表述类型
              D.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②所示类型
            • 8. 生长着各种动植物的一片草地,按生态学知识来看,草地、草地中的全部生物及草地中的东亚飞蝗,可依次称为(  )
              A.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B.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C.群落、生态系统、种群
              D.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 9. 表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20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植物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
                第1年 第5年 第10年 第15年 第20年
              物种a 5 10 2 0 0
              物种b 1 2 5 3 3
              物种c 0 1 3 8 6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第1~20年,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程度先升高再逐渐降低
              B.第1~10年,物种b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生长高度有关
              C.第1~5年,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
              D.第10~15年,物种a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相关
            • 10. 在种群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变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出生率和死亡率
              B.种群密度
              C.年龄组成
              D.性别比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