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请回答:


              (1)假如某草原存在如上图所示的食物网。

              ①该食物网中,草属于           ,食虫鸟是第______营养级,________消费者。

              ②草原生态系统除图中的成分外,还应包括                                 

              ③该食物网中,含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④若猫头鹰增重100克所需的能量1/2来自兔,1/2来自食虫鸟,则猫头鹰增重l00克,至少需要消耗草________克。

              ⑤在对该生态系统中兔的数量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捉了40只,将它们标记后放回,并与该种群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数日后,又捉了36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生态系统中兔的总数为                                       

              (2)下面甲、乙两图表示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其中表示热带雨林的是图________。

            • 2.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图丙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用字母表示)。在①③过程中碳主要以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

              (2)如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法。

              (3)图乙中,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5)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_。

              (6)生态系统的功能除图甲所示以外,还有___________。

              (7)若图丙种群数量变化呈现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率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若图丙种群为长江流域的野生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野生扬子鳄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若图丙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造成蝗虫患病)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________(用图中标号Ⅰ、Ⅱ、Ⅲ表示)。

            • 3.

              科学工作者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含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a)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A

              2.48×1011

              2.00×109

              1.20×1010

              3.60×1010

              B

              2.40×107

              6.00×105

              4.00×105

              2.30×107

              C

              7.50×108

              2.40×107

              6.00×106

              7.16×108

                    (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J/hm2·a。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①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②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实验数据,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 =N0·λt,该模型为_________模型。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生存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两点)。 

            • 4. 下图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E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分别表示流入牲畜、昆虫、鼠的能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从草原生态系统中主要获取第        营养级的能量。草原上的牧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牲畜、昆虫、鼠等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                         。当食虫鸟的数量减少时,昆虫的数量会             (填“增加”“减少”或者“基本不变”)。

              (2)为保护牧草,牧民开展了灭鼠运动,当鼠类全部被消灭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          (填“变大”“变小”或者“基本不变”) 要调查鹰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常采用        调查方法。

            • 5.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

              (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    法。

              (2)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    点;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     点;当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_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3)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     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 ___稳定性增强。

            • 6. 36、(10分)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图。请回答:

               

                       图甲                                                                  图乙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否都用样方法?    ,理由是                      。 

              (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植食性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         昆虫的比例增加,通过       和寄生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矮小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4) 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将图乙补充完整。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                             。 

              (5) 复合种植园生态系统成分中,荔枝、山绿豆、杂草等属于生产者,腐生性昆虫属于     。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    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 7. (6分)下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的相互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表示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碳元素在甲与乙之间的传递形式是       

              (2)图2中猫头鹰所处的营养级最高可以是第        营养级,在绿色植物→田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理论上猫头鹰最多可以同化        %的绿色植物中的能量,猫头鹰和蛇之间是              关系。

              (3)若欲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则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8. (12分)根据“a→b→c”的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  若该模型表示种群数量特征间的相互关系,其中c表示种群密度,则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若要调查农田中某种鼠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裸岩阶段,c为森林阶段,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演替。在此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会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3)若b表示食草动物,则a属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若c增加1 kg,则至少需要消耗a __________kg(2分)。

              (4)若b表示生物群落,a、c表示大气中的CO 2库,则完成b→c过程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

              (5)若a表示长日照,b表示盛开的梨花,c表示被花香吸引的昆虫,则在a→b、b→c之间传递的信息种类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由________固定的太阳能,图中A代表________。

              (2)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________J/(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

              (3)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调查鱼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最好采用________法。

              (4)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________。

              (5)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_______三个方面的功能。

              (6)建立“桑基鱼塘”,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的________。

            • 10. 分)下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的相互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表示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元素在甲与乙之间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猫头鹰所处的营养级最高可以是第________营养级,在绿色植物→田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理论上猫头鹰最多可以同化________ %的绿色植物中的能量。

              (3)若欲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则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生态系统中的青蛙数量大量减少后,猫头鹰的数量发生波动后又趋于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能力。 &;

            0/40

            进入组卷